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荧光法因其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化、化学、药物分析、食品检验、地理、冶金、医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荧光分析法发展与仪器应用发展是密不可分。本文介绍了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构、分类、应用。

  • 标签: 荧光法 荧光分光光度计 结构 分类 应用
  • 简介:植物防御素是植物界中一类阳离子型多肽,在结构和功能上,它们与早先发现哺乳动物和昆虫防御素类似。植物防御素分子量在5kDa左右,其中含有8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植物防御素三维结构呈小球形,包括1个α-螺旋和3个反平行β-折叠片层结构,8个半胱氨酸可以形成3对或4对二硫键,从而构成了Cys稳定βαββ结构模序。从植物防御素结构和体外生物学活性,可以看出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十分复杂多肽,它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植物免疫,而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防御素 抗菌活性 酶抑制剂活性
  • 简介:针对当前分子生物学发展,开发了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相结合核酸提取系统.系统主要以89C58单片机为核心,采用A/D转换、液晶显示、位置开关输入、控制键盘输入、继电器输出控制、光电隔离等硬件电路模块组成.通过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运动控制稳定,提取效果优,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

  • 标签: 机械手 键盘输入 A/D转换 运动控制 系统 硬件电路
  • 简介:锥形束CT是一种相对较新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传统CT相比,锥形束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金属伪影小等优势,除了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成像之外,在颞骨应用亦逐步开展。本文对锥形束CT在颞骨影像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锥形束CT相对于传统CT优势及其在颞骨精细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发展。

  • 标签: 颞骨 锥形束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深度学习算法现在已经成为医学图像处理最成功模型,生成对抗网络将神经网络与对抗训练思想相结合,已经开始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成对抗网络,回顾了生成对抗网络在医学图像处理中应用,包括图像生成、转换、重建、分割等任务,并对生成对抗网络在智能诊断中作用、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讨论。

  • 标签: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合成 图像分割
  • 简介: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市售2种高钙奶和4种纯牛奶种钙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钙奶与纯牛奶种钙含量差别不大,故本人认为普通奶中钙足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补钙需要。

  • 标签: 原子吸收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类型神经生理信号实时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自动实时地处理多种神经生物信号,包括EEG、EMG、EOG等。它可以显示信号波形、计算特征参数、指出掺杂在信号中各种噪声等。因此,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线地预处理原始神经生理信号,也可以基于用户需求对信号进行评价。系统输出合格神经生理信号可以被用于辅助医生解析神经生理信号,从而诊断疾病或者向患者提供建议。本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一步扩展功能。

  • 标签: 神经生理信号 实时评价 EEG EMG EOG
  • 简介:在原子光谱法样品处理时,损失和污染问题不可忽视,为了得到良好分析结果,使检验数据更具有效性,消除样品处理时损失和污染至关重要。

  • 标签: 原子光谱法 样品处理 损失 污染
  • 简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几种水果中维生素C,并研究了不同色谱条件、不同提取液对测定结果影响,结果表明:用0.25%偏磷酸浸提样品以及作为流动相效果较好,测得Vc保留时间为4.35,回收率为92%~98%,线性范围0.0001~1.68mg/ml.

  • 标签: 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 水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结果 抗坏血酸
  • 简介:结合药学院本科教学特点,探讨Chembiooffice软件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应用,提倡把Chembiooffice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增强教学生动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该软件在药学专业教学使用情况做了一定总结,并结合近年来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模拟和仿真 Chembiooffice软件 教学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发表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Chemistry上有关纳米粒子研究和应用文献.简要介绍了通过光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标记等方法将纳米粒子应用在分析化学领域实例,引用参考文献58篇.

