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血液检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观察组采取静脉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结论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末梢血以及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有60名,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分别对60名观察对象进行末梢血与静脉血的采集,并对不同采集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血WBC、RBC、Hb、Hct、MCV、PLT及MCHC检测值与末梢血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MCH两种血液标本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WBC、RBC、HGB等指标的检验上,即刻检验与6h后检验差异不明显(p>0.05),在PLT指标的检验上,即刻检验结果要高于6h后检验(p<0.05)。结论:末梢血以及静脉血均可实现血常规检验的检验目标,但是静脉血检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检验稳定性,更值得作为首推方案。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对70例同时采集其静脉血和末梢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所得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另外,选择14例抽静脉血42份,10例采末梢血30份,其中每例在两周内采集血3次,对得到的静脉血和末梢血8种参数的变异系数(CV)进行分析。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HGB)、红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明显差异;末梢血中WBC、RBC、HCT、HCV、MCH、MCHC、PLT的CV值均大于静脉血。结论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时,最好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抽血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60例采集末梢血,B组60例采集静脉血,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及所测得血常规的差异。结果本次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A、B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3项指标检验结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5项指标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差别不很大,但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较难控制检验质量,部分检验指标不及静脉血明显,采用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时选用静脉血更佳。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结果 差异
  • 简介:  摘要:目的 运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2017年接收的 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静脉血组 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血组 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 0min、 10min及 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 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两组患者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G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血小板( PLT)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静脉血组患者在 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 P>0.05),末梢血组患者 0min时间点与 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 10min时间点与 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血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及静脉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于我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18例,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9例,前者采集末梢血,后者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对照组静脉血MCHC、MCH、HCT、HGB、RBC高于观察组,MCV、WBC 则低于观察末梢血患者,P<0.05;两组患者对比,对照组的E 管和P管各项血常规指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的E 管和P管管各项血常规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采集末梢血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度更高,因此推荐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静脉血作为标本,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 标签: 血常规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分别使用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的末梢血,观察组(30例)采取的静脉血。比较两组血液标本在血常规检验后的检测指标和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液样本的检测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阳性诊断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末梢血,使用静脉血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

  • 标签: 血常规 末梢血 静脉血 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血常规检验人员,分为静脉组(28名)和末梢组(26名)。静脉组行静脉采血,末梢组行末梢采血。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静脉组血常规检验RBC(3.9±0.4)、Hb(13.5±1.0)、Hct(0.6±0.1)、PLT(230.8±20.6)、MCHC(318.8±13.4)、MCV(92.1±3.9)、MCH(27.2±2.4)均高于末梢组(3.0±0.5、10.4±1.3、0.3±0.1、202.3±19.3、302.6±11.6、85.4±3.0、26.8±2.3),WBC(5.1±1.0)则低于末梢组(6.4±0.9)。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诊的90例血常规检验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末梢血检验,给予观察组静脉血检验,将两组血常规检验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感(2.04±0.42)分与对照组(2.05±0.38)分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量(27.69±8.89)pg、红细胞压积(0.55±0.21)%与对照组相比(27.56±8.15)pg、(0.52±0.26)%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4.85±2.31)×109/L、红细胞(3.70±1.23)×1012/L、血红蛋白(97.46±13.63)g/L、红细胞平均体积(80.15±4.69)fL小于对照组(6.86±2.58)×109/L、(4.80±1.33)×1012/L、(108.13±15.56)g/L、(88.98±4.89)fL,观察组红细胞平均血红白蛋浓度(323.25±29.65)g/L、血小板(257.45±70.63)×109/L大于对照组(275.65±19.98)g/L、(221.23±69.44)×109/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的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的降低疾病的误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玲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31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2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的效果。方法:对在本院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采血方式的区别分组,末梢采血的病例数是1026例,静脉采血的病例数是25168例。结果:静脉采血法的RBC、Hb、PLT较高,WBC较低,与末梢采血之间存在差异,P<0.05,而两种采血方式的PDW和EO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较为常用,其中静脉采血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法,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0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份,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人员为静脉采血,实验组的人员为末梢采血,分析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血常规检查时,末梢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不及静脉血,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需要检测血常规的体检人员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末梢采血、静脉采血,两组患者各为60例。将两组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血常规检验指标、患者对不同采血方法的满意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不管是在采血后即刻,还是在采血后3h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方面,明显胜于对照组, 形成了对比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明显低于它,对照组为86.67%,两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与末梢采血进行对比,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具应用价值,其准确性可以有所保证。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糖检验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90例,分别实施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的血糖水平差异。结果 静脉血检测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末梢血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时,不论是选择静脉血还是末梢血进行检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可行性。静脉血采集的样本量较大,检验数据相对更准确,末梢血采集操作更为便利,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自我检测,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管理意识。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糖检验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此次收治的200例患者,同时采用静脉(试验组)和末梢(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血液采集,并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经过血液分析仪的检测之后,两组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要明显小于试验组,而对照组的平均CV值要明显大于试验组的CV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稳定性低于试验组。结论在进行血常规进行检测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其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对患者进行静脉血的采集,检测结果会更加的精准,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要尽量采集患者的静脉血。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已遍及全国县级以上医院的检验科,该仪器的使用,提高了国内血细胞的检测水平,同时也给临床提供了许多不能用手工检测的诊断指标.正常成人末梢血血细胞参数是手工法检测结果,而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孕妇血细胞参数的调查,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对518例孕妇末梢血中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的参数进行分析.

  • 标签: 合肥 孕妇 末梢血 血细胞参数 血细胞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