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双向考评机制+问卷星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提升我院在临床带教的质量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4月共接收的283名实习生,采用双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带教老师)+问卷星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带教质量。结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适当采取措施。结论双向考评机制+问卷星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带教中的不足,不断纠正临床带教行为。

  • 标签: 双向考评机制 问卷星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垂直管理下产科病区运用护理绩效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始在医院护理垂直管理下产科病区实施护理绩效机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对2012年10月—2013年9月及2013年10月—2015年9期间,比较两个阶段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效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护理垂直管理下产科病区实施护理绩效机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医护合作、护理能力提升;患者住院平均日下降(P<0.05)。结论护理垂直管理中应用护理绩效管理能有效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

  • 标签: 护理垂直管理 绩效管理 患者满意率 医护合作 效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较为重要的工作手段和关键性的工作环节。本文针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下公立医院的运行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公立医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力求可以为新时期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下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ldquo 以药补医&rdquo 机制 公立医院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毒性对于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对比实验,实验组患者持续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胰岛素,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β和α细胞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数量、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胰岛素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内α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高糖毒性对于机体内胰岛β和α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通过对糖毒性的合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 标签: 高糖毒性 胰岛&alpha 细胞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脑水肿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从血肿周围组织血液流变学、血红蛋白及其降解物、凝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水通道蛋白、补体及线粒体病变等多方面对其产生和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继发损害
  • 简介:摘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难点内容,现有的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人口计划发展的大趋势,从系统理论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讲,提出人口管理的实际对策,针对理论缺陷、体制缺陷、资源缺陷、方式缺陷等方面从战略角度、发展角度进行服务策略的调至,从而解决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管理系统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神灵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模型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中药治疗组(高、中、低剂量),对照组,各组15只,于第0、7、14、21、28天观察行为学指标(体重、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得分、大鼠活动延迟时间)。28天取大鼠海马组织,观察CA1、CA2、CA3、CA4区形态学变化及HE染色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Figure)。结果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第7、14、21、28天行为学指标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对照组。组内比较行为学指标高、中、低剂量组与时间呈正相关,空白组与对照组与治疗时间无差异。抑郁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偶见散在的胞体固缩,深染或胞质溶解、空泡变性。CA4区可见少量锥体细胞胞体固缩,深染。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体呈椎体形,较大,核大而圆,且与中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宁神灵可能通过作用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引起相关蛋白及递质的改变,具有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宁神灵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刺激 行为学 海马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一月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收治80例。随机进行分组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英-35,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用二甲双胍,进行比较两组血清CA123水平、性激素水平、内分泌糖代谢指标、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A123水平很明显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3水平已经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过后血清CA123水平降低P<0.05。这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性激素水平以及出现较大的变化,进行治疗后E2水平、LH水平以及T水平显得更低;这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E2水平、FSH水平、LH水平和T水平已经下降P<0.05。这和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后FIN水平、FBG水平、INSAUC水平显得更低;和观察组进行对比,观察组进行治疗后TC水平、TG水平、已经明显降低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效果显著,有效改进患者内分泌紊乱情况,可以作为本医院临床广泛应用的用药方案。

  • 标签: 达英-35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干预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方法基础上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以及内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D-OV、EN、子宫PI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RI和卵巢PI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因为胰岛素抵抗所造成的雄激素血症,并且恢复内分泌均衡。

  • 标签: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与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CO2激光鼓膜造孔术,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鼓膜置管,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导听阈值和骨导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耳漏和鼓膜穿孔的比例分别为17.33%和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7%和11.8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CO2激光鼓膜造孔 疗效
  • 简介:摘要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在当下这种社会背景下,自我建构中二元型自我(高独立我且高依存我)的个体能更多使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更少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因而显示出更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 标签: 自我建构 心理防御机制 独立我 依存我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会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每周1次,每次60min,持续6周。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应付机制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消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消极应付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的积极应付能力,大大降低消极应付机制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抑郁症 积极应对
  • 简介:随着网络新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渐深远,基于网络的心理咨询应用机制越来越多的被探讨,本研究尝试探讨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基于大学生网络日志进行积极关注和心理支持的可能性及实施进行探讨。

  • 标签: 大学生群体 心理辅导 网络 应用 日志 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居民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新的抗血栓药物和再灌注策略的出现,使得很大一部分患者顺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但部分患者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仍有不良心血管事件;至少一些不良事件与PCI之后发生的无复流现象有关。据报道,有高达60%具有最佳的冠状血管再灌注的STEMI患者,仍然会出现无复流(no-reflow,NR),这会显著减弱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导致预后不良。NR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白细胞浸润,血管收缩,炎性通路的活化和细胞水肿。血管损伤和出血也可能在NR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这个现象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急性心梗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再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质性焦虑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展开探索。方法研究小组自2016年5月—8月于本市各个大学校园筛选出共计4617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群体,最终确定特质性焦虑被实者376名。采用sMRI技术与Resting-statefMRI技术考察分析特质性焦虑个体不确定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形态学特点与自发神经活动水平;结果特质性焦虑男性被实者焦虑平均分数为(40.74±6.17)分低于女性被实者(48.13±7.62)分(t=2.247,P=0.018);特质性焦虑分数与大脑右侧枕中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大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性运动区的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正相关性明显,大脑左侧小脑与丘脑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负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特质性焦虑个体进一步产生可能与大脑右侧枕中灰质皮层体积下降有关,特质性焦虑个体对关系信息的过度敏感及情绪情感信息及其感觉信息整合加工失调、紊乱是导致特质性焦虑个体异于正常控组个体大脑自发活动基线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特质性焦虑个体 大脑基础 不确定加工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香苦苷调节小鼠介导胰岛素信号传导的机制。方法C57BL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STZ糖尿病组(B组)和糖尿病丁香苦苷治疗组(C组),1个月后观察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结果B组和C组血糖水平都高于A组(P<0.01),C组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1);各组间血胰岛素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肾组织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较A组和C组较低(P<0.05)。结论丁香苦苷可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降低,其机制与使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PI3K、IRS-1、InsR水平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可能有关。

  • 标签: 丁香苦苷 胰岛素信号传导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3例胃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理用药将其分为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结果不合理用药分析不合理配伍19例,重复用药17例,无指证用药12例,用量用法不当13例,药物选择不当9例;与不合理用药组比较,合理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可促进合理使用各类药物,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胃炎 胃溃疡 药理机制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常见化痰药物,具有促进呼吸道内部排除粘稠分泌物与减少粘液滞留的作用,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随着现阶段对于氨溴索的药理机制研究不断进展,已然在诸多学科疾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通过对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氨溴索 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曲线恢复的作用。方法将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73例(240耳)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78耳),给予头孢克肟咀嚼片口服,生理海水鼻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116例(162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2周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41耳,显效10耳、好转8耳、无效19耳,有效率为75.64%;治疗组治愈109耳,显效24耳、好转17耳、无效12耳,有效率为92.5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00)。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