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编印教科书,清末已经开始,不过那时用的是文言文。如小学国文有一篇文章《墨》,云:“制墨之法,或用松烟,或用油烟,和之以胶,范之以型;及其干则成墨。用时注水于砚而磨之。或以匣

  • 标签: 教科书 晚清白话文运动 书室 虚字 文言文 小学生
  • 简介:本文利用国家图书馆所存藏园校跋识,以其中利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校勘之《三国志》、《南华真经》、《刘子新论》为例,昭示藏园主人校之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其跋语,不仅增进文本校勘理解,也对出土文献流通走向提供信息,亟当重视。

  • 标签: 书敦煌 吐鲁番文书 园校
  • 简介:在周代的规谏劝诫制度中,包括所谓"史献"一类引人注目的特殊形式.它一方面对周王统治能起到政治上的规谏补益之效,另一方面则开启了史鉴思想的端绪.以史为鉴思想实肇始于周公,复经记事史官的载笔实践,终促使其后来发展完善起来.

  • 标签: 史官 献书 以史为鉴
  • 简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重视教育,倡导读活。他在《怎样选》中对选、一读书和用书作了精辟的论述:(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干一个动作又干了一个动作的力量;

  • 标签: 陶行知 选书 读书 人民教育家 动作
  • 简介:说项依刘百不成,流传海内只诗名。新笺热写冷难辨,粗服乱头意态生。柳氏,笠泽世家子也。幼从母受诗学,长而负笈淞沪,因师友之介入同盟会。复与高天梅、陈佩忍等共创南社,后独力主之。迹其平生,说项依刘,飘零转徙,以一世之谔谔,致身政谋党争,用非其才,终无所成。

  • 标签: 书绝句 绝句评 评柳亚子
  • 简介:敦煌文献S.367记录了敦煌伊州伊吾县祆庙的宗教仪式活动,学界曾指出文献记载的“素”乃“素画”之误,遂认为此座祆庙供奉的乃该教神只的彩绘塑像。本文考察了古汉语中“素”字用法,及该段记载的具体语境,认为无论“素”或“素画”,皆应指该庙中所供祀的祆神素描画像,而不是彩绘塑像。萨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本无神像崇拜,中土祆教的画像崇拜本身即表明其由中亚地区“间接”传入的特色。随着时间推移,传入中土的祆神画像其功能发生了改变。原本在袄庙中供奉的祆画,到了唐末五代,进入民间,为当地百姓赛袄所用。

  • 标签: 袄教 素书 画像 塑像
  • 简介:<正>《历史的探索》一,即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陈献国同志近年从事蒙古学及民族经济史研究的成果。全书约13万字。作者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则,以无产阶级民族观为指导,对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经济史、军事史等学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建议。内容涉及蒙古族法学、当代

  • 标签: 蒙古族 无产阶级民族观 毛泽东思想 内蒙古 蒙古人民 经济史研究
  • 简介:《楹隅录》著录宋元校钞二百六十九种,但由于作者杨绍和极少利用刻工、讳字等方法鉴定版本,因而失误之处不少。本文据版式、刻工、讳字、序跋等,以知见为准,共苋集到九种误定版本。

  • 标签: 《楹书隅录》 鉴定 刻工 讳字 版本
  • 简介:《四删正》为明儒袁黄所作,其孤本现存日本内阁文库。本文拟通过考察作者其人其学、该书的写作缘由与概况,及其传布与禁毁过程,揭示其举业参考用书与四诠释著作的双重性质。同时指出,该书崇尚“尊经破注”,具有强烈的“崇王抑朱”思想特色,是站在阳明心学立场上对四的再诠释。

  • 标签: 弧本 四书删正 袁黄 崇王抑朱
  • 简介:司马迁一文,历来训释歧见较多.本文对其中几个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内容涉及标点、语法、词义等方面.

