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宋青松创作的“歌词探索作品集”《词韵诗心》即将付梓,作“序”的任务,荣幸地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和青松的认识,是因为他那首十分成功的作品《长大后我成了你》,那是1992年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虹雨杯”歌词大赛上读到的好作品,谱曲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从此我就记住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词作者:宋青松。

  • 标签: 作品集 歌词 诗心 词韵 探索者
  • 简介: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庆贺赵沨院长80华诞学报编辑部今年是中央音乐学院院史上主持学院工作时间最长,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达18年(“文革”前10年、改革开放前后的8年),与学院祸福与共40春秋的音乐教育家赵同志诞辰80周年。我们在此向他表示...

  • 标签: 专业音乐教育 教育事业 音乐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 师资队伍 艺术实践
  • 简介:大明帝国的车轮运行至神宗朱翊钧的万历一朝,已颇觉滞重迸拽,内忧外患,国运暗淡,然却在此时进入其学术的黄金时代:哲学的勃郁,史传的繁荣,艺术的猥兴,共构成一时之盛。即以史学论列,正史、别史、谱牒、家乘,无不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越前

  • 标签: 万历 明代史 沈氏 朱彝尊 明清之际 康熙
  • 简介:究竟何所谓“知识型歌手(IntelleetualSinger)?在音乐圈里似乎有许多人同意:成为一个“知识型歌手”不是什么好事。一部分人对“知识型歌手”的定义是:一名在表演中任由理智凌驾情感之上的歌手,另一部分人会在一名歌手以牺牲音乐感为代价过分注重词句时而把他称之为“知识型的”。如果一名歌手看出试图以重视字面诠释来弥补自己的嗓音缺陷,

  • 标签: 歌手 表演 音乐感 嗓音 理智 情感
  • 简介:我们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迎接中国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为着发展戏曲教育事业,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一九七八年十月在原中国戏曲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戏曲学院。展

  • 标签: 戏曲学校 中国戏曲学院 田汉 戏曲教育 江汉渔歌 八年
  • 简介:<正>1987年7月,辽宁省电子局受省经委委托,在营口市电子仪器厂召开了“中意牌YD610电子琴鉴定会”。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秦咏诚教授及长影乐团、前进歌舞团等音乐团体的代表、东北乐器监测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对该厂生产的电子琴作了全面评定,认为:该厂与意大利SIEL公司进行电子键盘乐器技术合作,引进当代先进技术,生产的电子琴产品具有国际八十年代水平。一年多来,中意牌电子琴在省内和国内先后获金鹿奖、金号奖、康乐杯奖、省优秀新产品奖、

  • 标签: 电子琴 技术合作 键盘乐器 技术分析 意大利 音乐
  • 简介:在庆祝天津音乐学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离开我们多年的老领导——原天津艺术学院(“文革”中天津音院与天津美院临时合并时的校名)党委书记兼院长李麦同志。李麦同志是一位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担任过天津日报副总编、代理总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在学院工作时间虽不算太长(1973—1978),

  • 标签: 天津音乐学院 领导者 校史 忘记 抗日战争初期 老同志
  • 简介:笔者在台湾讲学期间(2014年底至2015年初),探访了久负盛名的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该校查马克老师带领的合唱是一种不同声音特质的文化集合,是教孩子学会认识自己,丰富孩子们自己的生命和学识的重要路径。泰武小学优秀的歌谣传承不仅做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还从在地文化之根延伸出国际视野,是台湾教育改革浪潮及该校整个教育改革理念实施的一个代表,它彰显了排湾人在民族文化道路上持续接力、一路迅跑的勇敢。

  • 标签: 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 排湾族民歌文化教育 合唱 查马克 伍丽华 明立国
  • 简介:盛雪教授是新中国首批卓有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旧社会,他历经艰难困苦实现了个人求学、求职的理想,曾任国立音乐院小提琴教授。解放后,他历任江西省军区文化部、湖南音专、湖北教育学院、华中高师、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小提琴教授,培养了包括子女在内的一批出色的小提琴演奏、教育人才。以盛中国盛中华为代表的盛雪的后人,有十数人遵循着他的足迹,在小提琴艺术上均造诣不凡,特别是当今仍活跃在中国乐坛的盛雪的长子盛中国,早已经是公认的中国一流的小提琴艺术家。盛雪教授创造了中国“盛氏小提琴之家”的奇迹。

