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橱柜厂工人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导致工人WMSDs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0至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某家具制造企业橱柜厂821名生产工人进行WMSDs的发生情况及风险因素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工人WMSDs的危险因素。结果橱柜厂工人1个及以上部位WMSDs发生率达51.5%(423/821),其前3位依次为肩部(28.4%,233/821)、颈部(28.1%,231/821)、手腕部(25.9%,213/821)。颈部WMSDs发生率在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OR=1.70)、躯干经常保持同一个姿势(OR=1.61)、长时间转头(OR=1.58)和经常搬运重物(OR=1.44)是肩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颈部经常保持同一姿势(OR=1.91)、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OR=1.87)、部门人员短缺(OR=1.65)和长时间转头(OR=1.48)是颈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手腕长期弯曲(OR=2.25)、用手紧抓物品(OR=2.13)、上肢或手用力作业(OR=1.91)、部门人员短缺(OR=1.84)、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OR=1.68)和使用振动工具(OR=1.51)是手腕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橱柜厂工人WMSDs发生率较高,以肩部、颈部和手腕部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合理劳动组织、降低工作场所不良工效学负荷,减少工人WMSDs的发生。

  • 标签: 肌肉骨骼痛 橱柜制造 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 劳动组织 工效学负荷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是导致跌倒、骨折、功能受限和残疾等多种不良健康结局的重要因素。合理膳食可以通过对抗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一些病理生理过程,从而预防或减缓这种与年龄有关的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膳食模式因考虑到膳食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对肌肉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研究饮食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之间的关联。因此,本文将国内外膳食模式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关联的研究加以综述,为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预防策略提供信息。

  • 标签: 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 膳食模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肌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疗效,以便于积累该方面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肌肉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每个相应肌肉部位(表一)收治60例,共19组,共1140例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每组分为2两组,其中19组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接受相应部位肌肉的负重训练治疗,19组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则对相应部位肌肉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通过对比相应部位肌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肌肉力量等级比率及一类、二类肌肉纤维电压状况和肌肉疲劳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等级中四级、五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疲劳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相应部位肌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肌肉电压情况都有显著提高,以上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疲劳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肌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等级状况,提高患者一二类肌肉纤维电压,为患者带来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 联合电刺激 肌肉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基础资料,探讨其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方法及临床成效。方法:本文选取2019年2月为研究起始时间,2021年2月为截止时间,选取研究对象(n=70例)均已确诊,对其分组后,实施临床治疗,即:常规治疗(对照组,n=35例)、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研究组,n=35例),其分组依据为:随机抽样法,2组患者疾病分类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比其临床疗效,包括:吞咽功能评分VFSS、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结果:常规治疗、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前,VFSS评分、NIHSS评分无区别,P>0.05;治疗后,比较对照组、研究组VFSS评分,(6.68±1.85分)VS(8.04±2.93分),研究组高,P<0.05;NIHSS评分方面,(5.17±1.92分)VS(2.61±1.84分),研究组低,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其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可联用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措施,效果明显,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VFSS NIHSS评分 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肌肉能量技术(MET)结合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ac),以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观察该方法对其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常规康复组,其中实验组为MET与Neurac的结合,对照组分为MET组和Neurac组,常规康复组只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每组各20例。四组均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每周训练5天,共训练4周。四组治疗前后均进行BBS评分、FAC分级和6MWT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患者的BBS评分、FAC分级、6MWT行走距离测试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常规康复组,实验组疗效更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MET结合Neurac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核心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步行能力。

