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超声鉴别,对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微小乳头进行诊断区分,结合实际结果作为诊断建议,为临床提供诊断帮助支持。方法:研究从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患者群体中选取了27例患者作为Y组,又从通过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群体中选取了29例作为X组进行研究分析,对这些患者应用超声鉴别方法开展诊断工作,对比分析超声征象结果并进行总结。结果:从最终对比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通过参考低回声晕环、内部等回声环、毛刺及形态可以有效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效果。结论:超声诊断检查可以结合相关指标提高对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微小乳头疾病的诊断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对减少不必要穿刺活检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超声鉴别诊断 超声征象 微小乳头状癌 特异性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逐渐普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分子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针对PTMC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和积极监测为主。近年来随着热消融技术在肝癌、甲状腺良性结节等肿瘤治疗中的良好应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主张将该技术应用于PTMC的治疗当中。但是,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长期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是否应将热消融应用于PTMC的初始治疗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 标签: 治疗结果 安全 治疗应用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消融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瘤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入院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33例临床资料,将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检查纳入常规组,将应用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纳入冰冻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确诊率为100%高于冰冻组78.78%,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应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关键性,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在开展术中检查诊断时需进行严格规范性取材,仔细辨别,以提高临床诊断确诊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50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病患分别进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与石蜡病理检查,以石蜡病理检查作为标准,分析使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确诊率、误/漏诊率、延迟诊断率。使用术中冰冻诊断的确诊率为96%,误/漏诊率为2%,延迟诊断例数为2%。结论使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技术对甲状腺微小乳头进行诊断的确诊率较高,但仍然存在一定为误/漏诊率与延迟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但是也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应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155例(165个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GE730、ALOKAα1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结节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分布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55例(165个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超声图像特征中A/T<16.06%、边界清晰21.21%、无微小钙化38.79%、内部回声均匀39.39%、周边回声有声晕为0少于A/T≥193.94%、边界模糊78.79%、有微小钙化61.21%、内部回声不均匀60.61%、周边无或不完整声晕100.00%的患者(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阳性6.06%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测二维图像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彩超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长径≤0.5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特点,探讨其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的长径分为40.5cm组和0.5~1cm组,分析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0.5cm组胛M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PTMC患者1414例。≤0.5cm组315例,占同期PTMC患者的22.3%,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76例(24.1%),大量淋巴结转移者9例(2.9%)。与0.5~1cm组比较,≤0.5cm组更少出现被膜侵犯(14.3%vs.25.0%,P〈0.05)、淋巴结转移(24.1%vs.39.8%,P〈0.05)及大量淋巴结转移(2.9%vs.7.9%,P〈0.05)。在≤0.5cm组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年龄≥40岁组显著升高(38.0%vs20.1%,P〈0.05),男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女性有升高的趋势(32.4%vs21.9%,P=0.073).但未发现各研究因素与大量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多灶性肿瘤、年龄〈40岁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82和2.899,P〈0.05),男性是潜在的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OR=1.807,P=0.058),但未发现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PTMC手术患者中,长径≤0.5cm的患者占了一定的比例,其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不高、尤其是大量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对其采取观察的治疗策略是一种可考虑的选择,特别是年龄≥40岁的单发病灶女性患者。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的分析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40例,对其进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以及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为冰冻制片不成功而导致诊断受到延迟,33例患者制片成功,研究结果表示,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进行冰冻病理诊断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切除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也伴有误诊率,因此积极重视取材、切片、阅片等各个环节,有利于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52例我院甲状26例,并且分别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2±11.5)min,少于对照组的(75.5±21.9)min;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55.4±9.8)ml,少于对照组的(85.6±15.7)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7±1.5)d,少于对照组的(8.5±1.9)d,观察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3.8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7%,并且P均<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将甲状腺全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式化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51例行经胸乳入路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SET)治疗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采用程式化步骤:建立手术空间、三部法切除甲状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关闭手术空间。结果51例患者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25例,甲状腺全/近全切除26例;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16例。51例术中全部显露喉返神经,35例显露喉上神经外支,无中转开放颈部切口手术者。术后随访42例,其中2例出现声音嘶哑和单侧喉返神经麻痹,分别于术后第55和75天恢复;无呛咳、声音低钝及永久性低钙发生;颈部皮肤感觉异常1例,3个月后逐渐好转。结论程式化腔镜甲状腺手术可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均进行了术中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作为客观标准,统计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冰冻切片中确诊40例(95.24%),漏诊1例(2.38%),延迟诊断1例(2.38%);石蜡切片中确诊42例,确诊率为100%。结论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及延迟诊断,应熟悉微小乳头大体取材及冰冻切片的病理学特征,以提高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实验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所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选取人数为5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所加划分成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有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使用甲醛固定,而观察则则进行混合液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冰冻病例确诊情况,以及正确诊断率。结果 经过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有2例样本因为制片出现问题从而延迟诊断,剩余的48例成功制片,石蜡制片50例,冰冻制片48例,其中冰冻组误诊率为8.3%,而石蜡组没有出现误诊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确确诊率为2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正确确诊率20(80.0%),观察组误诊率1(4.0%)为显著低于对照组5(2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症患者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但是依然存在有一定的误诊率,所以还需要根据相关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此来降低误诊率。

  • 标签: 冰冻原理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检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甲状腺乳头微小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手术治疗)和研究组(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各40例。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TSH、FT3、FT4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改善甲状腺乳头微小患者TSH、FT3、FT4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癖消口服辅助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微小临床观察。方法:研究开端时间与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4月与2022年5月,在通过电脑所编辑的随机抽选程序作用下,在上述这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微小的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了两个不同组别的划分,其中一组为共计42例在超声引导的作用修改完成微波消融治疗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计42例在前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乳癖消进行辅助治疗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所拥有的临床成效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前其消融结节的体积没有任何的差异性(P>0.05),在手术完成的立刻该体积相对更大的为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3个月该结节体积相对更大的为对照组(P<0.05)。两组别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不具备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出现甲状腺乳头微小癌症状的患者而言,对其通过使用微波消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乳癖消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治疗成效,患者能所出现的并发症概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 标签: 乳癖消 微波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 作者: 韩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7
  • 出处:《智慧医学》 2023年第16期
  • 机构:(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吉林  梅河口  13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效果。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接收甲状腺结节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120例,予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穿刺活检为金标准,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与良性结节患者超声特征,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病变位置及结节直径与良性结节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以单发病灶居多,结节不规则,低回声多于高回声,微钙化病灶、纵横比>1及Ⅲ级血流信号显著多于良性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边界模糊占比多于良性结节,9例患者具有淋巴结转移(P<0.05);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查中确诊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22例,假阳性4例,确诊良性结节91,假阴性3例,诊断敏感度84.62%,诊断特异性96.81%,诊断准确性94.17%,与穿刺活检结果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早期诊断中可见明显超声征象,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疾病优选无创检查技术。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159例甲状腺乳头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病理学诊断,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弥漫硬化型乳头33.33%,高柱状细胞乳头9.43%,弥漫滤泡型乳头27.04%,去分化型乳头5.66%,小梁状乳头6.92%,嗜酸细胞型乳头7.55%,微小乳头4.40%,包膜型乳头5.66%。结论作为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的病变类型,甲状腺乳头应尽早给予病理学诊断,并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甲状腺乳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收的甲状腺乳头64例患者,对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3.1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治疗 临床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甲状腺乳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共计3例出现低钙血,共计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共计2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现象,共计7例患者出现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另有58例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本组中不存在死亡病例,也不存在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对甲状腺乳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变大小、具体部位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具体情况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此外,手术中需要注意辨认以及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