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Guguen等[1]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获得肝细胞的方法,几乎成了肝细胞分离的经典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如在培养瓶内加纤连蛋白(febronectin)以促进肝细胞附壁[2],添加生长因子于培养基促其生长等.但上述方法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且两步胶原酶灌注法主用于大鼠肝细胞的分离,不适于新生鼠肝细胞的分离,甚至分离成年小鼠肝细胞,都因为血管的纤细,在实际应用中也很困难.

  • 标签: 肝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胶原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系统,制备体外神经细胞炎症模型。方法选用小鼠BV-2小胶质细胞、NSC34运动神经元、HT-22海马神经元。实验Ⅰ 采用不同浓度LPS(10、100、500和1 000 ng/ml)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提取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即条件培养基,分别培养两种神经元,采用CCK-8法选取导致神经元活力明显下降50%的LPS浓度用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实验Ⅱ 将小胶质细胞接种于Transwell上室,神经元种于下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2):对照组和LPS组,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基、LPS培养或孵育6 h,随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12 h,合并上、下室细胞继续培养。BV-2-NSC34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共培养12 h,BV-2-HT-22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共培养24 h。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培养液IL-1β、IL-18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采用qRT-PCR检测神经元Bcl-2、Bax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cleaved 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实验Ⅰ BV-2-NSC34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LPS刺激浓度为10 ng/ml,BV-2-HT-22 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LPS刺激浓度为1 000 ng/ml。实验Ⅱ 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神经元培养液IL-1β和IL-18浓度、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ax及其mRNA表达上调,Bcl-2及其mRNA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P<0.05或0.01)。结论通过条件培养技术与Transwell共培养技术成功建立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系统,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案。

  • 标签: 小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共同培养技术 炎症
  • 简介: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D)基因转染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行成肌细胞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myogenin及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向成肌方向转化,有望成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成肌样细胞 MyoD基因 种子细胞
  • 简介:目的软骨微环境对软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探讨软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培养猪软骨细胞与人成纤维细胞,将两种细胞按3:7(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比例混匀,以5.0×107/ml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PGA,直径9mm,高2mm)作为共培养组,相同终浓度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相同支架作为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每组各接种3例标本,每例接种细胞悬液200μl。全部标本均体外培养12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检测对构建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各组细胞均与材料支架粘附良好。体外培养12周后,阳性对照组(软骨细胞组)及共培养组均形成成熟的软骨样组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显示有成熟的软骨陷窝样结构及Ⅱ型胶原表达。软骨细胞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复合物初始的大小和形状,形成的软骨在组织学上也教为均匀一致。共培养组在培养过程中稍有缩小,在复合物的周边区域形成了均质的软骨样组织,但在近中心区域存在一定量的纤维性组织。阴性对照组(单纯成纤维细胞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皱缩变形,未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软骨微环境在体外软骨分化及软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软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体外共培养能形成软骨样组织。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成纤维细胞 共培养
  • 简介:目的比较α-MEM和高糖DMEM两种培养基对小鼠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1)根据培养基和是否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将细胞分为4组:α-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组;(2)于培养第3天收集细胞,分别通过qPCR、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分化相关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cells1,NFAT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RANK)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做TRAP染色观察各组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探讨添加RANKL后α-MEM培养基和高糖DMEM培养基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1)与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基相比,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使RAW264.7细胞的分化相关标记物TRAP、NFATc1、RANK及cathepsinK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RAP、NFATc1及cathepsinK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在α-MEM培养基或高糖DMEM培养基中添加RANKL均可使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但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处理的细胞组中形成的成熟破骨细胞更多.结论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基有利于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 标签: RAW264.7细胞 高糖DMEM培养基 α-MEM培养基 破骨细胞 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
  • 简介:背景: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是用极薄(<100nm)纳米膜包裹单个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目的:综述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中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inglecell,nano-coating,nano-encapsulation,cell-in-shellstructure;单个细胞,纳米覆盖,纳米包裹”,最终纳入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具有过程简单、可调节,能形成性质多样的纳米膜等特征,已成为最广泛应用于合成单细胞外有机纳米膜的技术。应用多酚类物质的广泛黏附性及某些有机物能在细胞外自聚集的特性,也可形成性能较好的有机纳米包裹。除此之外,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及利用某些无机物能直接在细胞表面结晶的性质,可在细胞表面形成无机纳米包裹。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单个细胞催化、细胞治疗、细胞保护、细胞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被包裹细胞的用途将更多地指导纳米膜材料的选择。

  • 标签: 单个细胞 细胞包裹 纳米膜 纳米包裹 纳米覆盖 层层自组装技术
  • 简介:牙源性干细胞的分化受其所处的局部微环境所调控。以往研究表明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可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牙的细胞谱系分化。然而,采用人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行,所以推测异种的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可能对人牙髓干细胞产生类似的效应。本研究采用猪的牙胚细胞条件培养基(pTGC-cM)来诱导人牙髓干细胞,评估其诱导前后的细胞形态学、集落形成、体外多向分化、与成牙相关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体内分化能力等。

