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结合小细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129例食管结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29例患者中,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123例,姑息性切除术6例。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21.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5.7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11.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否根治性手术、肿瘤长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手术残端阳性、Syn的表达、综合治疗和疾病进展后放化疗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疾病进展后放化疗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否根治性手术、肿瘤长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手术残端阳性、Syn的表达、综合治疗和疾病进展后放化疗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疾病进展后放化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食管结合小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淋巴结转移、疾病进展后放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小细胞癌 外科治疗 预后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放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法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结合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18~80岁;(2)术前经胃镜和活检证实为Siewert Ⅱ、Ⅲ型食管结合腺癌,不可内镜下切除并接受根治性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3)腹部增强CT诊断为cT1~2N0M0;(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2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5)同意行近端胃切除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已行新辅助放化疗、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和资料不全者。根据上述标准,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连续84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结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接受开放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开放手术组),23例接受完全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完全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男74例,女10例。Siewert Ⅱ型43例,Siewert Ⅲ型41例。开放手术组和完全腹腔镜手术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Siewert分型和肿瘤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长[(223±21)min比(161±14)min,t=15.352,P<0.001],但术中中位出血量[195(150,215)ml比208(192,230)ml,Z=2.143,P=0.032]较少,术后排气时间[(2.8±0.7)d比(3.3±0.9)d,t=2.477,P=0.015]较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检出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分别有2例(8.7%,吻合口漏和肠梗阻各1例)和5例(8.2%,分别为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各1例,切口感染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03,P=0.231)。术后中位随访41.2(12.8~110.5)个月,开放手术组中有1例(1.6%,1/61)出现明显反流症状,完全腹腔镜手术组无一例出现反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4,P=0.422);完全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分别有1例(4.8%,1/21)和4例(7.1%,4/56)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5,P=0.477)。结论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结合腺癌患者进行近端切除采用Cheng′s GIRAFFE®重建术(GIRAFFE重建)的功能性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4例)、浙江省中医院(24例)、浙江丽水中心医院(10例)以及浙江湖州中心医院(1例)和宁波李惠利医院(1例)完成的近端切除+GIRAFFE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的共计100例食管结合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61.3±11.1)岁,体质指数(22.7±3.1) kg/m2;肿瘤TNM分期:ⅠA期68例,ⅡA期24例,ⅡB期8例。分析总结胃癌根治手术并GIRAFFE重建的术后功能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术后随访时的食管反流疾病问卷(RDQ)及内镜检测,评估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及其Grade分级情况(反流情况由轻到重分为N、A、B、C和D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M(Q1,Q3)表示。结果全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的R0切除,腹腔镜手术77例,开腹手术23例;GIRAFFE重建吻合时间(38.6±14.0) min,术中出血量(73.0±18.4) ml。术后住院时间9.5(8.2,13.0) d,住院费用(6.0±0.3)万元。围手术期14例(14.0%)出现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或肺炎7例,吻合口漏3例,排空障碍2例,消化道出血和吻合口狭窄各1例,均予以对症处理好转移后出院。全组患者术后随访(33.3±1.6)个月,RDQ量表发现8例(8.0%)存在反流症状;胃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11例(11.0%),其中6例为A级,3例为B级,2例为C级。所有患者通过行为指导或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均可控制反流症状。结论采用GIRAFFE吻合重建消化道术后,抗反流效果和排空功能较好,可成为近端胃切除术后重建方式选择之一。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近端胃切除术 Cheng′s GIRAFFE®重建 功能性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术治疗食管结合胃肠间质瘤患者期间的护理效果,为腹腔镜术治疗食管结合胃肠间质瘤的护理进展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结合胃肠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在护理前后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相关指标平均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可知,研究中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得到了一定的验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心理压力的缓解,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进行全面的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近端切除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SiewertⅡ型和Siewert Ⅲ型食管结合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fic junction,AEG)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Siewert Ⅱ型和Siewert Ⅲ型AEG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31例行食管吻合术(A组)、33例行双通道空肠间置术(B组)、29例行单通道空肠间置术(C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期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3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B、C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术后短期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B、C组均优于A组(P<0.05);3组患者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发生率分别为35.5%、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近端切除的AEG患者行空肠间置术(双通道、单通道吻合)较传统食管吻合术具有更好的术后短期营养状况及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尤其在RE方面,空肠间置术具有明显优势,是AEG行近端切除患者理想消化道重建方式。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腹腔镜辅助 近端胃切除 空肠间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结合腺癌(AEG)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7例AE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诊疗指标和康复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水平和QLQ-STO22量表评分都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能快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影响较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AEG 生活质量
  • 简介:近年来,远端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自20世纪70年代起,食管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的发病率持续升高[1].由于AEG处于胸腹交界处这一特殊部位,有着相对独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策略.长期以来,国内腹部外科和胸部外科医师均接诊AEG患者,有关AEG的手术径路、食管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联合脏器切除等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对AEG的手术治疗一直缺乏统一的认识.

