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珐回顾性分析采用睾丸切除术治疗84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3例前列腺癌根治治疗,3例介入化疗。结果78例患者获得3个月至5年随访,1例死亡。46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19例生存。术后患者排尿不畅、尿频、尿急症状改善,下尿道梗阻情况明显缓解,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迅速降低,骨痛缓解。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睾丸切除术和雄激素阻断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能解除下尿道梗阻。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诊断 前列腺电切术 睾丸切除术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群相比,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10-20倍。血管内皮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其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触发和促进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内皮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KD患者出现内皮损伤的原因非常复杂.

  • 标签: 尿毒症毒素 内皮损伤 内皮功能 CKD 血液透析患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黄氏增精丸”是我院著名男科专家黄海波教授于1980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针对男性因肾虚造成的精子异常而致不育。以补肾为要,筛选具有补肾壮阳生精药理作用的中草药,自行研制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剂,故命名为“黄氏增精丸”。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因导致的男性不育有显著疗效。现将笔者对治疗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的临床运用体会分述如下: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治疗 黄氏 1980年 医学理论 精子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以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VRP)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方藩比较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两种术式中前列腺组织耗损比率及对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检出率的影响,其中行TUVRP25例,行TURP27例。结呆TUVRP组及TURP组术中前列腺组织的耗损比率分别为(70±12)%和(4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Z=5.489,P〈0.001);TUVRP组及TURP组中IDPC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11.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194,P=0.659)。结论可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两种术式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组织的耗损会对IDPC的检出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切除 前列腺肿瘤
  • 简介:精索静脉曲张是引起男子不育症常见病因之一,属中医“筋瘤”、“筋疝”、“偏坠”等范畴。据统计约占不育患者的21%-40%。为了探索戚广崇的验方通精冲剂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从1996年9月起将75例Ⅱ°(中度)~Ⅲ°(重度)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质量异常的不育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44例)手术治疗组(31例),运用精液电脑自动分析仪(CASA)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特别是精子运动参数等作对照研究,同时对精液量、生育率进行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通精冲剂 手术方法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症 中医药疗法 生育力
  • 简介: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原因,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不仅仅是肾功能减退的指标,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水平 血清尿酸 肾功能损害 肾脏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44例作为肿瘤组,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相匹配,均空腹经肘静脉采集血液,ELISA法测定血清omentin-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患者omentin-1、PS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mentin-1HDL-C、PSA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363,P=0.0006;r=0.356,P=0.0008),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230,P=0.03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肿瘤分组,即罹患前列腺癌是使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升高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P=0.0004)。结论血清脂肪因子omentin-1水平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间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前列腺癌 脂肪因子 网膜素-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2008年11月4~9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第41届学术年会,本文拟将会上有关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诊断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肾脏病 糖尿病 防治 诊断 美国费城 学术年会
  • 简介:肾小球硬化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的主要原因。细胞内信号通路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MAPK(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是调节细胞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改变的重要信号通路,p38MAPK通路在炎症、应激、细胞周期、凋亡等多种细胞生理/病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如下。

  • 标签: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P38信号通路 肾小球硬化 细胞内信号通路 p38MAPK 病理过程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而炎症反应是重要影响因素。C-反应蛋白(CRP)则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作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的标志物。本文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感染、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的关系。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C-反应蛋白 营养指标 感染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低蛋白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肾盂癌的临床诊治要点和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7例同期双侧。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患者由术前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同期双侧肾盂癌,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综合考虑,6例行一侧肾盂癌根治,对侧肿瘤段肾盂壁切除、残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腔内微创手术。术后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后辅助全身化疗和规律膀胱灌注,中位随访时间2年,开放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尿路上皮癌复发。结论双侧肾盂癌患者行一侧肾盂癌根治,对侧局部肿瘤切除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可靠。

  • 标签: 肾盂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前列腺癌在美国男性中发病率居首位,致死率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局限性前列腺癌常规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进展期患者则需要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ADT)。

  • 标签: 局限性前列腺癌 受体信号通路 雄激素 抵抗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去势
  • 简介: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现代医学体系和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体系,是当今世界上两大医学体系。西方医学自16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以来,对传统中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学界的有识之士从此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探索,对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研究亦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提高我国肾脏病的学术水平,为创立一种“源于中医,高于中医;源于西医,高于西医”的新医学,展现出辉煌的前景。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肾脏病 研究方法 现状 诊断标准
  • 简介:ASSUNTA眼睛虹膜病理诊断治疗专家认同“人类的生殖器官是大脑,而私部是实践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脑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专攻于神经解剖学、神经内分泌等的日本东京大学松本明博士指出:脑部经常被用来和半导体所构成的电脑互作比较。藉由数量庞大的神经细胞或突触(连结神经细胞的部位),以及各种情报传达物质的作用,

  • 标签: ASSUNTA虹膜 性幻想 阳痿 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及波动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29例血液透析患者,以住院或死亡定义为不良事件。以该研究人群的平均血浆白蛋白(meanserulserumin,Albmean)水平为标准,计算患者单次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对Albmean的变化值即波动。以标准差SDAIbmean=√∑(xi—Albmean)。/N-1表示。使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lb—mean≤4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g/L组(P:0.037)。(2)SDA1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3.0g/L组(P=0.01)。(3)将患者分为4组,Alb≤40g/L+SDAl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8)。Alb〉40g/L+SDAlbmean≤3.0g/L组比较,Alb≤40g/L+SDAlbmean〉3.0g/L组患者有3.2倍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论Albmean及SDAlbmea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当血液透析患者Albmean〉40g/L及SDAIbmean≤3.0g/L时可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肾透析 死亡 白蛋白
  • 简介:目的比较卡介苗(BCG)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收集关于BCG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共入选16个临床研究,包括705例接受BCG和905例接受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HCPT组(P=0.009),但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0.99)。BCG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P均〈0.00001)。结论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1年内复发率低于BCG,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无差异,但治疗毒性明显低于BCG。

  • 标签: 膀胱肿瘤 卡介苗 喜树碱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的治疗方法,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43例患者资料,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在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其中4例患者插管前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结果本组43例,39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行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后,体温在1~4d内恢复,白细胞计数在3~6d内恢复正常。4例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支架管置入后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1例入院后即刻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1~2d病情稳定后再行支架管置入,1例插管时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插管后立刻转入ICU治疗。所有患者内置双J管3月后更换或拔除。结论输尿管双J管置入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安全有效,即使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只要有可能应尽早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解除梗阻,生命体征不稳定时,积极抗感染,抗休克、补液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仍应尽早采取输尿管双J管置入,为感染性休克的控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妊娠 输尿管结石 急性肾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