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 标签: 创新型 妇产科护理 安全意识 手段
  • 作者: 李淑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 要】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美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对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
  • 简介: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基础操作成绩,并且调查多元化教学法对观察组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理论及儿科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护生对多元化教学法持认可态度。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激发护生对《儿科护理》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级儿科护生一般资料( 144人),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每组均为 72人。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儿科护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得分(理论知识、沟通关怀能力、技能操作、护理礼仪、宣教能力以及总分等)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压力、喜欢此种教学模式等)。结果:实验组儿科护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儿科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儿科护理学 实训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的内容琐碎,涉及范围广,与临床联系密切,内容不易掌握。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儿科护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临床课教师不懈的追求。工作中我学习借鉴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合理应用教师情商,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PBL教学法 儿科护理 教师情商 多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12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教学法。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实践能力分数为(86.16±8.54)分、(87.24±8.68)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比对照组较强,P值均小于0.05,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多元化教学方法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评判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设计和选择案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应用案例,组织中职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有效提升护理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中职儿科护理学 教学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0名全日制大专护理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学号单双数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课程当中,经过为期4个月的教学后对比两组学生综合护理能力。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学生对儿科护理技巧掌握程度更加熟练,综合素质评分更高(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融入儿科护理教学中,不仅能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课程思政 儿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实践指导教学的角度探讨新型沉浸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机构及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和教学建议。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某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这批学生分别来自两个相同学历层次的班级。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特将两个班学生混到一起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其中,一个组实施常规教学,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个组实施新型沉浸式教学,称之为观察组。对比和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结果:根据结果显示,两组学生中,采用沉浸式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教学效果评价分析中,观察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新型沉浸式教学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沉浸式教学,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学习,感受实际工作场景,并通过与虚拟病人的互动实践技能。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因此,基于这些积极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新型沉浸式教学法值得在更广泛的教学场景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沉浸式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