  • 标签: MET Neurac 脑卒中偏瘫 核心稳定性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在患儿肌肉注射中采取不同注射方法对其疼痛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年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段,即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接受肌肉注射的患儿为320人,利用平分的方法划分对照组(n=160,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n=160,平行肌肉注射)。最终比较内容为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即疼痛感更轻,且1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注射方法 患儿 肌肉注射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使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之后,能否取得更好的康复干预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脑卒中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同时进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康复。对两组分别开展康复训练之后的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康复满意率情况进行观察,评价有关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分别开展临床康复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FMA下肢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要更高(P<0.05),康复满意率也更高(P<0.05),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方面的差异之处。结论 临床脑卒中康复训练开展进行的过程中,选择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进行康复干预之后,总体的临床有效率得到了提高和优化,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情况的优化,让康复效果和成效得到优化和提高。

  • 标签: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临床康复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谈你就肌肉骨骼超声应用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同期表现一致症状的40例患者展开研究,将同期表现出相似症状患者设为参照组,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研究组,统一进行肌肉骨骼超声诊断,观察统计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与肩关节等受累关节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表现特征上,研究组软组织肿胀、骨侵蚀、腱鞘炎与痛风石等发生率均和参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肌肉骨骼超声 痛风性关节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的效果。方法:挑选出在福利院接受治疗的2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例和参照组10例。针对实验组患者,选择进行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治疗,针对参照组患者,选择正常的治疗方式,将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数据在两组采纳不一样治疗方式的患者中进行比对,并统患者在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选择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痉挛次数得到一定控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与睡眠质量、职业紧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英县人民医院内的120名在职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职业应激核心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66.67%(80/120)、周患病率57.50%(69/120),不同部位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腰部、颈部、肩部、背部、四肢。睡眠质量差的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周患病率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务人员 肌肉骨骼疾患 睡眠质量 职业紧张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是将多个相关联的文章进行紧密衔接而形成的完善性阅读体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领域所具有的适用性特征比较突出。不同于传统的单模块阅读教学模式,文阅读所具有的功能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阅读氛围,并全面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下面,主要围绕单元整合、专题开发等多个角度,就专题教学的实践举措展开分析。

  • 标签: 小学语文 部编版教材 群文教学
  • 简介:摘要:通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是语文教学从文本到具体实践转变的开始,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与形式发生转变的开始。文阅读是指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围绕一个或者多个教学主题开展的多篇阅读教学,它在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对提升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基于学习任务下的高中语文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分析。

  • 标签: 学习任务群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案要有深度拓展,学生不能只会学习课本知识,教师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的横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识文断字,但这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利用大环境与小任务的烘托,教师可以在学习任务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 标签: 小学语文 学习任务群 群文阅读
  • 简介:摘要: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及时语文阅读中的问题,尽可能消除教学环节中的消极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对阅读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更适合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学习的新模式、新思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强课堂的活力,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 标签: 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三次医疗卫生革命的兴起和四次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均对医疗卫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极大改善了人类健康状况,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暴露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仍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本文拟浅述医学与价值医疗,为弥合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之间的裂痕以及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路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群医学 价值医疗 医疗卫生革命 医防结合
  • 简介:摘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角色,当然在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更强调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小学学生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这一点,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很难将这一目标实现。为了完成学校提交的目标和任务, 需要小学学校的语文教师们有一个积极改变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策略,可以选择学生们较为受欢迎的相同主体的或者相同类型的文章与课文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刺激学生阅读。同时也可以选择绘本类、故事类的文章让学生们进行阅读与交谈,这样可以使小学生们对书籍产生一定的兴趣,可以调动小学生的阅读量。

  • 标签: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选文策略
  • 简介:摘要: 如今的农村初中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这些都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应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文阅读。文阅读通过将类似的多篇文章聚集在一起,以老师指导的方式进行阅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农村初中 群文阅读策略 探究
  • 简介: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地进行“革命”,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型的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正在探索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笔者就文阅读应与课程相结合进行深入地探索,力求把文阅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群文阅读 课程 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和发展,在小学教学中开展英语分级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英语教师应当善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征,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网络框架。教师还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开展针对性的分级英语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英语教学内容更好的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科学选择英语分级阅读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年级阶段开展分级英语阅读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水准。

  • 标签: 分级阅读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