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的误诊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15例的STD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TD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急慢性咽喉疾病、口腔赘生物、鼻息肉、病毒性疱疹、皮肤病等,但根据STD的自身临床特征仍可鉴别诊断.结论:干预STD的误诊措施,医师应警惕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重视病史的详细询问,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一些特殊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STD 误诊因素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阳痿合并牙宣是我们常见的兼病,而对于这种兼症却没有系统的论述,临床医者治疗时易忽视整体辨证,治疗上没有整体把握,本文从肾、脾、胃等脏腑论述了阳痿合并牙宣的辨证论治,阳痿合并牙宣常见肾阴不足、肾精亏虚,脾胃失司,气血不足,胃火炽盛、灼伤脉络等证型,治疗上应重视滋阴补肾、健运脾胃、清胃泻火等治法。

  • 标签: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牙周病 治法治则
  • 简介:近年来,性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之而来的一些不法游医、个体开业医和一些未经批准诊治皮肤性病的医疗机构一哄而起,到处开设皮肤性病专科门诊。不论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农村集市随处可见“皮肤性病专科”、“祖传秘方治性病”、“精治、包治各种皮肤病”的广告招牌,电视、报刊刊播的医疗广告也多为皮肤性病广告。部分地区还

  • 标签: 皮肤性病 医疗市场 对策
  • 简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对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发病机制及分类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发病机制 分类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调查现场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的质控方法。方法:比较多种染色方法,并优化滴虫染色镜检法的条件,选择最佳的验证方法现场湿片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吖啶橙染色的观察效果最好,现场湿片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7%。结论:吖啶橙染色镜检方法可以作为阴道毛滴虫病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阴道毛滴虫 湿片法 吖啶橙染色法 培养法
  • 简介:对性压抑作了界定,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特征,并论述了大学生性压抑的排遣升华的方式。

  • 标签: 大学生 性压抑 排遣与升华
  • 简介:面部年轻化注射美容是美容微创手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注射美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射材料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注射美容材料的分类、不同材料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国内上市的主要注射美容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理念发展,总结了不同品牌注射材料的特性和差异,提出了材料的选择还需要结合适宜的注射技术并参考求美者需求的综合性原则。

  • 标签: 面部年轻化 注射美容材料 A型肉毒毒素 软组织填充材料 透明质酸钠
  • 简介:目的:通过流行病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探讨生殖道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建议。方法:定量研究通过对3类人群4744例育龄妇女的调查问卷、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得到7种常见生殖道感染发病率的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研究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定性研究采用个人访谈、小组访谈和机构观察的方式,对5类人群共166人进行了有关生殖道感染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深圳市一般人群育龄妇女的7种常见生殖道感染率是27,6%,宫颈感染率是5.0%。感染的危险因素深圳的气候条件、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未婚性生活、最近3个月有新性伴、性乱、不使用安全套和有人流史有关;细菌性阴道病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医疗机构服务人员对性病患者存在歧视现象,私人诊所不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结论:应加强道德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对医疗垃圾的管理。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危险因素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食物不耐受慢性湿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106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微孔板技术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19%、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49,P<0.01)。两组间,除鸡肉、猪肉、大米、牛肉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外,其他食物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的食物依次为蛋清/蛋黄、牛奶、蘑菇、大豆、蟹、虾、玉米、西红柿、小麦、鳕鱼。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中,超过半数患者对两种及以上食物呈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在慢性湿疹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湿疹的诊断及后续饮食调整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湿疹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的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论著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

  • 标签: 文章摘要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创新内容 重复题 撰写格式
  • 简介:目的对未接受过包皮环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给予微波包皮环切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某性病门诊109名未做过包皮环切手术的成年尖锐湿疣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一组(54人)接受单纯微波疗法,另一组(55人)接受微波包皮环切联合疗法。我们观察到在第3,6和12个月后有复发出现,并记录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平均年龄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微波包皮环切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微波治疗组(12.7%和29.6%,P<0.05),而两组问早期后期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是一种安全的门诊手术,在局麻状态下即可进行。微波包皮环切联合疗法的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是未接受过包皮环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可选择的理想疗法。

  • 标签: 尖锐湿疣 包皮环切术 微波疗法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遗传、环境、免疫等息息相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caspases)是一组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的蛋白水解酶,银屑病的主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及角化不全,真皮内的慢性炎症。大量研究证明caspases银屑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其中部分caspase已经被广泛研究,已证实其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或许将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和方向。

  • 标签: 银屑病 CASPASE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 简介:在皮肤病性病学的临床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前瞻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病例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肤病与性病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病原真菌通过对抗机体防御系统和抗真菌药物的攻击,从而成功定植于宿主体内并最终导致机体感染,真菌外排转运蛋白在上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s,ABC)主要易化子超家族(the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分别通过ATP水解酶或质子梯度耦合来运输并清除真菌胞内的毒性物质。与其它生物相比,真菌基因组中具有更多转运蛋白家族编码基因,这些转运蛋白不仅对真菌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宿主细胞分泌的抗菌成分起外排作用;同时,在病原真菌对抗临床抗真菌药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两个超家族的转运蛋白在主要病原真菌耐药性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病原真菌 外排转运蛋白 耐药 进展
  • 简介:近年来,机会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机体的免疫系统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的病原真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获得性免疫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真菌感染获得性免疫的相关性。本文从获得性免疫在机体抵御真菌感染中的作用、遗传性免疫缺陷真菌感染的易感性以及真菌感染的免疫治疗等方面对获得性免疫真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评述,以期从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防御方面找到突破口,为真菌感染的诊治找到新靶点。

  • 标签: 获得性免疫 真菌感染 疫苗
  • 简介:HMGB1是一种DNA结合的非组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在寻常性银屑病(PV)、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血清或皮损处高表达。细胞外HMGB1可通过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信号传递参与常见皮肤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刺激。在寻找有效的HMGB1抑制剂以靶向治疗皮肤病方面,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值得进行大量的探索。

  • 标签: 皮肤病 HMGB1 作用机制
  • 简介: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尽管痤疮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s2,TLR2)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形成炎症性痤疮。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TLR2受体的功能与表达,发挥抗炎及治疗痤疮的作用。该文就TLR2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之相关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痤疮 炎症反应 TLR2 治疗
  • 简介:儿童真菌性皮肤病占儿童皮肤病的0.5%~10.0%,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儿童浅表性真菌性皮肤病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头癣的治疗采用以口服药为主的综合疗法;体股癣、手足癣及花斑糠疹以局部治疗为主;不同临床类型的甲真菌病其治疗方法亦有不同。常用于儿童真菌性皮肤病的口服抗真菌剂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及氟康唑。

  • 标签: 儿童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 体股癣 手足癣 甲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