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肠癌晚期患者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给予普通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常规护理+晚期癌痛护理干预。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周期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晚期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晚期癌痛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运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顺序将其设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的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较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处于劣势,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干预,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疗效与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 常规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珍汤治疗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低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参麦注射液,观察组应用八珍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应用于治疗低血压临床疗效明显,可升高血压并减少复发现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八珍汤 低血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患者在围手术期由医务人员对其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启动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各种生活照顾,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访问及定期复查,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让患者认识到医务人员、家属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给予了心理干预,患者情感需要得到满足,焦虑抑郁水平降低,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108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先后就诊顺序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神经阻滞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29±1.28)分、对照组为(6.37±1.31)分,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VAS评分为(0.74±0.46)分、对照组为(2.57±1.45)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使用神经阻滞治疗止痛效果良好,可把患者临床病症明显改善,应推广运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神经痛 临床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4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和实验组(1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期间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88.46±9.73分)高于对照组(75.85±10.69分);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169例,96.02%)显著高于对照组(116例,6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手术期间的配合程度,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术后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探讨和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诊断为先兆流产而实施剖宫产手术治疗,2例患者因其血B-HCG水平在2000u/l以下而进行药物疗法,余患者均通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下病种切除联合子宫切口修补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患者各5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这样既有利于保证疗效,而且相对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术 临床疗效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210例患者,以是否提供优质护理干预为区别,将21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优质组为105例患者,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而剩余105分为普通组,作为对照组只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出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结果优质组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组,且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后,能有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更适合当今医疗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普外科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489例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接种后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随访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本组489例儿童在免疫接种1年后和5年后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接种5年后的抗-HBs阳性率为33.95%,明显低于免疫接种1年后的9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够获得持久、有效的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儿童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无病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无病输液的老年人90例相关数据资料。结果观察组老年人输液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后,穿刺部位疼痛者1例,没有发现穿刺针回血者和穿刺部位肿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输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8%)(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老年人无病输液过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无病输液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予以系统化工娱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工娱治疗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工娱治疗 抗精神药物 常规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生活满意度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为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72.3±11.6)、(115.3±10.4)mmHg;而对照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84.6±12.5)、(130.6±11.7)mmHg,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运用在高血压护理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控制血压,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推拿是否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针灸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56例),高于对照组的76.67%(46例),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19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术后在心理康复护理、并发症预防、疼痛护理、康复锻炼等方面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19例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无出血、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使病人获得了有效的康复。结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掌握保护关节的技巧,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老年 髋关节翻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血小板(PLT)计数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在我所血液科随机抽取100份已经参考方法确定血小板计数的标本,将其随机分为四等份后,再分别经阻抗法、光学法、荧光法及显微镜计数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进而与确定的计数值进行对比,评价四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4种血小板计数方法计数值与参考方法计数的计数值比较时发现,光学法及荧光法的计数值与参考方法的计数结果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阻抗法及显微镜计数法的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分析时可见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法及荧光法对血小板的计数较为精准,而阻抗法的计数结果较差,因此在血小板计数过程中,可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检,以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光学法 荧光法 阻抗法 显微镜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痊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观察组痊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53.3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创伤小,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38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力优化组合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科室二级管理架构,结合层级管理(护士长-区域组长)、制定岗位说明书、改变排班模式-由每天轮岗改为每月轮岗、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时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的培训、考核,落实复用物品的集中管理。结果通过人力优化组合,在落实集中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层级管理,业务范畴拓宽,临床满意度提高,器械、器具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都大幅度的增加。结论人力优化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员工素质及员工满意度,减少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员工和护士长的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力优化组合 集中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问题,总结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临床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近两年收取的23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具体使用情况,并对用药种类、联用情况、患者恢复水平等信息进行统计。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204例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使用率86.44%。其中一类切口手术131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99例,使用率75.57%;二、三类切口手术105例,78例患者使用一种抗菌药物,22例患者联用两种抗菌药物,5例患者联用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此外,99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有34起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结论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应用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师要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专业应用原则,从而有效提升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用药种类 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