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PDCA循环法在某院门诊处方点评中的持续改进与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处方点评系统随机调取2020年9月初-2022年8月底期间这某院门诊数据(450份处方),对比两组处方合格率,和患者对处方的持续改进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处方合格率为92.89%,患者满意度为93.78%;参照组处方合格率为80.44%,患者满意度为81.3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某院应用PDCA循环法来提高门诊处方点评的持续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和用药合理性,提升了门诊合理用药的意识,以及患者对处方持续改进后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处方 PDCA循环法 持续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21年5月放射科老年患者8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实验组(PDCA改善循环法),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了解度(92.5%)、满意程度(90.0%)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07月至2021年06月期间我院门诊药房1000件已发放药品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药品传统管理模式,此为传统组;随机选取2021年07月至2022年06月期间我院门诊药房1000件已发放药品作为研究对象,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此为实践组。随后评估不同管理情况下的门诊药房管理质量,并对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药品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进行归纳统计。结果:实践组的门诊药房管理质量均高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践组的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均高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践组的药品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均低于传统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传统管理方式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两者均可发挥作用,但后者效果更高,能够大幅提升门诊药房管理质量,提高药品有效使用率,减少药品复核差错情况,降低不合格报损率,值得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并予以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医院门诊 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药品有效使用率 药品去向明确率 药品复核差错率 不合格报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健康教育及护理中对老年脑卒中(CS)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价值。方法:本次入组受试者共80例老年CS患者,试验以2022.01~2023.12为期限,经双盲法分组,40例/组。基础组应用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增加PDCA循环管理。比较Barthel指数(BI)、卒中量表(NIHSS)等评分。结果:两组出组时BI得分较入组时均提高,而出组时NIHSS得分较出组时均降低,且干预组出组时两项均更优(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及护理中对老年CS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可对其生活能力方面以及神经功能方面起到极大改善作用,可借鉴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老年 脑卒中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中医耳鼻喉科见习的医学本科中医专业学生120名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和PDCA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见习,对比两组实习生在见习前后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等。结果:见习6个月后,PDCA组医学生的理论成绩、专科技能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在见习后的岗位胜任力考核中,PDCA组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术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PDCA循环带教模式有助于促进中医专业医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中医耳鼻喉科 临床带教 PDCA循环带教 岗位胜任力 实操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我国现阶段药品安全的定义和范畴。方法检索1998~2008年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及网站,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系统综述共纳入290篇文献报告,其中6篇给出了药品安全的定义。结论药品安全可定义为“通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进行监管所表现出来的消除了外在威胁和内在隐患的综合状态,以及为达到这种状态所必要的供应保障和信息反馈”,其内涵可以界定为质量符合标准、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临床无用药差错和可及性四个部分。

  • 标签: 药品安全 概念 范畴 分析
  • 简介: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在2008~2010年逐年上升,其占总药物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占据DDDs排名前三类的是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类、心血管类药物,而占据金额前三位的药物是抗感染类、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药物。按DDDs分析,该地区的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但按金额分析,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偏低。

  • 标签: 基本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研究 分析软件
  • 简介:目的:针对解放军第309医院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及药物利用研究系统,对我院2009年全年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75岁以上患者,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6680人次,这些老年患者用药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的特点,应对有关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进行重点研究,并且药师与临床医生应加强合作和对老年患者用药的指导。

  • 标签: 门诊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档案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工作对整个医院运营发展、医疗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直接性的影响,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就此本文对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档案的收集、利用进行全面探讨,旨在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几点参考。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档案 收集 利用
  • 简介:摘要: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药企业开始利用技术经济方法进行企业管理。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制药企业对技术经济了解不深,导致技术经济的利用效果不理想。所以,本文就制药企业管理中技术经济的利用进行研究,旨在为制造企业进行技术经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制药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 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的80例无偿献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的护理管理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措施落实更加完善,有助于患者护理依从性提升,值得参考。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模式 血站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双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与甲襞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微循环彩色电脑测量系统,观察经双甲软肝片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情况,用田氏甲襞微循环定量评分法进行微循环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双甲软肝片治疗后,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逐渐改善,镜下观察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管襻数明显增加、血管畸形减少、血流明显加速,其甲襞微循环积分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双甲软肝片有显著的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双甲软肝片 甲襞微循环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外循环中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肺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随机),实验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流转时间并无差异,实验组T2、T3、T4、T5时间段的IL-6、TNF-α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组患者T3、T4时间段的呼吸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改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体外循环 盐酸戊乙奎醚 肺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用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的PDCA循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定2020年2月-2020年5月,我院门诊输液室工作的护士,共28人,分配为两组,一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实验组,另一组采用传统经验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每组各14人,观察经过不同方式的手卫生管理方式之后,记录两组的依从性,分析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依从性有效提高,P < 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运用,从两组依从性对比结果来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传统经验管理 护士手卫生。
  • 简介:目的比较羟乙基淀粉与聚明胶肽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两者用于体外循环预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聚明胶肽组各20例.分别应用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1000ml进行体外循环的预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前术前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68.4±10.2)μmol/L、(6.34±1.53)mmol/L、(336.8±91.1)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64.2±20.5)μmol/L、(6.02±2.08)mmol/L、(337.9±113.1)μmol/L];术后1d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78.3±22.4)μmol/L、(7.44±2.38)mmol/L、(336.5±128.5)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80.5±24.7)μmol/L、(8.56±2.29)mmol/L、(340.3±118.4)μmol/L];术后5d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羟乙基淀粉组分别为(70.7±33.2)μmol/L、(7.34±3.76)mmol/L、(242.8±99.5)μmol/L;聚明胶肽组分别为(68.4±19.3)μmol/L、(7.45±3.09)mmol/L、(249.5±78.7)μmol/L].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均可安全用于体外循环的预充.

  • 标签: 心血管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羟乙基淀粉 聚明胶肽 肾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569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284例,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285例,长春西汀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79%)显著较对照组(89.44%)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针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长春西汀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 丹参注射液 长春西汀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