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电图诊断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6例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行肌电图及尼龙丝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肌电图组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尼龙丝组(P<0.05)。结论:对比尼龙丝诊断,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肌电图 尼龙丝
  • 作者: 张玲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31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2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的效果。方法:对在本院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采血方式的区别分组,末梢采血的病例数是1026例,静脉采血的病例数是25168例。结果:静脉采血法的RBC、Hb、PLT较高,WBC较低,与末梢采血之间存在差异,P<0.05,而两种采血方式的PDW和EO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较为常用,其中静脉采血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法,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0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份,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人员为静脉采血,实验组的人员为末梢采血,分析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血常规检查时,末梢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不及静脉血,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对检测结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年1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血液检验患者60例,分成两组采取不同的采血部位,对照组为末梢血与观察组为静脉血,对比血常规指标。结果:结果显示,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及中间细胞百分比对比发现两组血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常规检测中,采静脉血和外周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在采集末梢血液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静脉血采血量较大,并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也不容易混入到血液中,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在临床上收集到的静脉血,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 标签: 静脉采血 血液检验 末梢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末梢采血与静脉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4月-2023年7月该时间段,随机选择接受血常规检测的患者200例,且分别纳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纳入100例病例。在采血时给予对照组末梢采血,给予观察组静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情况,从RBC、Hb、PLT、MCHC、Hct、MCH、MCV这几个指标来看,两组的MCHC、Hct、MCH、MCV指标水平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RBC、Hb、PLT指标水平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率情况,观察组中仅有2例不满意,总满意率是98.00%,和对照组的85.00%相比,观察组情况更理想(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利用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相比,前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末梢采血 静脉血法 血常规检测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在新生儿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验结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到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新生儿,一共抽取样本量5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实施静脉血检验;常规组实施末梢血检验,之后对比两组检验效果。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新生儿采集不同位置血液检验后,利用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在血常规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结果基本相同,但静脉血的稳定性较高,因此,临床更倾向于静脉血的采集。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比较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影像技术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脑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策略制定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神经影像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但效果有限。神经阻滞治疗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阻断病变神经的传导,以减轻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近年来,关于神经阻滞治疗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 标签: 神经阻滞 糖尿病 神经病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验证ICU重症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实施循证集束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涉及70例,均采集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ICU重症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作为分组考量,取前3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部分为观察组(循证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整理记录,以统计学系统辅助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应用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皮肤平均温差值较小、末梢循环障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皆显低,各项数据间差异呈现出P﹤0.05标准,显现统计学意义。结论:ICU重症患者实施循证集束化综合护理可降低末梢循环障碍发生率,能够维护皮肤平衡温差,控制并发症出现概率,能够达到维护疗效,提高安全性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 标签: 探讨循证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 ICU重症患者 末梢循环障碍 疗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笔者经过对神经内科病人神经康复器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改进了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神经康复器械,可以针对神经性肌肉萎缩症,将患者的肌肉部放置在滚轮的表面,从而带动肌肉进行运动,从而达到防止神经性肌肉萎缩的目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神经康复 康复器械 改进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神经保护策略及其治疗效果的评估。通过回顾性分析和临床实践,本研究总结了当前神经内科疾病中常用的神经保护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神经保护策略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然而,不同疾病类型和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持续的效果评估和调整。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神经保护策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估和康复指导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的方法和康复指导策略。通过对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评估和康复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康复指导策略,包括神经功能评估工具的选择、康复锻炼的设计和实施、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这些指导策略能够有效帮助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康复指导,康复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在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们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8名颅脑术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将其分为比对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比对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危重症监护、合理使用免疫药剂、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颅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此外,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术后患者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这些护理策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颅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