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正>1991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勘探基础工程处在南宁市邕江防洪堤进行钻探施工时,从20米深处的污泥中发现一枚宋代铜印。该铜印面长5.5厘米,宽5.1厘米,边高1.6厘米,直柄钮,通高4.5厘米,正面铸有篆体阳文“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记”十二字,除“兵”字受损外,铜印整体保存完好;背面右侧镌有“庆历七年”(1047年),左侧则镌“少府监铸”八字。宋代铜印在广西发现尚属首次,铸有“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记”及年号之印殊属珍贵。因此,该铜印的发现为研究宋代依智高起兵反宋前期广西的政治、军事机

  • 标签: 少府监 南宁市 北宋王朝 广西壮族自治区 铭文 宋代
  • 简介:明清时期.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至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文庙)经济碑廊内,至今保存着大量清代工商业碑刻.充分反映了这一经济盛况。这些工商业碑刻.内容涉及丝绸刺绣业、棉布洋布业、土木建筑业、杂货百货业、金融典当业、交通运输业等十八个大类。

  • 标签: 苏州碑刻 资本主义萌芽 交通运输业 明清时期 工商业 百货业
  • 简介:康熙朝后期,清政府尝试政改革,即以内务府官商承包办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获取来自日本的原,铸造新币,从而达到驱逐民间杂币的目的。内务府官商在实际的办过程中,尤其在宫廷政治的影响下,形成了王纲明等六家办的局面。政改革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官商大获其利。然而,在1715年日本长崎方面推出了限制原出口的正德新例后,办趋于困难,官商积欠累累不敷偿还,官商办难以维继,复归官办原局。在办一事上,国际局势的骤变,对康熙帝的处置策略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围绕官商亏空案,康熙帝与户部在围绕追讨官商亏空追缴问题上又起纷议。康熙帝的恣意决断,虽也有其深意考量,然其对内务府及下属官商的宽容,终不免客观造成内务府内库侵凌户部国库的恶例,它实际体现出的是清朝君主高度专制下财政在运作上的一个恶痼。

  • 标签: 康熙 长崎贸易 内务府 官商
  • 简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击败清政府和沙俄,侵略势力大举进入中国内地.为了巩固在中国的侵略地位和加强自身实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千方百计地从中国占有和掠夺矿产资源.安徽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位于南部的官山,既蕴藏丰富的铁矿和铜矿,又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交通十分便利,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在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努力,是20世纪前期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和掠夺的一个缩影,在日本侵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日本 铜官山矿 清政府 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简介:中国公学是中国的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906年2月。中国公学创办5个月之后.来了一个日后影响过毛泽东、又在思想界被毛泽东发动全国知识分子狠批的无人不晓的人——胡适。

  • 标签: 中国 公学 胡适 求学 私立大学 知识分子
  • 简介:阿鲁科尔沁旗出土的永乐七年铳跋曹永年1984年,阿鲁科尔沁旗文化馆征集到钢铁三件。这三件铁出土于该旗乌苏伊和村附近,形制基本相同,其一刻铭文如下;永乐柒年玖月□日造,显字叁仟捌佰肆拾号①。按:永乐七年(1409年)八月甲寅(十五日)丘福于胪朐河全...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明代蒙古史 兴安岭 永乐 铜铳 太宗实录
  • 简介:<正>六十年代初,在某高等学校法语教研室里,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一位中国教师在黑板上给一位共事的法籍教师留了一句话,上面写道:Mlle……,Prieredecommencerdeslemardiprochain,21mars,la4emeleconpuisquelesexercicesdela3emesonttousfinis.(signature)

  • 标签: 应用文 六十年代 法语教学 书信 中国教师 逻辑思维
  • 简介: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鞮吴氏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者而言,同样也投射了宗族集体心智和执笔者的心智,因而该书是作者及其所归属群体的文化自恋和时代挽歌。就叙事技巧而论,既有直义陈述又有转义陈述,因而必须动用直义阅读和转义阅读两种策略。

  • 标签: 直义陈述 转义陈述 写文化行为 集体表象史书写 个体历史与意识
  • 简介:火红的五月,一条重要的文化信息迅速火遍三晋大地,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那就是由楼阳生省长任编委会主任的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山西年鉴(2016)》,荣膺“中国精品年鉴”唯一省级年鉴成果,成为山西文化的一金质品牌。

  • 标签: 中国精品 年鉴编纂 热门话题 存史 年鉴工作 十年
  • 简介:体现了美国早期史研究领域的较新的发展趋势.这本论文集从小历史的角度来论述了早期美国史研究中关于个人认同的自我探索与边缘化状态的问题,并较好地弥补了大历史的缺陷,使人们从历史叙述、文本细读和语言学转向这三个方面更新了对小历史长处的认识.

  • 标签: 美国早期史 个人认同 小历史 历史叙述 文本细读 语言学转向
  • 简介:杨茂公灯是1996年4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宁县城北莲花山下清理发掘的一座砖室墓中出土、1997年10月由会宁县博物馆移交白银市群艺馆收藏的一件文物。本文根据新获灯铭文资料,重新推定杨茂公死于皇统五年(1145)正(戊寅)月初二(戊申)日,修正灯的制作年代为金皇统六年(1146)。同时,就灯铭文所记的杨茂公出生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铭文中"丁巳相乙亥月丁卯日"(即熙宁十年十月丁卯日)是不正确的,可能为宋熙宁七(甲寅)年(1074)十(乙亥)月初三(丁卯)日或熙宁十(丁巳)年十一(壬子)月二十(丁卯)日。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杨茂公墓构筑始于金皇统五年(1145),完工于皇统六年(1146),是陇右地区具有准确构筑年代的一座金代早期墓葬,对研究陇右宋金时期葬制葬俗的演变,尤其是探索北宋与金交替之际包括今会宁县在内的祖厉河流域文化面貌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杨茂公 铜灯 祖厉河流域 金代墓葬
  • 简介: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 标签: 古代铜鼓 矿料来源 铸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