  • 标签: 外科治疗 食管胃 交界部 腺癌 淋巴结清扫范围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1987年,Siewert等[1]基于食管-交界的解剖特点,认为远端食管癌和贲门癌属于同一种疾病,首次提出了食管交界癌的概念.2000年,WHO肿瘤分类中将食管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单独列出,并将其定义为骑跨于食管交界(esophagogastricjunction,EGJ)的腺癌性病变,包括许多以前归入贲门癌的病例,但未界定其解剖位置和分型.

  • 标签: 食管-胃交界部 食管胃 微创外科治疗 腺癌 胃贲门癌 WHO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手术方式预防食管结合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反流症状,并评价此种手术方式预防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15例患者因食管结合癌行近端手术切除治疗,并采用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方式进行吻合的临床资料,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评分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反流的差异。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有2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吞咽不畅,在胃镜下扩张吻合口1次后症状消失。15例患者手术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 ±12比10±4,t=1.877,P=0.081)。结论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手术方式对食管结合癌患者术后有一定的防反流效果。

  • 标签: 胃肿瘤 胃食管反流 吻合术,外科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切除间置空肠残-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SiewertⅡ~Ⅲ型食管结合腺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近端胃切除术的45例SiewertⅡ和Ⅲ型食管结合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间置空肠残-空肠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组,15例)和食管吻合术组(单通道组,30例)。间置空肠残-空肠双通道吻合简要步骤:行空肠-食管残端端侧吻合(第一吻合口),关闭空肠残端;行残大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第二吻合口),关闭残断端;行近端空肠与远端空肠侧侧吻合(第三吻合口),关闭空肠残端。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相比单通道组,双通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较短,管引流液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通道组比较,双通道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反酸、烧心、反流性食管炎以及餐后胀痛感)的概率较低,单次进食量增加,营养学指标较高(体质量增加量、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置空肠残-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是SiewertⅡ~Ⅲ型食管结合腺癌行近端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术式,具有减轻术后消化系统症状,增加患者单次进食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双通道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由于食管结合腺癌特殊的肿瘤部位和生物学行为,其治疗模式也由传统的完全外科医师主导、手术治疗为先向包括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麻醉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综合治疗发生转变。腔镜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和胸腔镜共同治疗食管结合腺癌将逐渐成为可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则有望进一步推动食管结合腺癌手术的微创化。同时,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断更新、新辅助放疗的逐步推广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大胆尝试对于食管结合腺癌的手术切除率、病理学缓解率和远期生存率都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外科手术 多学科团队 新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食管结合腺癌(AEG)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早期AEG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手术方式包括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虽然保留了的部分结构与功能,但由于术后食管反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全胃切除术虽然降低了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消化功能严重减退,导致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早期胃癌预后良好,因此如何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现为早期食管结合腺癌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术后生活质量作一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胃肠道 生活质量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 简介:流浪歌手在广场上唱歌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散步,我发现广场上有一群人围着一片音乐在倾听。人们不断地向着那响亮地唱着的歌声走去,广场显得人影纷乱。那歌声在广场边上向着一片楼群弥漫着,仿佛一阵忧伤的召唤,让种种好奇像荒草一样疯狂地生长起来,把一块空地围绕着,在低低的人声里,倾听一个声音在嘹亮地歌唱。我知道,那里肯定是一些流浪的歌手,肩上扛着生活和四处奔波的命运,用歌声在别人散步的时光里寻找食物和水。随着不断涌过去的脚步,