  • 标签: 人牙髓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牙胚细胞 多向分化 局部微环境
  • 简介:目的: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多囊泡体的膜性囊泡,其主要作用包括携带与运输。雪旺细胞是周围神经再生中非常优秀的种子细胞,但其迁移能力较差,影响修复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外泌体和雪旺细胞培养是否可以促进雪旺细胞迁移.方法: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人脐带干细胞外泌体和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并鉴定,随后将其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观察雪旺细胞迁移率.结果:通过人脐带干细胞超高速离心法得到的外泌体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44(92.2±3.6%)、CD73(99.1±0.6%),并且低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0.5±0.06%)以及造血千细胞表面抗原CD34(0.4±0.07%),外泌体鉴定高表达CD81和CD9;雪旺细胞培养鉴定纯度达(92.3±2.7)%;均符合实验要求。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外泌体可以明显促进雪旺细胞的迁移,并且具有一定剂量关系:结论:外泌体可以提高雪旺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使雪旺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产生巨大突破.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雪旺细胞 神经再生
  • 简介:通过测定花生根悬浮培养过程中的动力学曲线,建立了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的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对花生根细胞生长、基质消耗和白藜芦醇合成的动力学进行了描述。并应用Ongin7.0软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得出其动力学方程。试验结果显示,花生根细胞的生长模式与普通单细胞的生长模式类似,也具有延滞期、对数期以及稳定期等特殊生长期。且推导出的公式与根细胞的生长模式相关性很高。对培养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添加和白藜芦醇生产的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花生根细胞 悬浮培养 动力学模型
  • 简介:本实验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人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的培养条件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以同源胚胎的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在不添加任何细胞因子的情况下,对人EG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该培养体系确保了在培养过程中人EG细胞有充足的来源,避免了胰酶以及一些机械操作对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而对培养体系造成的异种蛋白的污染。这是关于建立人EG细胞合适的体外培养体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干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胚胎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
  • 简介:目的观察成人成骨细胞在多孔钛表面的生长情况,评价多孔钛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成人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与多孔钛联合培养,以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为对照,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成骨细胞在钛微孔表面生长良好,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两组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孔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比较理想的成骨细胞载体。

  • 标签: 多孔钛 成骨细胞 成人 体外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应用0.0625%的胰蛋白酶重复消化出生第2d乳鼠的心肌组织多次,收集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和,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在以溴脱氧尿嘧啶(Brdu)纯化心肌细胞后置CO2培养箱孵育7d。结果:分离1只乳鼠获得的心肌细胞产量约为140万个,且有活力心肌细胞占90%以上;培养4~6h的乳鼠心肌细胞开始贴壁生长,12~24h明显增殖,3~4d后细胞融合成片;心肌细胞由圆形变为梭形、星形、多角形。并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结论:本研究应用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获得高产量、高活力的心肌细胞,是一种可靠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 标签: 心肌 细胞培养技术 大鼠
  • 简介:目的温对猴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观察其原代及传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点。方法抽取4只成年猴髂骨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获得BMSCs,胰酶消化传代,用条件培养培养传代细胞。逐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细胞进行HE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成年雄性恒河猴BMSCs体外培养生长良好,原代细胞10-13d汇成单层,传代后4~7d长满瓶底。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BMSCs为单核细胞细胞呈梭形、多角形,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结论猴BMSc的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可作为灵长类动物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对新生大鼠耳蜗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从出生7天的大鼠耳蜗中分离、培养前体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后鉴定分化潜能,进一步了解其多向分化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培养1d后即可见“细胞球”。细胞球内大部分细胞呈nestin、musashil、pax2和BrdU阳性,表明其具有自我更新及有丝分裂的能力。细胞球经诱导分化14d后,对分化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发现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myosinVIIA和phalloidin,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表达不成熟神经元标志物Tujl,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alactocerebroside,以及谷氨酸能神经元标志物GluR-1,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本实验证明耳蜗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研究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促进耳蜗神经细胞增殖提供了一种体外模型。

  • 标签: 耳蜗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 简介: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及胚胎发育学的热点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是不可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将只能由神经胶质爬行替代,遗留难以弥补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而神经千细胞特别是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神经千细胞对以上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深入,必将为神经系统损伤性、退行性疾病的彻底治愈,甚至神经移植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突破。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成年哺乳动物 神经千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驯化传统贴壁培养型MDCK细胞成为悬浮培养细胞。方法:通过筛选最适宜MDCK细胞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驯化MDCK悬浮细胞。结果:采用简单直接的驯化方法,驯化MDCK贴壁型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驯化周期短,成本低,细胞生长速率快,且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驯化为MDCK悬浮培养细胞系,为作为细胞介质感染病毒生产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MDCK细胞 流行流感 细胞悬浮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 简介:细胞融合是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本文综合论述了细胞融合技术中的常用方法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 融合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活力细胞对改善皮肤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自体活力细胞技术配合高浓度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电针透刺法。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部位皱纹评分比较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活力细胞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皮肤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 标签: 无创焕颜术 皮肤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