  • 标签: 纳米粒子 分析化学 综述 研究和应用 化学领域 参考文献
  • 简介:密封垫是气相色谱误差主要来源之一。在进行痕量分析时,密封垫所引起问题更加突出。尽管采用阀进样可以避免密封垫问题,但当无法使用进样阀时,本文所采用方法可以减小密封垫降解,泄漏。

  • 标签: 气相色谱 密封垫 进样阀 痕量分析
  • 简介:儿童血铅含量测定是监测铅对儿童危害重要手段.铅能引起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血液和神经系统.血液中95%铅在红细胞中,血铅生物半衰期为2周.研究表明,血铅是当前最可行、最能灵敏反映铅对人体健康危害指标.而儿童是铅危害敏感人群,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儿童血铅含量往往是成人1-1.5倍,但儿童耐受性却远远低于成人.因此为了保护婴幼儿健康发育和生长,对人群进行定期血铅检测是极为重要,也往往用于临床治疗铅中毒(排铅)观测指标.本文对使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各项参数及样品处理给予全面介绍.

  • 标签: 儿童 血铅含量 全血 人群 血液 定期
  • 简介:本文设计一种基因扩增仪温度控制系统,它以ARM芯片为核心,由液晶屏、键盘、驱动电路等模块组成,并以PWM技术、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使系统可较好地完成基因扩增仪热循环过程。经测试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基因扩增仪对升降温速度以及精度要求,真正地实现了低成本、高精确度、快升降温速度。该系统作为基因扩增专用设备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PCR ARM芯片 温度控制 PID控制算法
  • 简介: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分别用水、β-环糊精水溶液做溶剂提取茵陈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环糊精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优选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法提取茵陈黄酮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0%;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分数1.0%、提取时间8min、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68%。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提取率较水法提取高26.7%。

  • 标签: 茵陈 黄酮 环糊精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 简介:介绍了《大学化学实验》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与应用。本课件应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方向。

  • 标签: 多媒体课件 大学化学实验 制作与应用
  • 简介:本文研究了功率超声外科手术设备自动频率跟踪技术.首先,分析了功率超声振动系统中振速与频率之间关系,把频率跟踪过程表述为一维变极值点寻优问题.然后,结合自寻最优自适应控制方法和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模糊自寻优控制方法来实现自动频率跟踪.通过对梯度自寻优控制方法和模糊自寻优控制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得出模糊自寻优控制方法能够解决频率瞬变漂移跟踪问题.

  • 标签: 频率跟踪 模糊自寻优 功率超声振动系统 功率超声外科手术设备
  • 简介:丙酮酸及系列产品在化工、生化、制药和农用化学品等工业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用途。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纯度、含量、杂质等质量指标与合成方法有关,不同应用途径对这些指标也有着不同要求。本文综述了丙酮酸及系列产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以及丙酮酸及系列产品应用现状。

  • 标签: 丙酮酸 丙酮酸系列产品 检测 应用
  • 简介:为了优化可用于保持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光特性理化条件,本文采用不同离心转速、温度、pH分别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表达GFPHepG2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在荧光酶标仪测定细胞荧光值。结果表明:转速从1000r/min提升到10000r/min,作用时间从5min到15min,GFP发光度变化也停留在4个百分点之内;在-70℃~50℃这个范围内不会明显破坏GFP发光特性,但当温度达到90℃时GFP发光明显减弱,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发光越弱;当pH由2~12变化过程中,GFP发光度也由弱变强再变弱,时间越长对GFP破坏越大,发光度值也就越小。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物理化学因素 发光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料姜石对水中Cu、Pb吸附效果。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温度、时间、用量、金属离子浓度等条件下料姜石对水中Cu、Pb吸附效果影响。结果:料姜石对水中Cu、Pb吸附效果与粒径、温度、时间、用量基本正相关,随参数增加,吸附率提高,达到一定量后变化趋势不明显;与金属离子浓度呈负相关,随金属离子浓度变大,吸附率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对料姜石物化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料姜石对水中部分重金属确实有良好吸附效果,为制备天然、低成本新型净水剂提供了新参考

  • 标签: 料姜石 CU PB 吸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