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GM-CSF可溶性仅受体solGM-Rα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探讨其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6例初治AML患者血浆标本solGM-Rα的含量,并与AML患者MIC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AML患者血浆solGM-R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在M3型最低(3897.75±2651.43pg/ml),而在M5型最高(9990.92±6325.43pg/ml)(P〈0.05)。solGM-Rα增高者多见于MIC的M5型,后者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骨髓粒原始细胞增多及CD34、CD95和CD116抗原高表达等特性。结论:solGM-Rα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GM-CSF及其受体系统介导的靶向杀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solGM-R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GA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40例,采用CAA2周期化疗。结果CR20例,PR10例,NR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75%。结论小剂量GAA方案对不能耐受强化治疗的老年AML患者,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者,在诱导缓解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白血病 药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克拉屈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对使用含克拉屈滨方案诊治的10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克拉屈滨剂量是每天5mg/m2,连用5d。记录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表现的不适反应。结果在10例难治复发AML患者当中,70%表现为完全缓解,20%表现为部分缓解,10%表现为无效。结论使用含有克拉屈滨的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有一定耐受性,有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价值。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克拉屈滨 难治 复发
  • 简介:摘要急性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临床治疗以传统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也有部分患者因体能状态差和伴随疾病而不能接受化疗。基因改变在AML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起重要的作用,也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靶点;同时,免疫治疗在AML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免疫疗法 基因改变 分子靶向治疗
  • 作者: 刘坤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采取阿扎胞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2021.1~2023.1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扎胞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药物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AML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阿扎胞苷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该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AML;阿扎胞苷;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研究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经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后,以地西他滨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均下降,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使用地西他滨,有利于患者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效果明显。

  • 标签: 成人 地西他滨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
  • 简介: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临床特点及其与FLT3-ITD和IDH1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后测序方法检测NPM1突变.结果表明,对389例AML的标本检测发现,NPM1突变的发生率为14.1%(55/389);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4.7%(57/389),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4%(25/389).在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的AML中没有发现NPM1突变,NPM1突变组FLT3-ITD和1DH1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2.7%,显著高于NPM1未突变组的12.3%和5.4%.NPM突变易于发生在正常核型AML中,发生率为26.5%(35/132).NPM1突变的AML具有发病年龄偏大、血小板数高、易于发生在AML-M5、CD34阳性比例低、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伴发等临床特点.NPM1突变阴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69.8%,NPM1突变阳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72.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NPMI突变的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易于与FLT3-ITD和1DH1突变共存,而不会与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共存.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NPM1基因突变 FLT3基因突变 IDH1基因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创伤后自我变化,旨在为临床制订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9名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应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得出5个主题,分别为疾病确诊最初感受、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改善、促进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感知创伤在产生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呈现积极自我变化,医护人员应关注家长积极体验,针对性制订干预策略,促使产生更多积极效应,以提高照顾质量。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家长 创伤后自我变化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RUNX1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细胞白血病(AML)等多种血液肿瘤中发生率较高,并且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近年研究结果显示,RUNX1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其第Ⅱ类致病基因。笔者通过RUNX1蛋白结构与功能、不同肿瘤中RUNX1突变的发生情况、RUNX1突变的致病机制、伴RUNX1突变的不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对RUNX1突变在肿瘤中的临床及相关分子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核心结合因子α1亚基 核心结合因子α2亚基 突变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髓样,急性 RUNX1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AG方案在老年初治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老年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共 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化疗方案,观察组选择 CAG方案。比较两组血小板恢复的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癌因性疼痛评分、 KPS评分、整体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小板恢复的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时间、治疗后患者癌因性疼痛评分、 KPS评分、整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则不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CAG方案在老年初治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和提高健康状况。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白血病(CML)是一类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BCR/ABL融合基因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显著改善CM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尼洛替尼一线治疗CML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反应快、缓解程度深并且安全性高。在获得持续深层分子反应后,实现停止尼洛替尼用药并达到无治疗缓解是CML治疗的新目标。此外,由于疾病耐药及突变的产生,尼洛替尼治疗失败后如何开始新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慢性期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尼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9例儿童急性白血病(AML)(除M3)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近3年收治的新发AML患儿29例,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并统计疗效,采用Kaplan-Meier方法预测生存期,筛选临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年龄>10岁的患儿2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23.8%±20.3%和17.6%±16.0%,均明显低于非高危患儿(P=0.014、0.032);course1治疗结束后未达CR的患儿两值均为0.00%±0.00%,低于对治疗反应好的患儿(P=0.000、0.008);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的患儿其2年OS为100%±0.00%,明显高于其他患儿(P=0.037);而与性别、危险度分层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组29例患儿中,高年龄、诱导缓解治疗反应差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儿童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3q异常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予以探究。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探讨。结果从患者染色体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中伴3q异常的急性细胞白血病,其病在临床上的检出率比较差,大约占6.06%,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效果并不理想。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伴3q异常的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比较低,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医学上要重视该病的研究,提升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伴3q异常 急性髓系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