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今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素材基本都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所以陈题旧题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普通高中的教师,我们也努力迎合高考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经常在国外网站或者英语网站选取素材,提供给学生阅读与练习。本文以2015年江苏高考第30题和总统演讲的时态矛盾为例,谈谈be动词的现在完成时代替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1.学生的疑问先看看这道题目:(2015年10月仪征市高一期

  • 标签: 英语阅读理解 现在完成进行时 动词形式 discussion 现在分词 一般过去时
  • 简介:状语从句是副词性的从句,相当于副词的用法,其功能是在复合句中作状语,根据状语从句的含义,状语从句一般可以充当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从句。状语从句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语法项目,该项目又是高考必考点。

  • 标签: 状语从句 高考题 例析 词的用法 语法项目 中学阶段
  • 简介:一、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的核心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从2008年全国各类高考试题看,除考查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外,还对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 标签: 高考题 解答 诊断 高考试题 推理能力 能力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就一道有趣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审视,给出多种解法,对于启迪思路,展示数学的灵活性,固然无可厚非,但这类文章往往刻意于罗列、铺陈、形式化,热闹有余而深度不够。如果我们以实事求是之心,对于某一问题逐步深入地剖析、挖掘,使对该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升华,则其收益就会突破这一道题本身,能从源头处找到该问题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理性化。本文拟对1999年高考的一道填空题进行研究,也提出几种解法,然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题多解”。

  • 标签: 高考题 试题 数学 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
  • 简介:题目:计算.s=1/2+1/2^2+1/2^3+…+1/2^n+…(2008年广东卷理科试题)分析:初看起来,这是一道涉及数列和极限的高考,对视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解答的,然而,我们注意到:=1/2是1的一半,1/2^2=1/4是1、2的一半,1/2^3=1/8是1/4的一半……联想到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对折、对折后再对折,如此不停地反复折下去,每一次对折,纸片就缩小一半的折纸游戏如图1,为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构造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利用图形揭示的规律来计算,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仿照构造正方形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构造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每次取一半,依次进行求解,上述两种方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都能够理解.

  • 标签: 高考题 初中生 中心对称图形 高年级学生 2008年 正方形
  • 简介: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是一道推论题,查看近几年高考试题,全旧卷和地方卷采用这种方式命题的很多,如2014年北京文综卷第32题,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15题,2013年北京文综卷第30题,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3题,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30题等。

  • 标签: 高考题 教学启示 文综卷 高考试题 新课标 北京
  • 简介:题目(2014陕西卷理16)△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1)若a,b,c成等差数列,证明:sinA+sinC=2sin(A+C);(2)若a,b,c成等比数列,求cosB的最小值.本题将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与两个基本数列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是2014年陕西考题的一大亮点.

  • 标签: 高考题 思维能力 上乘之作 正弦定理 已知函数 变式
  • 简介:三角函数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变化多样,与其他知识结合紧密,历来都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高考试题的设计与教材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三角函数考题分析、研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 标签: 三角函数 高考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许多老师和同学在高三复习时喜欢做大题,忽视小题的训练。认为高考中大题占分多,而且有挑战性。殊不知在高考中.综合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题有机结合而成的。要做好大题.先要熟练掌握小题。如果一味眼睛向上.建空中楼阁。反而得不偿失。

  • 标签: 高考题 高三复习 挑战性 综合题 同学 老师
  • 简介:每年高考过后,中学教师视高考试题为珍宝,仔细品味、反复斟酌,探究试题本质,赏析试题意境,研究一题多解,思考试题蕴涵的思想方法、教学价值等,不少试题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但是笔者翻阅十几种中学数学刊物没有关于如下试题的文章,原因何在?引起笔者的思考.题目已知函数f(x)=x-ae^x(a∈R,x∈R)有两个零点x1、x2,且xl〈x2.

  • 标签: 高考题 高考试题 中学教师 探究试题 一题多解 思想方法
  • 简介:1题目呈现2题目解析本题以向量运算为切入点,以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载体,以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考查为突破口,重点考查了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向量运算、最值问题等基础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运算能力.因此,在本题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高考题 说题 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解决过程 向量运算 平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