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表现在杜威和克罗齐的美学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照他们对表现问题的阐述可以发现,两者确实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克罗齐也质疑杜威与他的表现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是,两者在表现的媒介与过程性上存在着显著分歧:克罗齐认为表现主要在主体的心灵中完成,成功的表现是霎时间被感受到的;而杜威则认为材料媒介介入了表现,表现存在于生命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

  • 标签: 表现 杜威 克罗齐 媒介
  • 简介:杜威的“经验”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都是和生活与历史相同层次的概念,此两概念体现了两位思想家共同的对于全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尤其是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毫不妥协的反叛姿态,使杜威和马克思共享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但这两个概念从根本上来讲是异质的:不仅二者的内涵不同,它们的主旨也大异其趣。

  • 标签: 杜威 经验 马克思 实践
  • 简介:杜威先于梅奥17年提出的民主管理理论,以对人的重视(包括对个体需要的重视和对群体团队骑重,视)来矫正科学管理实践中的纯技术偏差,奠定了自己作为人际关系学派先驱的地位,并由此成为科学管理时代与行为科学时代连通的桥梁。杜威的“思想五步说”的方法论,不仅在提出时间上比决策学派的决策过程理论早了30多年,而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逻辑上来看,都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中的决策学派提供了现成的决策模型。

  • 标签: 杜威 管理 人际关系学派 决策学派
  • 简介: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道德教育模式的论述,对于我们现代道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关于道德教育模式的论述中,杜威区分了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与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他批判了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倡导学校德育应实施全面融入的间接道德教育模式。为此,他提出了要构建"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 标签: 间接 道德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
  • 简介:马克思和杜威的伦理学都强调道德是具体社会制度中的生活形式,这一观点既摆脱为伦理学寻求形而上学根源的困境,又指明了良善生活可能具有的内容。同时,社会制度包容不同的良善生活形式,认可了伦理价值的多元性;社会制度也排斥那些不道德的生活形式,它限定着良善生活的评价标准。

  • 标签: 社会制度 全面发展 良善生活 道德批判
  • 简介:本文首先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历史局限等方面展开论述,进而对其教育思想的实质进行解读,认为实践即是生活、生长,也是社会实践,要以活动为载体,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必须主动融入社会、认真体验生活、创新活动载体及强化工学结合等观点。

  • 标签: 杜威 实用主义哲学 教育思想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 简介:开放德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具有开放、多元、多样、多变等特征,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对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挑战;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挑战。同时,开放德育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和更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改善和革新。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挑战与机遇,坚持马克思教育哲学的指导地位,积极吸取西方教育哲学之精华,犹如杜威经验论中的实验主义原则和民主主义原则以及理论教育"生活化"与校园生活"社会化"相结合和实践活动"常态化"与自我教育"自觉性"相结合等,迎接挑战与把握机遇,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标签: 开放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经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