  • 标签: 所自 徒隶
  • 简介:《越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的争霸事迹,所记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科技和历史传说等,是研究古代吴越地方史的必备典籍。但是,关于该书的作者问题,《越绝》记载不明,历代史志书目所载又多穿凿乖谬,众说纷纭。自明代起对该书的研究虽有了很大突破,但个别问题仍需进一步澄清。关于《越绝》的作者,明代以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伍子胥,一种认为是子贡。明代学者杨慎根据对《越绝》末篇一段隐语的分析,

  • 标签: 《越绝书》 伍子胥 《汉书·艺文志》 作者问题 《春秋》 史志书目
  • 简介:《十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史家研究先秦诸子的代表作之一。关于撰述动机,既有研究认为《十批判》是针对范文澜“工农革命说”而作的。细读文本可知,郭沫若一方面对梁启超、胡适的墨学观点进行辩驳,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中的其他史家,如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杨荣国等的墨学观点进行驳论。在学术争议中,郭沫若在历史本体论上,主张“人民本位说”;在历史认识论上,坚持客观研究而反对主观主义;在史学方法论上,注重社会与思想的并重考察。所以,《十批判》的撰述动机是批判近代中国史学研究中主观主义的学术风气,而“工农革命说”仅是辩论对象之一。

  • 标签: 《十批判书》 郭沫若 墨学争议 主观主义
  • 简介: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最大成果,是创立了方志“立三”的体例,并给予理论阐述,即他的《方志立三议》。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

  • 标签: 方志学理论 章学诚 借鉴 当代 《文苑》 《文选》
  • 简介:全国解放以后,在出版领域内,五部大型辞(字):新《辞源》、新《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及《中文大辞典》(台湾版),先后相继问世。这五部书卷帙浩繁,词目丰富,且各有分工,自具特色。如《中文大辞典》单字部分除收录正字外,兼收古字、俗字、异体字、生僻字等;复词部分博采词语、成语、典故、术语,以及人名、别号,书名,地名,职官名,动植物名等。新《辞海》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新《辞源》侧重语源,《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生僻字 出版领域 复词 汉语大字典 口数粥
  • 简介:黄麟,又名林祥,男,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出生于龙川县黄布镇马岗村,1997年12月病逝于香港.享年105岁。这位百岁寿星曾经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提起老隆师范学校和龙川教育.不能不提到黄麟的名字:提起广东教育,

  • 标签: 广东教育 教育事业 师范学校 龙川县 教育家
  • 简介:《旧唐书·宦官传序》叙唐内侍省之“五局”,云“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内府局主中藏给纳”。检明闻人诠刻本,原无后一句,清武英殿重刻《旧唐书》乃据《新唐书·宦者传》补之。但据《唐会要》卷六五《内侍省》,《旧传》此处并非脱去“五局”之最后一局,而是“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中间有脱文,即“掌宫中”之下脱漏了“舆辇导从内府局掌宫中”十字。殿本知其误而不明误在何处,故有此妄补,中华书局点校本又不察其误而沿袭之。今当删去殿本所增“内府局主中藏给纳”一句,而校补作“内仆局掌宫中舆辇导从,内府局掌宫中供帐灯烛”。至于《新唐书·宦者传序》称“四日内仆,主供帐灯烛”,则承袭《旧唐书》误文之故,当仍其旧。《旧唐书·宦官传》的误校,不仅可觇见武英殿刊本窜改古书之陋习,亦可知点校本底本选择之失当,同时可警示后人:校改古书,当慎之又慎。

  • 标签: 两《唐书》 宦官传 内侍省 内仆局 供帐灯烛 舆辇导从
  • 简介:在清代,丹克是西藏向皇上呈递的一种公文形式,它为加强西藏地方政府与清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巩固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的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丹克是一种特殊的公文形式,不像奏书那样随时呈奏和经常应用,故很少有人专门去研究它。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曾接触过许多西藏藏文档案,之后又看到许多已公布的档案,对西藏丹克有了点初步认识,现结合有关史料,对清代西藏丹克的有关问题做简单探讨,若有不妥,请予指正。

  • 标签: 档案 有关问题 西藏 形式 联系 藏文
  • 简介:《抱朴子·备阙篇》云: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即今搔耳。意思是万物都各有用途,大才不能小用。(转引自《骨董琐记全篇》,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65页)故知挑耳之名起源甚早。

  • 标签: 流传 北京出版社 抱朴子 《挑耳图(勘书图)》
  • 简介:"用故事写人"的训练,我除了让学生写自己的同桌、家人、崇拜的名人外,还把更多的训练时间放在对社会"小人物"的训练上,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芸芸众生,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 标签: 一面之缘 社会生活 训练时间 学校门口 小区门口 榜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