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效果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青春期功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服用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对比其疗效。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和E2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显著,对患者内分泌功能改善较好。

  • 标签: 米非司酮 青春期功血 疗效 内分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等症状进行临床药效研究。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妇女80名,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与达英35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二甲双胍进行临床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身体指标,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的FSH值P>0.05;LH和T值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的WHR、BMI、GIR、排卵率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英达35与二甲双胍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等症状的临床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二甲双胍 英达3 5 F S H L H W H R B M I G I R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选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调查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医院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院管理评价 监督检查机制 医疗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人脑思维神经系统的“注意”控制环路的构成,“注意”指向的产生、维持、切换的工作机制,并以此阐述了自闭症的本质,即思维系统“注意”控制环路的各上行通道之间相互抑制作用过强,“注意”指向无法进行正常切换,导致中枢神经对信息的感知输入和处理出现各种异常。

  • 标签: 人脑 思维 &ldquo 注意&rdquo 控制机制 自闭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hcy等致病因素在冠脉冠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本文选择冠心病(CHD)患者121例,根据冠心病临床症状分组,心痛组71例,急性心肌梗塞组50例,选取95例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为正常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细胞(EC),内皮素(ET),烟酸,维生素B12等指标。结果冠脉狭窄患者各组Hcy,EC,ET、烟酸,维生素B12等指标随冠脉狭窄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狭窄程度愈严重Hcy,EC,ET等指标增高越明显(P<0.01)。CHD组Hcy,EC,ET等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研究同时发现血清Hcy与EC水平呈正相关(r=0.61);Hcy与ET呈正相关(r=0.55),Hcy与烟酸呈负相关(r=-0.62),Hcy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58)。结论Hcy,EC,ET水平的增高,烟酸,维生素B12水平的降低等因素在冠脉内膜损伤,斑块形成,导致冠脉狭窄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内皮素 烟酸 维生素B12
  • 简介:摘要偏瘫是脑卒中后发生率最高的后遗症状,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可获得好转,但其神经恢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目前临床研究的脑卒中后神经系统恢复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神经机制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腘窝囊肿的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术前分析膝关节MRI,术中明确囊肿形成部位以及周围相关组织结构,明确是否存在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该结构与关节腔积液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腘窝囊肿的形成与其特殊结构有相关性。结论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形成腘窝囊肿的基础。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于清除关节内病变以及减少积液后流的压力。

  • 标签: 腘窝 囊肿 MRI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FHA即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闭经,其发病率约占继发性闭经的55%。本病多发于年轻妇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引起FHA的原因较复杂,大致有紧张应激、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运动过度、药物等,其中以紧张应激导致的闭经最常见。关于FHA的发病机理,假说颇多,但确切的机制不明,诊断仍需依靠排除法,治疗上则多采用药物疗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和心理压力日益增多,因而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FHA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临床对FHA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尚未对其心理社会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在心理社会因素对FHA机制影响的现状分析为下一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做准备。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FHA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常见多发病,其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影响发病因素较多,通常由较为复杂的发病因素所诱发,大多数患病患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进食不清洁食物,或者因气候剧烈变化导致肠胃功能失衡等多种因素协调作用,导致小儿腹泻的发生。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发生,对婴幼儿影响较大。所以,在临床上,儿科医生必须高度重视起对小儿腹泻的诊治工作,积极查找病因,分析发病机理,采用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才能明显提高诊出率和治愈率,为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提供重要支持。

  • 标签: 小儿腹泻 发病机制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加。肥胖可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尤其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给公共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肥胖所引起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脂肪因子异常分泌、炎症因子释放、应激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中的机制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机制
  • 简介:摘要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在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位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三位。HCC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多个阶段共同所致的极为复杂的缓慢过程,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证实的相关因素有肝硬化、乙肝丙肝、自身兔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深入研究HCC的相关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对其在诊断、预防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为更好的防治HCC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现就近些年来关于HCC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致病因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原理和机制尚不清楚。在以往的医学研究中认为,该病的发病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内脏敏感性增加、以及患者精神和心理因素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但是,上述的任何一种原因都无法将该病的病因进行全面性的概括。因此,目前一致的观点认为,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近年来FD的发病机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FD(功能性消化不良)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为双链RNA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RV感染不但能引起胃肠道症状,还能引起肠道外系统的病变。RV腹泻及RV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尚不完全明确。RV腹泻可能与肠道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非结构蛋白NSP4、热休克蛋白hsc70、细胞胞间结构损害等有关,RV毒血症可能与RV通过血液或(和)淋巴播散或免疫因素有关。

  • 标签: 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内隐学习理论的提出,掀起了对于语言内隐学习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对于第二语言内隐学习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对第二语言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做一个概述。并且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角度,以日语学习为例,对如何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帮助我们自主学习外语作出探讨。

  • 标签: 第二外语 内隐学习 自主学习 日语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病因未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常伴有抑郁情绪,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常伴有抑郁情绪,这引发了众多研究者去探讨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探明甲状腺激素在抑郁症的病因学、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众多资料证实抑郁症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异常,而且这些异常可能与某些抑郁症亚型的关系更密切,甲状腺激素水平还与抗抑郁治疗之间相互影响。甲状腺激素在抑郁症的病因、病理变化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不清楚。这引发了关于抑郁症与甲状腺的众多研究,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共计10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研究时间,并先后予以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比较研究凝集法、培养法和镜检法的检验结果。结果镜检法在阴道分泌物检出中对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凝集法、培养法数据相比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予以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念珠菌阴道炎的首选检验方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构建精神科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分别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2695名患者和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我院的4312名患者(排除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及住院天数<2周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9.98,P<0.001)。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83.75,P<0.001),结论住院精神病人实施安全预警机制能够提高护士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有效规避风险,保障住院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安全预警机制 风险评估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微卡治疗结核病的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结核病的患者154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54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7例)与联合微卡组(77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微卡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微卡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微卡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病患者采取微卡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微卡 结核病 机制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