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运用三维录像机DLT法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河南省武术套路女子代表队的三名武英级运动员所做的323C+4动作进行解析,以此作为一种量化的技术判断措施,为促进武术套路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整体发挥,为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的整体水平,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运动员进一步提高竞赛成绩和教练员们指导科学的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武术套路 323C+4 技术动作 运动生物力学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也是足球运动运动员受伤最多的部位,本文从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以及生理学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运动中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足球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建立不同材质留置针导管与模拟皮肤组织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同时对不同留置针导管进行测试,为留置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留置针导管在25 ℃和37 ℃下的力学特性,建立导管穿刺模拟皮肤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穿刺过程中导管褶皱情况与导管材料和结构的关系,并对留置针导管的刚度、X射线显影性等进行实验测试。结果导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与其材料密切相关,导管褶皱情况与导管材料、楔形面倾角有关,聚氨酯(PU)导管在常温(25 ℃)下的弹性模量约为500 MPa,在体温(37 ℃)下的弹性模量约为250 MPa,满足穿刺时刚度大、留置时材质软的临床需求。在导管结构相同时,PU导管比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导管更不易发生褶皱;导管材料相同时,楔形面倾角越小,导管越不易发生褶皱。结论适当减小留置针针头的楔形面倾角,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PU导管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其在穿刺时不易发生褶皱,并且在体温时刚度有所降低,既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导管褶皱 聚氨酯 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前路枕骨髁螺钉钢板系统在枕颈融合中的生物力学研究,来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单纯前路枕颈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具颈椎标本,男4具,女2具,死亡年龄(49±8)岁。对标本进行软组织剥离建立正常模型组,切除正常模型寰椎前弓、部分寰椎侧块、齿状突、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寰椎横韧带,破坏关节囊,制作枕颈不稳模型,前路斜坡螺钉置钉建立斜坡螺钉固定模型,随后在原标本采用前路枕骨髁螺钉置钉建立枕骨髁螺钉固定模型。分别给予4组模型1.5 N·m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力矩,测量标本C0-C1与C0-C2的活动度(ROM)。最后进行拔出力试验,比较单双皮质固定对螺钉抗拔出力的影响。结果在C0-C1节段,斜坡螺钉组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度分别为6.46°±0.85°、5.14°±0.76°、2.73°±0.36°、1.12°±0.41°,枕骨髁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5.92°±0.90°、4.16°±1.06°、2.86°±0.50°、1.05°±0.27°;在C0-C2节段,斜坡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9.55°±1.99°、10.46°±2.03°、6.90°±1.29°、13.51°±1.37°,枕骨髁螺钉组的活动度分别为8.14°±1.38°、9.53°±1.55°、4.75°±1.06°、7.90°±1.68°,枕骨髁螺钉组较斜坡螺钉组的侧弯及旋转ROM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皮质固定的枕骨髁螺钉最大拔出力为(408±28)N,双皮质固定最大拔出力为(439±33)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枕骨髁螺钉钢板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在抗侧弯和抗旋转性能上比前路斜坡螺钉更具优势。

  • 标签: 枕骨 枕颈融合 枕骨髁螺钉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髋臼骨折是长期以来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其治疗方法多样,但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的金标准,在未来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微创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髋臼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护理中生物力学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收治入院的2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B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A组采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有痛率、护理人员舒适度体会、患者满意度、压疮出现率均较B组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患者在护理人员运用生物力学护理的情况下,有满意度高、压疮出现率低、护理人员体会优等特点。

