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药房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采用药房量化式管理模式对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量化管理前后的药房管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电脑开方,药品单纯调配的方式对管理前组进行管理,采用量化管理对管理后组的药品和药房人员实施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后的药品盘点时间、误差率和相符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管理前后的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组的药品盘点时间、误差率分别低于管理前组,账物相符率高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组的总满意度为82.22%,显著低于管理后组的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房量化式管理模式,对于节省时间成本,优化药房人力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药方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患者28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2)、四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患者的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的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标签: 脓毒症 临床指标 预后 血总胆红素 红细胞压积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探讨。方法 以三维结构理论为依托,通过长期的文献研究以及德尔菲法的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询的过程中,问询分为两轮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束后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 96.34%和 99.16%,两轮的权威指数为 0.867和 0.893,协调指数分别为。 0.45和 0.36.在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括 3项一级指标, 24项二级指标以及 79项三级指标。结论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今后高血压护理工作的有序开闸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其血常规与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共计33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纳入参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常规生化检验,分析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情况。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4.45±0.87)、红细胞比积(24.57±2.13)、平均红细胞体积(97.56±2.62)和参照组的红细胞计数(4.41±0.84)、红细胞比积(24.01±2.02)、平均红细胞体积(97.13±2.53)相差无几,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白细胞技术(11.41±1.56)、血小板计数(265.21±6.57)、血红蛋白浓度(186.19±4.86)有明显差于参照组的白细胞技术(7.83±1.39)、血小板计数(185.33±4.86)、血红蛋白浓度(122.31±4.51),(P<0.05)。实验组的尿素氮和参照组相差无几,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95.87±6.97)、总胆红素(53.07±4.02)、葡萄糖(9.24±1.67)和参照组相比要差于参照组的丙氨酸转氨酶(20.42±2.86)、总胆红素(14.46±2.63)、葡萄糖(5.29±1.21),(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高血脂患者期间,由于患者自身的乳糜血会对检验指标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检验高血脂患者时,如若有乳糜血症状,需事先做好相应的处理,才能保障血常规生化检验的有效性,以便为治疗干预提供可靠数据。

  • 标签: 高血脂 乳糜血 血常规生化检验 指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方式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指标的权重确定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更高,在对其经过三轮咨询后确定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别有7个、14个、32个。结论:对于产科护士,应构建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升护士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临床核心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产科护士 核心能力 体系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皮肌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皮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的IgG、IgA、IgM以及CPR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经过组间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IgG、IgA、IgM以及CPR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热毒炽盛证以及湿热蕴结证中的指标水平均要高于其他证型的指标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临床指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皮肌炎 医辨证分型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访谈建立初始指标,邀请三甲医院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指标,经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审议确定最终指标。收集某医院2022年1月-6月指标数据验证资料收集可操作性。结果确定了包含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2项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238、0.336。某三甲医院5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结论构建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体现了呼吸内科特点。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为对象。根据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2000 mL,n=40)和常规输血组(≤2000 mL,n=40)。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大量输血组APTT、PT、TT水平高于常规输血组,FIB水平低于常规输血组(P

  • 标签: 大量输血 生化指标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对情志病的生理评估指标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对近十年来情志病的常用生理评估指标进行总结,分为生物电信号类、激素类、神经递质类等。生理评估指标真实、有效,为情志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但其测量仍存在不足,还需进一步研究及改进。

  • 标签:     情志病 生理评估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治疗期间联用急诊溶栓的最终成效及在心功能、炎性指标、心肌细胞坏死指标方面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筛选患者已确诊,并根据溶栓治疗时间分组,即:A组(发病0-1h)、B组(发病1-3h)、C组(发病3-6h),且全部STEMI患者(n=92例)均行溶栓治疗,各组纳入病例数为31例、31例、30例,比对最终成效(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坏死指标、炎性指标)。结果:(1)急诊溶栓治疗后,A组、B组、C组关于心功能指标(LVEDD、LVEF、E/A值)比对,A组居最高水平,P<0.05;(2)心肌细胞坏死指标(LDH、CK-MB、cTnT)、炎性指标(TNFα、IL-1、CRP)方面,STEMI患者有对比价值,且A组数据呈最低显示,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在心功能改善,降低炎性因子、心肌细胞坏死程度方面,可将急诊溶栓方案用于早期发病阶段,其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荐。

  • 标签: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细胞坏死指标 炎性指标 心功能 急诊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蠲痹化湿汤治疗女性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血清指标与生化指标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女性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38例)与蠲痹化湿汤治疗的观察组(38例),观察血清指标与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指标及生化指标改善好,P<0.05。结论:给予女性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蠲痹化湿汤治疗,有利于患者血清指标及生化指标的改善,值得借鉴。

  • 标签: 蠲痹化湿汤 女性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基因检测与生化指标的测定对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将其划分为NC组、IL-1β组、IL-1β+ anti-miRcon组、IL-1β+anti-miR-503-5p组,并对其实施检测,分析miR-503-5p增殖、黏附、凋亡与迁移能力。结果:与NC组比较,IL-1β组 HUVECs 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呈下降趋势,同时其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 和 VCAM-1 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与IL-1β+ anti-miR-con组比较,IL-1β+anti-miR-503-5p组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呈升高趋势,其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 和 VCAM-1 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miR-503-5p表达水平进行抑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进而延缓血管性疾病与肿瘤疾病发生、发展。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 基因检测 生化指标 血管性疾病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各3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正常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清晨空腹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的血小板指标、心肌肌钙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为18.20±4.89(%),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人员的14.35±5.14(%),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心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32.81±1.49(pg/mL)、56.80±1.17(pg/mL)、202.87±1.56(U/L),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人员的8.57±1.74(pg/mL)、14.89±1.35(pg/mL)、87.35±1.21(U/L),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差异显著,而其他血小板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比较无显著变化,因此可以根据血小板指标、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差异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风险,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血小板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病变组织169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上述5项指标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内存在HIF-1α、VEGF、MMP-13、survivin、bcl-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呈负相关;但与年龄、性别、肿块类型无关。HIF-1α、VEGF、survivin、bcl-2与临床分期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MP-13、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中央区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较周边区高,肿瘤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VEGF、survivin与bcl-2呈正相关,其余无直接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MMP-13、survivin、bcl-2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上述5项指标有望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化疗疗效的评价、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 标签: 宫颈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SURVIVIN 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