  • 标签: 光里 学校门口 同班同学 张明 在乡下 在路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Ⅱ、Ⅲ型食管结合癌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行根治性手术的食管结合恶性肿瘤病例200例,患者均为Ⅱ、Ⅲ型食管结合恶性肿瘤。所有病例均随机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组100例,传统手术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病理学资料、术后并发症、复发或转移率等方面的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220±45)min]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140±26)min](t=15.382,P〈0.001),但术中出血量[(140±89)ml比(220±58)ml],术后腹腔引流总量[(110±83)ml比(223±92)ml]及术后吗啡用量[(12.2±2.6)mg比(21.3±3.2)mg]均明显少于传统组(t=7.525、t=9.120、t=22.08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期复发转移率(t=0.4882=0.0389、χ^2=0.687,χ^2=0.1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型食管结合癌腹腔镜根治术安全、可行与传统开放癌根治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肿瘤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在胃癌及食管结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50例胃癌及食管结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采取放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组间并不存在差异。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在胃癌及食管结合癌综合治疗中,其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治疗联合化疗 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 综合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侧侧吻合在食管结合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食管结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5例,女20例;年龄为(58±10)岁,年龄范围为36~84岁。85例患者中,46例行腹腔镜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术,设为半端端吻合组;39例行腹腔镜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术,设为侧侧吻合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吻合口狭窄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肿瘤近切缘距离、食管空肠吻合时间、辅助切口长度分别(2.3±0.9)cm、(32±3)min、(7.5±1.6)cm和(1.6±1.0)cm、(42±5)min、(4.8±1.2)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4,10.177,8.734,P<0.05)。侧侧吻合组1例患者术中行食管空肠吻合时,近端空肠被直线切割吻合器刺穿致空肠破裂,予术中切除破裂段空肠,游离空肠系膜再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2)术后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分别为1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患者均通过输血、内镜下止血等保守治疗好转;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侧侧吻合组1例)经腹腔穿刺引流、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侧侧吻合组2例)经抗感染、穿刺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5例、侧侧吻合组3例)经抗感染、雾化祛痰等治疗痊愈;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2例、侧侧吻合组1例)经抗感染、腹腔穿刺引流痊愈;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1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痊愈。(3)随访情况: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期间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和2例,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和2例,无吻合口复发。结论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在食管结合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肿瘤近切缘距离更长、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更短、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情况更少;侧侧吻合辅助切口长度更短。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Roux-en-Y吻合术 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 食管空肠侧侧吻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城乡结合小组”成立于2012年,由该艺术小组撰写的这篇文章是他们在艺术实践启动之前,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后果之一——城乡结合所做的先期思考与思想铺垫,相较于社会学范畴内的研究与实践,该小组关注的是城乡结合作为一个政治场域所给予的思想活力。

  • 标签: 城乡结合部 艺术实践 城市化进程 社会学
  • 简介:摘要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9月。筛选食管结合癌切除术后各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Stata SE 15软件进行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本研究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54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食管直接吻合相比,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双通道吻合、空肠间置双S吻合和单腔空肠段间置吻合均有更低的反流症状发生率(均P<0.05),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和改良襻式代吻合具有更低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P<0.05),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和空肠间置双S吻合具有更低的钡餐X线检查反流发生率(P<0.05)。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是较优的重建方案。单腔空肠段间置吻合、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和空肠间置双S吻合可明显减少术后反流的发生;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在各反流结局中均排序靠前,有望成为最佳抗反流术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