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80代以来,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汉学研究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有关出版物逐年增多,水准也不断提高;汉学,对中国学者来说,不仅不再陌生,而且成为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 标签: 汉学出版物 中国 1980-1998年 学术研究 汉学研究
  • 简介:12月9日,推开厚重的木门,走进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汉语教学三百”展览正在举行。墙上12张海报图文并茂,生动再现了德国汉语教学历史上的精彩瞬间。中国驻德国教育处公参董琦对本报表示,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和青少年学习汉语,反映出他们了解中国的热切心理。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正>汉语音韵学或称声韵学,是中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韵学的创始,如果从三国魏时李登撰《声类》十卷算起,就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音韵学一向都比较富有活力,引人瞩目。随着传统“小学”不断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而独立形成和发展,它由单一的韵书编纂发展成为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分科的重要的传统学科。从本世纪初以来,我国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过程中,它以引进普通语言学理论与历史比较法为标志,系统地运用现代汉语方言材料,进行古

  • 标签: 九十年代 汉语音韵学 现代汉语 音系 方言材料 传统语言学
  • 简介:2015度,《汉语学习》在多项期刊评价中取得佳绩,相关信息如下:9月,荣选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2015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TOP50";9月,荣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3月,荣选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4版)";

  • 标签: 期刊评价 汉语学习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人民大学 复印报刊资料 学术成果评价
  • 简介:“武汉好大好热闹!高中毕业后我想到中国读大学!”昨日,韩国清州凤鸣高等学校女生徐仁惠,和13名韩国同学一起在武汉实验学校参加联欢会。在武汉度过的一周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

  • 标签: 韩国 大学 中国 汉语 高中毕业 高等学校
  • 简介: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商务印书馆和语文出版社协办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4学术年会于200410月15-17日在广西桂林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近百篇。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训诂学与古汉语词汇;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

  • 标签: 训诂学 古汉语 语词 词汇 文言文教学 中文系
  • 简介:纪念语言学家郭在贻逝世七周刘坚1992初,我给郭在贻先生的两位高弟方一新同志、王云路同志的《中古汉语读本》作序,序的末尾说:“方一新、王云路两位继承了他们师辈谨严求实的学风,这本著作证明了这一点。郭在贻先生英年早逝,朋辈无不扼腕叹息。现在读了一新...

  • 标签: 青年语言学家 疗养院 近代汉语 中古汉语 社会主义 中国语言学
  • 简介: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人口问题。本文从家庭结构与生育、非法移民和老年人口三个方面对此作了一些论述

  • 标签: 人口研究 婚姻 移民 老年人口
  • 简介:201011月5日-8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在武夷山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秘书处、厦门大学中文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联合主办。

  • 标签: 2010年 学术年会 训诂学 中国 教材语言 厦门大学
  • 简介:<正>80代应该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年代。在那10中,研究的视野开阔了,研究的面宽了,对语言事实的挖掘深了,分析方法多样化了,研究气氛浓了,内外学术交流多了。从那10公开发表出版的论著看,加强了对动词和方言语法的研究,注意了对语法歧义现象和汉语语法特点的探索,推进了虚词研究、复句研究和词类问题的研究,掀起了口语语法、汉语句型、汉语句群和汉外语法对比的研究,此外对中学教学语法系统进行了修订。从分析方法角度看,已不再单一使用句子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已被广泛采用,而且已深入到语法教学领域;变换分析正在语法研究领域里广为使用;在研究中还开始使用“格”语法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此外,有人尝试用转换生成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发展趋势 语法意义 分析方法 丰硕成果 语法分析
  • 简介:  "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自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友善"为了"和谐",看来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者可能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完成"细涛"与"大海"的机械性互动的.……

  • 标签: 中考 作杭州 友善真谛
  • 简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汉字学经历了从传统小学到现代文字学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早期代表是章太炎和唐兰二元分离的汉字工具论观点。此前,中国的小学传统是将“形音义”相结合进行研究,字形研究为本,字义研究为核心。章太炎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中说:“今日言小学者,皆似以此为经学之附属品。”他改称“小学”为“语言文字学”,这标志着汉字研究从传统的小学到现代语言学的转向。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汉字学 本位性 语言文字学 现代语言学 汉字研究
  • 简介:从课程设置上看,三级语文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习作课。翻开课本,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优美的词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突破三级作文入门关尤为重要。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小学三年级 作文 教学
  • 简介:一九九八春天,我的一位研究西方古代史的同事MikeClover——他同时是一位为钦许史华慈(BenjaminI.Schwartz)所著《中国古代思想世界》(The营农场WorldofThoughtinAncientChina)的学者——邀请史莘慈教授参与他筹备多时的“过去千的欧亚及非洲”会议。与会者还包括HeikoOberman,J.C.Heesterman,CatherineCoqueryVidrovitch等人。史莘慈在会议中所提出的论文是他在过世之前三十七天完成的最后一篇学术著作,由我在一九九九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日于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举行的会议中代为宣读。

  • 标签: 《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 史华慈 宗教思想 消费主义
  • 简介:广被世人瞩目的社会道德问题,成为国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试题(本文称A卷),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从研究和辅导申论的角度,拟对试卷进行简要分析,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考生们参考。

  • 标签: 申论 道德建设 解析 德加 中华 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