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体为多个器官及系统组成的复杂整体,现代医学教育重视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现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但能够减少学科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还能够显著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助于将相关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对于提升学生的疾病认识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可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针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临床课程 教学模式 临床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应用PACACR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3.06-2024.01的中医学专业学生50例,进行PACACR教学法,记为观察组;另选2022.06-2023.01中医学学生50例,进行传统教学,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阶段性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ACR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中医 诊断学实训 PACACR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应用PACACR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3.06-2024.01的中医学专业学生50例,进行PACACR教学法,记为观察组;另选2022.06-2023.01中医学学生50例,进行传统教学,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阶段性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ACR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中医 诊断学实训 PACACR教学法
  • 简介:摘要:思政课程在高校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思政课程的渗透和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种综合教育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思政课程在高校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希望通过思政课程的渗透和融入,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

  • 标签: 思政课程 病理学实验课 教学思考 高校教学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是药品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是整体药品质量实践训练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了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本文根据药学质量检测专业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结合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仪器分析、医药基础化学等课程内容,对工学结合理论下的《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精品在线课程改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药品检测专业课程社会实际应用效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工学结合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 精品在线课程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项目化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化检验课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两组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化检验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可获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项目化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临床生化检验课程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各高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如何在高职护理内科护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从而实现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已成为时代要求。近几年来,我院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全课程、全员、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护理人才。

  • 标签: 内科护理 课程思政 第一二课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事医学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由于医学对学生专业性学习要求较高,在就业市场中针对医学专业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少,使得医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基于此本文针对医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展开了研究,以期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标签: 医学生 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托育人才的巨大缺口是阻碍我国托育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然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却面临着由于托育专业标准不明确、师资队伍不雄厚、教学资源不完备所带来的困境。为有效提高高级院校托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加快顶层设计、明确专业目标,开展多方协同、打造混编师资,实施校企共建、整合资源配置。

  • 标签: 婴幼儿托育服务 管理专业 实践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高职《药理学》课程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19~2020级高职大专药学专业接受《药理学》课程学习的4个班学生,共202人,根据教学模式差异分组,将2019年09月至2019年12月(常规教学模式)的教学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09月至2020年12月(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情况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素养评价结果与期末考核成绩差异。结果:学期初,两组独立思考、学习积极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末,观察组上述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期末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高职《药理学》课程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表现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性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高职 药理学 课程 教学管理
  • 简介:摘要:基于"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以营养专业课程为例,对营养专业中职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探索,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在传统理论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入幼儿园营养宣教活动、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状况调查、学校足球队员的营养问题调查以及飞行员营养需求调查等实践活动。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设置合理,教学进度安排合适,教学方式新颖(96.0%),教学内容丰富,有广度和深度(94.4%),可引导、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95.2%),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营养相关知识(96.8%)。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优化中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以学为中心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项目式教学法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于本院2020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选择二个班级纳入研究,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两组学生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对照组(n=56)实施常规教学法,观察组(n=58)则选择项目项目式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差异及学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教学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有效性,以便强化学生知识掌握效果,为后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项目式教学法 健康评估 课程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医学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68名,将其按照学号分组,案例教学法组为研究组,传统教学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比两组实施后的教学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期末考试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教学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概论”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介绍内科学专业知识及部分诊断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医学检验技术与医学交叉渗透的桥梁课程。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知识,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 标签: 立德树人 高校 临床医学课程 思政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挖掘出学科思政点与相关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融合渗透。在机能学实验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工作中,为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该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突出实验教学的全方位育人。

  • 标签: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机能学实验
  • 简介:【摘要】《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授课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与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高度关联。加强《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上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教学提质增效,更好地孵化高质量药学人才。本文就《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中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阐述,认为做好《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工作,先要提升认识,随后是梳理教学路径,让教学有的放矢;最后是展望未来,推动思政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

  • 标签: 临床药物治疗学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其日后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一课程与后续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各科护理专业课程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此,在教师教学期间,一定要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体解剖学课程内涵,其次探讨了如何实施人体解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做出参考性建议。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理实一体化 教学分析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新时代发展之下所必须要生产的一种主要指导思想。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使得学生的理念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课程思政的理念符合了现代教育的要求,也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观。所以将课程思政与外科护理教学相融合,能够提高外科护理教学的政治价值和提高外科护理学员的思想觉悟。课程思政在外科护理教学的改革之中,可以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模式,促进外科护理学院的全面发展,做到以人为本,做到综合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发展型思维和辩证思维使得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情况。

  • 标签: 课程思政 外科护理学 改革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见习课程中,用临床情景式教学的效果。方法:取50名见习生,抽签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教学,观察组行临床情景式教学。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满意率均高(P<0.05)。结论:临床情景式教学的运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情景式教学 普外科 见习生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内科护理工作本就有着繁杂性特点,并且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这就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相关专业知识教育,还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 标签: 三教改革视域 内科护理课程 思政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