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造是肠道手术中常见手术之一。由于该手术会造成患者生理及外观的异常,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患者生活与社交,患者不易接受该术式,且普遍存在负性情绪,我们通过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对造口的护理、指导患者造口自我护理方法,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自理,能很好的融入家庭及社会。

  • 标签: 结肠造瘘口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6例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分析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对胰进行全面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瘘
  • 简介:摘要胆管胸膜是胆道系统与胸膜腔之间的病理性交通,是肝胆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胆汁性胸水、胸闷、呼吸困难,CT、MRI检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胆管胸膜修补术等。由于胆管胸膜症状隐匿且临床较少见,常被误诊、漏诊,现报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例胆管胸膜患者。

  • 标签: 胆管胸膜瘘 胆管结石 胸腔积淤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肠支架对腹腔开放合并肠空气(EAF)进行口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标准:(1)接受腹腔开放疗法;(2)合并EAF。排除标准:(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口;(2)远端梗阻;(3)肠管狭窄超过50%。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7例腹腔开放合并EAF患者。通过窦道造影、CT重建和手指探查方式评估口大小、口周围肠管直径和口周围肠管角度,基于评估数据设计并制作3D打印肠支架,经口置入支架。观察指标包括:(1)支架置入成功率;(2)置入后肠内容物流出量;(3)可耐受运动时间;(4)接受肠确定性手术时间;(5)恢复肠内营养时间。用t检验比较支架置入前后肠内容物流出量以及可耐受运动时间,肠内容物流出量和可耐受运动时间变化的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结果17例腹腔开放合并EAF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全部患者均成功实施肠支架置入术,置入后2 d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提示消化道通畅、无梗阻;且支架成功保持在原位直至确定性手术。未发现行肠确定性手术的患者出现支架置入相关不良反应。支架置入后肠液流出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17例患者肠液流出量从第1天的(702.7±198.9)ml/d降低至第7天的(45.8±22.4)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80,P<0.001)。支架置入后患者离床时间、运动时间均持续增加,运动耐受时间从第1天的(9.1±3.8)min/d延长至第14天的(106.9±21.8)mi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7,P<0.001)。截止支架置入术后120 d,15例患者成功实施肠确定性手术和腹壁重建术。恢复肠内营养时间为3(2,5)d,自支架置入至接受手术行口修复时间为(87.2±17.6)d。2例患者因严重腹腔感染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3D打印肠支架可减少EAF口处肠内容物的流出,并可促进患者恢复肠内营养和康复锻炼。

  • 标签: 肠空气瘘 腹腔开放 支架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吻合口与胸胃的比较分析,探讨胸胃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0年24例消化道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胸胃的可能原因、诊断及治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该组24例消化道中有5例胸胃,其中仅1例确诊,4例误诊为吻合口,1例经胸腔引流、胃肠减压、肠内营养后愈合,4例行二次开胸,死亡1例.结论胸胃多因术者操作不当导致胃壁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误诊率极高,关键在于防治。

  • 标签: 胸腔胃 吻合口瘘 胸胃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静脉内术前给予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3例需要进行动静脉内术的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在手术前给预约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和分析;对照组33例患者,术前给予常规的血管选择。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为84.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动静脉的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的超声分析,能够促进手术的治疗成功。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彩色多普勒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结局和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总胆汁酸水平(TB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37例早发型ICP患者,按照患者(TBA)水平分为重度组(TBA≥40μmol/L)14例患者和轻度组(10μmol/L≤TBA<40μmol/L)23例患者,对比两组(TBA)水平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早产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周数和轻度组无明显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体内血清TBA水平越高,围产儿不良与后发生率就越高,早期进行产检进行筛查,发现病情及早进行治疗,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儿 早发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作者: 许宏辉许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许宏辉许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214002作者简介:许宏辉,男,出生年月1979年1月,2002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现工作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胆汁酸、肝酶指标对围产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分娩的265例ICP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ICP孕妇胆汁酸、肝酶指标与围产结局的关系.结果A2组(TBA≥40umol/L)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羊水污染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A1组(lOumol/L≤TBA<40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GCA≥43umol/L)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显著高于B1组(10.75umol/L≤GCA<43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TBIL≥21umol/L)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羊水污染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C1组(TBIL<21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ALT≥200U/L或AST≥200U/L)与D1组(ALT<200U/L且AST<200U/L)的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P患者检测胆汁酸、肝酶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产前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水平监测可作为的ICP分型的依据,能可靠地反映发生围产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肝酶指标;围产结局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4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妇产科28-39周的孕妇共239例,其中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正常妊娠孕妇231例,测定其空腹血清总胆汁酸及胆红素水平进行总结。结论血清总胆汁酸(TBA)是检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较敏感指标,可作为ICP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目的探讨在动静脉内术中应用硬膜外导管对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行动静脉内成形术9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46例)采用常规动静脉造和治疗组(B组,51例)手术过程中采用硬膜外导管扩张及探查,测定两组患者内术后4w时血流量、内成熟率及1年内血栓形成率。结果A组内术后4w时血流量为(452.4±15.4)ml/min,内成熟率为84.8%,1年内血栓形成率为10.9%;B组内术后4w时血流量为(480.6±16.8)ml/min,内成熟率为96.1%,1年内血栓形成率为13.7%。2组内术后4w时血流量及内成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成形手术过程中,应用硬膜外导管探查及扩张,能增加内术后4周时血流量,提高内成熟率,且不增加1年内内血栓发生率。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栓形成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术后患者内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我肾内科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0例行动静脉内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160例,常规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内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术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内阻塞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患者内阻塞发生率为41.9%,两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动静脉内术后内阻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发展。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内瘘阻塞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