  • 标签: 骨科患者 护理 生物力学
  • 简介:锁骨作为供骨,在修复骨缺损的手术中,带蒂锁骨瓣具有良好的血供,成骨能力优异,具有抗感染能力强,术后愈合快,成活率高等优点.从生物力学方面分析,将锁骨作为移植的供体全切除后,肩部的不稳定性增加,对锁骨全切除不易提倡.切取半片锁骨瓣能保证肩锁、胸锁关节的完整,有承受和代偿的能力,对需骨量不大的骨缺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锁骨 锁骨瓣 生物力学
  • 简介: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脊柱及其稳定性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柱,具有负重、保持人体平衡和运动、保护脊髓及内脏等多种功能。由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脊柱一旦失稳,除了导致脊柱本身及相关结构组织的病变以外,还可通过血管、神经的反射作用使相应的脊髓节段支配的内脏产生功能上的异常。因而,脊柱的稳定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脊柱稳定 生物力学 整脊学 人体平衡 节段支配 稳定性
  • 简介:为了研究人在跑步过程中速度对膝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规律,基于Kane方法和半物理仿真方法建立下肢动力学模型,以健康男性青年为对象,对不同速度下的跑步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建立以速度为自变量的膝关节运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步态初期足跟落地时刻,跑步速度越快,小腿向前伸展程度越大,越接近与大腿共线;步态中期,大腿向后伸展,小腿与大腿接近共线的最大程度,此时膝关节背面的韧带拉伸量最大,并且速度越慢,共线程度越明显;膝关节最大屈曲过程出现在步态后期,并且最大角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膝关节曲线前移.实验结论可用于康复机器人、类人机器人等研究领域.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膝关节 数学模型 速度 关节力矩
  • 简介:本文从力学角度阐明跳远踏跳阶段中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同时,还根据动作系统的结构为踏跳技术设计了教学步骤与方法。训练中把握住这些因素与方法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 标签: 跳远 踏跳 上板姿势 顶送髋 蹬摆结合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可吸收材料聚-D,L-乳酸﹙PDLLA﹚腰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后,在降解过程中的变生物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通过手术植入到犬椎体,经过12、24和36周后分别取材,测定不同时间椎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和抗扭转强度。结果轴向压缩载荷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显著下降﹙〈0.05﹚,对照组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压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压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抗扭转实验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24周显示,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显著下降﹙〈0.01﹚,对照组的抗扭转强度有所上升,但不显著﹙〉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术后36周显示实验组抗扭转强度无显著性下降﹙〉0.05﹚,实验组的抗扭转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高分子材料PDLLA的椎间融合器在植骨融合过程中,其力学强度逐渐下降,但在植骨融合部位获得牢固融合前,能维持较高的力学强度,保证了植骨融合的顺利实现,同时由于其最终降解吸收,不会对骨的生长产生应力遮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腰椎间融合器 可吸收材料 生物力学
  • 简介:为了探析我国链球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其特点,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十年来体育科技期刊上发表的30多篇有关链球投掷技术生物力学分析方面的文章进行分类研究,认为在对链球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时,采用立体(三维)摄影为研究方法的居多;对链球投掷时相划分比较一致;指标的选取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而被细分.

  • 标签: 链球 投掷技术 生物力学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决定了膝关节的稳定性,这也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成为常见的非接触性运动损伤,常发生于扭转、急停或剪切运动中,运动员的发病机率尤其的高。本文中通过前交叉韧带解剖对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描述其生物力学特点,希望对进一步研究和完善ACL治疗效果有所裨益。

  • 标签:
  • 作者: 王雁 刘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物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力学与角膜屈光手术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涉及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手术参数设计、手术并发症处理、手术矫正效果预测及长期稳定性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解析生物力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强调理解力学对角膜组织影响,以及生物力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长期的稳定性。(中华眼科杂志,2021, 57:81-85)

  • 标签: 屈光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现象 近视
  • 简介:通过应用Cybex-6000等速测试系统对22名排球运动员和28名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肌力进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以探讨排球、跳高两个不同项目运动员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特征及差别。测试结果表明:跳高运动员优势腿、非优势腿股四头肌相对峰力矩在360^(°)/s和90^(°)/s上均大于排球运动员;而排球运动员胭绳肌相对峰力矩与跳高运动员无明显差异,排球运动员双侧胭绳肌峰力矩(90^(°)/s)差异程度显著小于跳高运动员;排球运动员在90^(°)/s的速度下测得的股四头肌与胭绳肌峰力矩比值(H/Q)要显著低于跳高运动员,随着角速度的变化(90~360^(°)/s),排球运动员和跳高运动员股四头肌与胭绳肌峰力矩比值(H/Q)均随之增大。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膝关节 等速向心收缩 跳高 排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以华尔兹舞的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所涉及的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为展开范围,对华尔兹舞技术要素进行了解析和梳理,从而改变和丰富华尔兹的描述方式,形成具有华尔兹舞特色的系统的理论。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华尔兹舞 国标舞 舞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