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性侏儒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12例垂体性侏儒症患儿临床内分泌治疗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12例垂体侏儒症患儿经治疗1年,骨龄治疗后骨龄无变化7例,略有增加5例,身高增长率平均由治疗前2.8cm增至5.8cm。结论特发性病因不明者应进行内分泌治疗,垂体性侏儒症的治疗目的是使患儿尽量达到正常身高。

  • 标签: 垂体性侏儒症 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新型带教模式对内分泌科的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观察其带教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内分泌科实习的同学分为2组,将2014年1月至12月进入我科实习的同学为传统组,2015年1月至12月进入我科实习的同学设为观察组。用不同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同学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传统组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及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带教方式激发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护理实习生所学知识有一个规范的安排,护生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生新型带教模式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鼓室抽液并应用麻黄素、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减少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糖皮质激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0例,分别采用4种2代抗精神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呵立派唑治疗,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各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患者泌乳雌激素水平均上升,体质量变化方面以氯氮平为首,组间对比,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女性患者体质量增加,并使得女性泌乳雌激素水平分泌上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女性 内分泌系统 影响
  • 简介:摘要黑暗条件下,视网膜外段膜电位由于产生内向电流而去极化,这种膜电位或膜电压的随机微小波动称为暗噪音。视网膜暗噪音降低了暗视下视觉系统感知弱光的能力。视网膜中暗噪音主要是离散型暗噪音,传统理论认为它是由视紫红质的自发热激活引起的。综述了视网膜中离散型暗噪音来源的相关理论假说和实验研究。

  • 标签: 视网膜 暗噪音 膜电流 光敏性
  • 简介:摘要母乳喂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母乳喂养的优点很多,对母亲的健康恢复、母爱的培养,尤其对新生命的健康成长有显现越来越多的优势,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母乳喂养不能坚持的原因有母亲缺乏相关母乳喂养的知识,缺乏哺乳经验,母亲或婴儿生病终止哺乳,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有效卫生保健服务,如教育、咨询知识来帮助护理,让他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而母乳喂养也是专业人士不断探讨的话题。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后下奶 通乳丹加减 中药塌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结果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膜置管术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机制是中药炮制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性,对深入发展中药炮制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今,我国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时通过药理学以及化学的思路以及方法,全面研究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产生的影响,可使部分中药饮片的炮制机制获得明确阐明,从而加快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发展速度。最近几年,随着逐渐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中不断应用以及探索新方法以及新思路,采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方式,对中药炮制机制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结果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多重耐药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机制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按期的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影响和对新生儿的影响,从而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管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院300例孕产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则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管理,而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孕期情况、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孕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中畸形儿、窒息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教育可以规避妊娠并发症发生以及降低不良妊娠结果出现的发生率,对于提高产妇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保护母子平安,度过妊娠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孕产妇 作用机制 妊娠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人脑思维神经系统的“注意”控制环路的构成,“注意”指向的产生、维持、切换的工作机制,并以此阐述了自闭症的本质,即思维系统“注意”控制环路的各上行通道之间相互抑制作用过强,“注意”指向无法进行正常切换,导致中枢神经对信息的感知输入和处理出现各种异常。

  • 标签: 人脑 思维 &ldquo 注意&rdquo 控制机制 自闭症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为双链RNA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RV感染不但能引起胃肠道症状,还能引起肠道外系统的病变。RV腹泻及RV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尚不完全明确。RV腹泻可能与肠道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非结构蛋白NSP4、热休克蛋白hsc70、细胞胞间结构损害等有关,RV毒血症可能与RV通过血液或(和)淋巴播散或免疫因素有关。

  • 标签: 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内隐学习理论的提出,掀起了对于语言内隐学习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对于第二语言内隐学习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对第二语言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做一个概述。并且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角度,以日语学习为例,对如何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帮助我们自主学习外语作出探讨。

  • 标签: 第二外语 内隐学习 自主学习 日语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病因未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常伴有抑郁情绪,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常伴有抑郁情绪,这引发了众多研究者去探讨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探明甲状腺激素在抑郁症的病因学、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众多资料证实抑郁症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异常,而且这些异常可能与某些抑郁症亚型的关系更密切,甲状腺激素水平还与抗抑郁治疗之间相互影响。甲状腺激素在抑郁症的病因、病理变化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不清楚。这引发了关于抑郁症与甲状腺的众多研究,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香苦苷调节小鼠介导胰岛素信号传导的机制。方法C57BL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STZ糖尿病组(B组)和糖尿病丁香苦苷治疗组(C组),1个月后观察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结果B组和C组血糖水平都高于A组(P<0.01),C组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1);各组间血胰岛素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肾组织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较A组和C组较低(P<0.05)。结论丁香苦苷可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降低,其机制与使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PI3K、IRS-1、InsR水平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可能有关。

  • 标签: 丁香苦苷 胰岛素信号传导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探讨白芍总苷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白芍总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前以及治疗开始后的第1、13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周后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13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组的肠胃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3周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相近,但是前者的胃肠道外不良反应较少;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标签: 白芍总苷 强直性脊柱炎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机制,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200例在我院ICU住院的人工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减少口咽部及胃腔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机制分析,制定有效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机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Dio)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MTT和集落克隆实验分析Dio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io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io干预后细胞凋亡执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io呈剂量依赖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的生长,IC50剂量干预细胞显著减少克隆数;IC50剂量的Dio干预24h,SW620和RKO细胞凋亡率分别由8.3%±4.2%、10.7%±6.4%上升至62.6%±6.3%和53.2%±7.5%,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结论Dio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薯蓣皂苷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都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安全及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从而使护理质量较前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