  • 标签: 盛雪 生平 小提琴教育 盛氏小提琴之家
  • 简介:这是作曲家钟信明创作的《第二交响曲》——“献给创造人类文明的开拓”的题记,它概括了整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部单乐章的交响曲由序奏、呈示部、带插部的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部分组成。序奏,长大而徐缓。乐曲开始以木管的音块和声,长号的滑奏,定音鼓的重击,弦乐器的强奏,引导出具有反思性意味的主题。进而是充满希冀的小提琴旋律,性格坚毅的固定音型,和力量聚积的比例化节奏。整个序奏以高度概括的手法,浓缩全曲的构思,先现了重要的素材,成为整部作品的重要基础,它的篇幅与功能,不亚于一般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作者基于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世界大多数听众

  • 标签: 呈示部 音乐主题 奏鸣曲式 欣赏习惯 听钟 主部
  • 简介:拙作《“越名教而任自然”——试论嵇康及其“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载《美学文献》创刊号,1984年6月)侧重揭示嵇康人格与音乐思想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传统精神,同时也论及其“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今觉关于后者意犹未尽,故再论之,并与李曙明君有关论述商榷。一、从“躁静,声之功也”命题看“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美学意义 《声无哀乐论》 静者 声之 明君
  • 简介:疑问:贝多芬不会写出如此比例失调的回旋曲式吧?2006年秋天,我应邀为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个音乐理论研修班讲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研究”课程,有一次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请找出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100个乐章中的所有回旋曲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在下一周的课堂研讨中,连续几位同学的发言,都无一例外地提及了作为回旋曲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第二乐章,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提议暂停讨论,

  • 标签: 《钢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回旋曲式 贝多芬 奏鸣曲式 误会
  • 简介:赵葆秀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由孙甫亭老师开蒙,传统戏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现代戏《杜鹃山》、《沙家浜》、《红灯记》的排练,提高了她的表演技能。但在1977年恢复传统戏,排演《雏凤凌空》的佘太君时,她却觉得功夫不够用了,因此求访明师,拜在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门下。

  • 标签: 赵葆秀 探母 京剧表演艺术 杜鹃山 《沙家浜》 戏曲学校
  • 简介:身处清末民初的萧友梅,将自身人生志向始终定位于音乐与教育,在留日、留德的10余年中,对中西两种音乐教育体制有深刻的洞察和体悟。归国后,按照其"借鉴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的战略构想,参照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体制,结合我国固有特点,组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正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专"。其创建宗旨、系科布局、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始终渗透着"兼容并包、中西合璧"理念,始终与创建我国"国民乐派"的伟大理想相联系。尽管国立音专创建不易、生存更难,但萧友梅为此而殚精竭虑、周密组织、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且常常事必躬亲、无分巨细,使它在极为艰难困苦的境遇下坚持下来、发展起来,其创始奠基、筚路蓝缕之功至伟,兼具战略家和拓荒的双重品格,对20世纪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史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功盖同辈,惠及当今,光照后世。于此可认为,萧友梅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之父,国立音专是培育我国新型音乐家的摇篮。

  • 标签: 萧友梅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 战略家 拓荒者 国立音专
  • 简介:“何团,您主演的四川竹琴《生日礼物》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啦,为万州争了光,为重庆添了彩,不简单啊,祝贺您!”2018年9月底,这则获奖消息如同在万州文艺界放的一颗大“卫星”,十分美丽耀眼,大家纷纷致电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研究中心主任、三峡曲艺团团长何菊芳,向她表示衷心祝贺。

  • 标签: 中国曲艺 表演 牡丹 人生 《生日礼物》 获奖消息
  • 简介:丝弦五重奏是一种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组合血统,兼具西方音乐文化特点的新型中国乐器组合形式,其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丝弦五重奏的创始人,胡登跳先生秉持着民族性、创新性的原则,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尤其是民族室内乐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胡登跳 丝弦五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