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休克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并导致急性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缺血、缺氧而产生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本文采用我中心2002-01~2002—03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64例,用纳洛酮治疗32例,常规治疗32例,经临床观察,纳洛酮治疗休克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报告如下:

  • 标签: 休克 纳洛酮
  • 简介:目的总结成批烧伤患者早期补液复苏经验.方法对1批25例烧伤中11例危重患者的现场救护和休克期的补液复苏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危重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全部治愈.结论医护人员快速前伸至事故现场救援,及时实施正确的补液复苏治疗,能有效地预防休克的发生.

  • 标签: 补液治疗 烧伤 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我科于2002年7月-2004年6月对5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尝试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为休克病人迅速打开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赢得了时间,提高了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颈外静脉 留置针 休克 治疗方法 穿刺技术 护理技术
  • 简介:在进行激烈运动后如果突然停止活动,就会造成一时性脑贫血,医学上称之为“重力性休克”。发生这种“重力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需要量急剧增加,是平常安静时的20—50倍,同时需要将大量的血液自下肢沿静脉回流到心脏,运动下肢肌肉快速的交替收缩和解松,对静脉来说好象是有一种节奏的挤压、对静脉血液回流起到重要辅助作。如果激烈运动后突然骤停站立不动,就会使下肢的血

  • 标签: 性休 静脉回流 一时性 眼前发黑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05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21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异位妊娠破裂率80.9%,出血800~1600ml,输血400~800ml,2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余19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麻醉和监护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和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休克
  • 简介:目的探讨现代ECT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人组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现代ECT与传统ECT治疗,以临床疗效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比较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现代ECT与传统ECT疗效相当,但副作用较小,对记忆无明显影响,传统ECT对记忆影响持续2周以上。结论现代ECT由于较好疗效,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可替代传统ECT治疗

  • 标签: ECT 副作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疗法治疗重性精神病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1年2~6月期间,所有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的1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600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2%,抑郁症疗效最好(100%),其次为躁狂症(90%),精神分裂症(80%),三组患者的疗效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改良电休克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性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值得精神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电休克疗法 重性精神病 疗效 发作时间 MECT
  • 简介:摘要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是休克的本质,产生炎症介质是休克的特征。因此恢复对组织细胞的供氧,使其有效的利用,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保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工作,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病因所致的休克病人,现对其护理做如下论述。

  • 标签: 休克 护理
  • 简介:我院2003-01/2005-01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烧伤面积均在50%以上。经过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和采用妥当的护理措施,病人休克复苏率明显上升,为后续的创面处理、防止感染和预防脏器并发症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积极救治打好了基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大面积烧伤病人 休克病人 护理措施 抗休克治疗 脏器并发症 烧伤面积
  • 简介:笔者的朋友拥有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近日重装系统后出现了问题,要我去帮忙。

  • 标签: 休克 笔记本电脑 重装系统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急性爆发病例除血小板减少外,还伴有血管壁的损害,出血较多,发生出血性休克。此时,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如不及时,可出现颅内出血,甚至死亡。2002年11月6日,我科收治ITP出血l例,经过抢救,患儿转危为安,病情好转,住院15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出血休克 出血性疾病 自发性出血 急救护理 止血措施
  • 简介: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为什么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在转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一体化会给转轨中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治疗》一书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深刻的分析解答了这些问题.科勒德克曾任波兰第一副总理、财政部长,被称为波兰改革的总设计师,现任波兰总统经济顾问、世界银行高级访问学者.他的论述反映了当前东欧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

  • 标签: 科勒德克 “休克疗法” 经济思想 资本市场 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方式
  • 简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每组在抢救中除了采用止血、输血、输液等相同措施外,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M,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结果:治疗组血压回升、心率降至正常、尿量和血气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时间均明显提出前,较对照组少(P〈0.01)。

  • 标签: 休克患者 高氧液 静脉输注 重度 急救 复方乳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下对循环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损伤的影响。方法3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7.5%高渗生理盐水复苏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130/0.4)复苏组,分别于开始治疗开始前、开始治疗后2h、12h、24h、48h、72h各时间检测循环内皮细胞以及检测血浆VEGF浓度。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 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得出结论充分做好治疗前准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治疗中监护和配合,加强治疗后监护,可确保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影响因素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hemorrhagicshock)是没有确切止血之前的出血性休克。有报道认为出血性休克是1-44岁年龄段的第一位死因。近二十多年来对创伤以及其后出现的心跳骤停的抢救没有太大的进步。据国际专家组的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院前的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及避免心跳骤停上。随着研究的深人,大家认识到未控制与控制出血后的出血性休克治疗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区别主要在于液体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液体治疗 HEMORRHAGIC shock) 心跳骤停 控制出血
  • 简介:休克蛋白70是一个强有力的免疫佐剂,它作为分子伴侣参与、促进和维持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并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死亡。同时又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物质保护自身。可多方面活化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面有着更好的研究前景。

  • 标签: 热休克蛋白70 肿瘤生物治疗 研究思路 抗肿瘤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