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临床应用锁骨上动脉岛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2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颈横动脉和锁骨上动脉的分支情况、起始位置、行程、长度和管径进行观测,观察其回流静脉情况,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皮制备。结果:颈横动脉由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分支而来,在锁骨中1/3上方分为深支和浅支。锁骨上动脉由颈横动脉浅支发出后行向后外,越过斜方肌浅面和锁骨的肩峰端,走行于三角肌筋膜的浅面,并逐渐发出细小分支穿过深筋膜,进入锁骨上和肩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颈横动脉起点至锁骨上动脉起点距离平均为(4.31±0.64)cm,锁骨上动脉起点至其发出分支穿深筋膜点的距离平均为(3.62±0.42)cm。颈横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2.71±0.33)mm,锁骨上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1.10±0.17)mm。2条锁骨上动脉伴行静脉分别回流入颈横静脉和颈外静脉。结论:以锁骨上动脉为营养血管的锁骨上动脉岛状,适于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缺损,也可以颈横动脉为吻合血管,制作游离皮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颈横动脉 锁骨上动脉 应用解剖
  • 简介:目的探索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的10个月,最长22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移植治疗。结果24例锁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7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及骨髓炎,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带血管蒂的胸大肌锁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胸大肌锁骨膜瓣 不愈合 锁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锁骨上皮修复头颈部缺损术后患者的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皮修复头颈部缺损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记录皮面积、分型、供区切口是否裂开和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情况。并应用快速上肢功能障碍简式评分表(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对符合纳入肩部、上肢临床功能评价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比锁骨型和肩峰型皮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情况,并选取43例中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30例,供区(观察组)和对侧(对照组)进行双侧对比评价。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取锁骨上皮面积(4~10)cm×(10~18)cm,3例(5%)患者供区缺损宽度为8~10 cm,无法直接拉拢缝合,制取局部皮修复肩部缺损,其他病例均直接缝合;3例(5%)患者术后肩峰区切口裂开,局部换药2周后愈合。随访时间为6~43(27±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外形不满意。43例患者中锁骨型28例(65%),肩峰型15例(35%);肩峰型运动能力值、Quick-DASH值均高于锁骨型[(14.4±4.7)分比(11.8±3.1)分,t=2.105,P=0.048;(16.9±11.6)分比(12.2±7.1)分,t=2.284,P=0.033]。30例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观察组运动能力值、局部症状值及Quick-DASH值均高于对侧对照组[运动能力值:(13.4±5.8)分比(9.8±4.2)分,t=3.024,P=0.004;局部症状值:(4.1±1.0)分比(3.4±1.0)分,t=2.537,P=0.014;Quick-DASH值:(15.6±14.7)分比(5.2±11.1)分,t=3.106,P=0.003]。结论锁骨上皮术后存在肩功能障碍,且与皮分型相关。

  • 标签: 外科皮瓣 锁骨上动脉 Quick-DASH 供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锁骨上岛状皮(supraclavicular fasciocutaneous island flap,SIF)在气管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及胸部外科应用SIF修复颈胸部肿瘤手术后气管缺损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7~73岁。其中喉气管腺样囊性癌2例,喉鳞癌2例,食管鳞癌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甲状旁腺腺癌1例;原发肿瘤均为T4期。分析10例SIF修复气管缺损的效果。结果设计SIF,皮面积(3~7)cm ×(6~10)cm,皮厚度8~11 mm,蒂部长度10~15 cm,10例皮血供均来自颈横动脉,肩部供区皮肤缺损均直接拉拢缝合关闭。术后随访1~60个月,皮全部存活,皮与气管愈合佳,肩部切口愈合可。结论SIF修复气管缺损厚度合适,制取技术简单,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气管缺损
  • 简介:因肿瘤切除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或畸形,常采用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移植,恢复其外形和功能。锁骨上动脉岛状因具有皮质地和颜色与头颈部相近、厚度适中、制备简便和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对锁骨上动脉岛状的历史、应用解剖、组织设计和制备及其在头颈重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头颈部 缺损 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修复肱骨近端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了胸肩峰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胸肩峰动脉肩峰支沿途发出3~5支、外径0.3~0.5mm的骨膜支分布锁骨中外段后参与肩峰网形成;其长度5.1±0.4cm、外径1.2±0.2mm.锁骨支有1~3支、外径0.2~0.5mm的骨膜支分布锁骨中内段;其长度2.0±0.1cm、外径1.2±0.2mm.结论:可设计以胸肩峰动脉肩峰支蒂逆行锁骨骨膜(骨)转位修复肱骨近端的新术式.

  • 标签: 胸肩峰动脉 锁骨瓣转位术 解剖学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线顺行解剖法"在锁骨上动脉岛状制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点线顺行解剖法"设计锁骨上动脉岛状,修复的头颈部缺损患者43例,共计45个皮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72岁。其中下咽癌26例,复发性喉癌4例,颈段食管癌2例,扁桃体癌1例,腮腺癌1例,下咽癌术后咽瘘3例,外伤后食管瘘2例,下咽癌术后食管狭窄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喉狭窄1例,上颌窦癌术后面颊部缺损1例。"点"为锁骨上动脉在颈横动脉的起点;"线"为沿锁骨上血管起点顺行解剖1~2 cm,沿血管走行方向作延长线,并以此延长线为皮中轴,设计岛状皮。记录皮动静脉供应特点、皮制取时间、皮存活率、供区创面修复以及临床随访情况。结果皮动脉供血较为恒定,静脉回流存在变异;制取皮面积(4~8)cm ×(10~18)cm,制备时间为30~60 min,中位数为42 min;皮存活率100%,1例患者皮发生表皮部分坏死,5例患者术后出现咽瘘,换药治愈;供区缺损均直接拉拢缝合,3例患者出现切口部分裂开,换药后愈合;l例患者失访,余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55个月,涉及吞咽功能的患者40例,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或软流食;涉及恶性肿瘤患者40例,肿瘤局部复发3例,淋巴结复发转移2例,远处转移2例,其中肺转移1例,骨转移1例。结论"点线顺行解剖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和高效的锁骨上动脉岛状的制备方法。

  • 标签: 锁骨上动脉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你以为有美丽结实的锁骨,就能锁住爱情吗?

  • 标签: 锁骨之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合并气管部分切除缺损锁骨修补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状腺癌合并气管部分切除缺损锁骨修补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气喘症状缓解,声音恢复正常,气管壁组织恢复完整,移植膜生长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由责任护士全程进行健康宣教,认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各导管,伤口情况,准确观察病情变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癌 气管部分切除缺损 锁骨膜瓣修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84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产生率,研究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两次对比的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钩钢板的治疗效果及时、安全、无隐患,极大的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10个月~36个月,结果参照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本组16例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44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的骨性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疗法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5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6-24个月骨折愈合率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4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49。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 标签: 锁骨远端 骨折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4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骼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非常显著,促进了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与骨骼愈合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例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32例应用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满意度对比等。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结论带蒂皮复手指的一系护理措施和严密细致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降低了患者疼痛发生,从而降低了焦虑值,最终带来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带蒂皮瓣 手外伤 显微手术 上肢重建修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锁骨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分别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Lazzca-no标准,锁骨钩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优于克氏针组的25%。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克氏针。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 锁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