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重度胸部创伤伴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此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56例重度胸部创伤伴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5%,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胸部创伤伴休克患者通常为多发伤,其病情相对较为危重,治疗难度相对较高,治疗过程中必须对其行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强化监护,对患者病情作对症处理,以此来准确把握患者的手术指征,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必须及时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以此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胸部创伤 休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对8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有效率分别为87.5%、100%、78.0%和78.9%。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短期记忆障碍、头痛头晕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且疗效较为理想,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精神障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确定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划分,每组共有患者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并对比两组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并且观察组患者INF-α、IL-2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治疗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均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3h和24h集束化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的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SOF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延缓或者逆转器官的衰竭,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治疗时机越早,病死率越低。

  • 标签: 集束化治疗 感染性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休克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急性颅脑出血并发休克患者资料78例,按照接受的治疗手段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静脉注射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P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CC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试验组CPP、MAP、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颅脑出血引起的休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以及治疗对策。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在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6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采取有效和正确的治疗方法。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生殖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因素,其中宫缩乏力占主要因素。结论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应根据原因和实际情况给予吸氧、进行止血、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术,提高患者的生存机率,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出血性休克 补充血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8例接受MECT治疗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MECT治疗中施以心理干预,采用自制“MECT治疗评估记录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在MECT治疗期间,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的认同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MECT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情绪反应,提高其对治疗的认同度和依从性。

  • 标签: 精神病治疗学 临床试验研究 心理干预 无抽搐电休克 影响
  • 简介: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亦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的物理治疗方法,在一些国家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电休克治疗(ECT).我院自2001年引进MECT治疗重性精神病,为了解其临床疗效,我们对1000例MEC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疗效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精神病 改良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 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休克治疗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56例腹泻合并重度脱水、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脱水性质及并发症类型,总结出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56例患儿等渗性脱水30例,低渗性脱水20例,高渗性脱水6例;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钠血症10例、低钙血症4例、低钾血症2例、低镁血症2例、代谢性酸中毒5例。56例患儿经静脉补液、抗休克、相应电解质补充、抗炎及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应用,全部治愈。结论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休克以等及低渗性脱水常见,诊断易确定,但治疗中应注意防、治并发症。

  • 标签: 小儿腹泻 重度脱水 休克 诊治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治疗用重症超声指导的价值。方法:2019年4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感染性休克病患9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重症超声指导法,对照组行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对比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与复苏液体量,研究组依次是(14.26±2.41)d、(17.69±1.32)d、(5972.46±150.28)ml,和对照组(13.85±2.37)d、(18.36±1.49)d、(6009.42±145.37)m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6h复苏达标率,研究组93.33%,和对照组91.1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感染性休克治疗中运用重症超声指导法,利于液体复苏量的减少,病情的控制,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临床观察 重症超声指导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O应用于重症休克治疗的方法,分析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重症休克患者100例,均行PICCO监测,其中A组50例针对性护理,B组50例常规ICU护理,回顾分析置管和住院时间等治疗恢复情况和救治效果。结果:治疗恢复速度比较,A组置管时间低于B组,A组住院时间低于B组(P<0.05);救治效果比较,A组死亡率较低,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重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针对性护理可加速恢复,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PICCO监测 针对性护理 重症休克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院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2日直至2015年1月20日,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补液法,观察组实施亚休克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量(592.15±235.10)ml、血小板计数(178.01±62.15)×109/L、血红蛋白(119.01±25.15)g/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具有显著效果,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传统补液法 亚休克疗法 院前急救 创伤性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06月-2023年06月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经随机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前者予以传统补液法,后者予以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急救72h内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72h内急救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和传统补液法相比,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 72h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值得肯定。

  • 标签: 传统补液法 亚休克疗法 院前急救 创伤性休克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