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 92例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实验组, n=46)与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 n=46)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发生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重症监护患者 人性化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9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均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将两种方式护理后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等生存质量中,实验组由于常规组,护理后肌力功能恢复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双向质量 反馈护理模式 慢阻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小儿骨折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骨折患者16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80例),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设定为观察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SAS、SD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骨折患者提供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儿疾病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小儿骨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癌术后患者护理期间予以舒适护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9年11月间,以“远程随机法”的方式选取100例口腔癌患者,在术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和舒适护理(观察组,50例)。并比较2组结果(掌握健康知识情况评分、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使用对于术后的口腔癌患者作用明显,值得推广且发展前景好。

  • 标签: 口腔癌 术后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收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期间,采取循证护理方案,不仅可以避免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住院分娩16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4.29%,低于对照组的40.48%,观察组疼痛等级中0级、1级占比为46.43%、39.29%,高于对照组16.67%、26.19%,观察组2级、3级占比为9.52%、4.76%,低于对照组42.86%、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患关系、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产妇对知识知晓程度,促进机体后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60例,依照建档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意外、护理技术缺陷、责任差错)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参照组80.00%(24/30,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常规护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指导思路。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6年3月自2018年6月期间收录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协同护理的实验组病人其预后改善效果明显,遵医效果更好,SD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取协同护理联治疗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程序在PICU安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在我院进行住院医治的40例PICU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ICU患者来说,护理程序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满意度,护理效果比普通护理更好,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PICU 护理程序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和研究组(n=32,实施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分别以SAS、SDS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SAS-焦虑自定量表、SDS-抑郁自定量表评分,即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分析及护理在门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本院一共收治 102例门诊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联合应用心理分析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 ;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有下降,甲组51例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乙组 (P<0.05)。 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心理分析 护理 常规护理 门诊护理 负性情绪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技能竞赛引导下的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方法总结了历年教学经验、参考文献等,且根据护理技能竞赛的理念、特点和要求,发现学校教学和护理技能竞赛之间的差距,探究学校护理教学实践改革方案。并记录一学期结束时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的变化。结果为满足医院、学生、社会等各方面需要求,学校应以技能竞赛为标准和导向,进行科学的课程改革,并对护理实践、教学进行创新。经改革后发现,一学期结束时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的均得到显著提升,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护理技能竞赛引导下的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学校需积极探究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

  • 标签: 护理技能竞赛 护理实践 教学改革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手术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化护理对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院治疗的15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其中7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对另外78例患者实施精准化护理,为观察组,对两组休克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开展精准化护理、对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就护理质量合格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且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开展精准化护理能提升其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该种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特重度烧伤 精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急性胃炎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基础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急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禁食平均时间、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适应性评分;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禁食平均时间、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适应性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适应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改善病情,加速出院,减轻医疗负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标签: 急性胃炎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中加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疗效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常规护理模式中的效果提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3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6)以及对照组(n=16)两个组,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结果并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SAS及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均要比对照组病人要好(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施加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总体水平,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也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水平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