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糖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在二院进行血糖检测的13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血糖监测,分别采用末梢血的检验和静脉血的检验,观察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的检测结果比静脉血的检测数值稍低,但是差异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静脉血检测会出现较多的低血糖现象,两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的血糖检验较为方便,而且安全性高,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要选择静脉血的血糖检验。

  • 标签: 血糖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9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血液常规检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血检验,对照组进行末梢血检验,分析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RBC、RGB、PLT值均高于对照组,WBC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重复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重复检测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检验可多次重复检验,结果较末梢血更准确,有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血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仪对儿科门诊的2705例患儿分别测定末梢血CRP和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WBC进行计数。结果2705例患儿WBC与CRP同时升高者占26%,WBC升高而CRP正常者占8%,WBC正常而CRP升高者占19.4%,WBC与CRP均在正常范围内者占46.6%。结论CRP与WBC计数联合检验有助于儿科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诊断,有助于发热原因的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

  • 标签: 末梢血,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WBC) 儿科门诊
  • 简介:通过一起市政供水的末梢水抽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案例分析,对案例中违法主体应如何认定,市政供水单位在此类案件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国家卫生标准中管网末梢水与末梢水是否为同一项目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市政供水单位 管网末梢水 行政处罚相对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5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6例。A组患者抽取静脉血,B组患者抽取末梢血,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指标中的HCT、MC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RBC、Hb、PLT、MCHC含量具有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的WBC、MCV含量具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相对于末梢血而言,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更真实、可靠,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末梢血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静脉血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75%乙醇与安尔碘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后对快速血糖数值结果是否有差别。方法2015年4月~2015年6月,取门诊糖尿病患者50例,同时测其末梢血糖以及静脉血糖。末梢血糖以两种消毒剂消毒皮肤分别测定。结果静脉血随机血糖值(6.251±1.176)mmol/L,75%乙醇消毒(6.244±1.293)mmol/L,采用安尔碘消毒(6.307±1.259)mmol/L。静脉血随机血糖值与75%乙醇消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75%乙醇消毒随机血糖值低于安尔碘消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乙醇消毒皮肤不会影响末梢血糖的准确性,而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对末梢血糖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血糖 消毒剂 末梢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血液检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观察组采取静脉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结论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患者静脉血、末梢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含量,观察比较二者检验的临床效果。结果静脉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的含量明显少于末梢血,血小板含量明显高于末梢血,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末梢血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更加客观、真实的体现患者情况,应尽量采用静脉血予以血常规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末梢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方法对200名学龄前儿童末梢全血中钙、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进行测量,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并与正常参考值进行分析。结果3-4岁儿童末梢全血中锌含量低于参考范围,钙锌等微量元素在参考范围内,但是整体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结论定期对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量,了解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时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健康非常重要。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末梢全血 微量元素含量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75%酒精消毒棉签与爱尔碘消毒棉签两种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后所检测的末梢微量血糖数值与生化血糖数值(己糖激酶HK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取新收住院患者各20例分别用75%酒精消毒棉签及爱尔碘消毒棉签消毒后用同一台血糖仪测量末梢微量血糖数值,以生化血糖数值(己糖激酶HK法)为基准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消毒剂对末梢微量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按正规操作采用爱尔碘消毒棉签进行皮肤消毒对末梢微量血糖值有显著差异性(P<0.001)。用酒精消毒棉签进行进行皮肤消毒对末梢微量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末梢微量血糖时用酒精消毒棉签进行皮肤消毒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用爱尔碘消毒棉签进行皮肤消毒所得结果误差较大,无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剂 末梢微量血糖 生化血糖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与末梢血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静脉血、末梢血检验,对比两组血液采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末梢采血来说,静脉采组Hct、RBC、Hb等血常规参数明显较高;其PLT、WBC等血常规参数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静脉血均可发挥一定的价值,但是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准确性
  • 简介:临床上,因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末梢循环差出现手脚凉的情况,需尽早有效复温,使末梢循环趋于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使血流动力学尽早稳定,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期的观察护理。但直接应用热水袋复温,一方面容易烫伤、另一方面也不容易固定;如果应用电热宝,一方面应用的患者比较多、另一方面患者应用的部位也较多,存在安全风险,并且不环保。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新的复温手套脚套结合热水袋的末梢复温套,以便更好的满足临床需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末梢循环 复温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例受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了受检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将18例受检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使用末梢血,观察组受检者则使用静脉血,由检验人员对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使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受检者相比,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的观察组受检者在检验之中各项血常规的指标同标准值更为接近,且观察患者的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均要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结论临床中在对需要的患者进行血常规的检验时,应选择静脉血作为检验的样本,能够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临床中有着更为理想的实用性。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