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增加肌肉力量及含量的相关生物学机制,为抗阻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6名健康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抗阻训练组(CREG,n=8),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组(HYBG,n=8),所有受试者均完成10组每组包括10次膝关节屈伸的练习,组间间歇时间为60秒,负荷约为65%IRM。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15min、30min、60min、120min、24h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浆GH、IGF-1、NE及LA的浓度。结果:与CREG比较,HY-BG受试者血浆GH水平在训练后即刻至60min显著高于CREG(P〈0.01,P〈0.05,P〈0.05,P〈0.05);HYBG受试者血乳酸水平从训练后15min至30min显著高于CREG(P〈0.05,P〈0.05);而血浆IGF-1水平与NE水平的变化趋势,HYBG和CREG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对GH和LA的影响比单纯抗阻训练更明显,且不会诱导较强的交感神经活动。这种训练手段提高肌肉力量及含量可能主要是通过提高GH分泌水平实现的。

  • 标签: 抗阻训练 电刺激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去甲肾上腺素 乳酸
  • 简介: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对该运动员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发挥及其运动水平的保持作用显著,但目前测试该能力的方法比较复杂或与乒乓球训练结合不紧密。为了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状况,找出与乒乓球练习紧密结合的测试方法,确保教练员在训练中随时了解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能力,本研究对参加2003年至2007年国家乒乓球青少年集训的部分运动员(共80名,其中女运动员40名,男运动员40名)进行了最大摄氧量、台阶试验、YoYo测试,12分钟跑等心血管功能的测试。首创了利用多球,按照一定的负荷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测试的手段,对同一批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测试手段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属于有氧运动,青少年进行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乒乓球训练,可以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提高,为成人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多球测试的方法、多球测试时运动员心率变化的规律、多球测试后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指数与其他相关测试手段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多球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都表明多球测试的手段能较好地反映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可以用于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评定。

  • 标签: 乒乓球 心血管系统 测试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踝关节内外翻肌力特征。方法:选取15名患有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为实验组,匹配15名无踝关节伤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系统对其进行踝关节内外翻肌力测试。结果:不管是向心收缩还是离心收缩,实验组踝关节内外翻肌力的相对峰值力矩都要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在外内翻峰值力矩比的比较中,两组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论是向心运动还是离心运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惠侧足的内外翻肌力都存在严重不足,明显弱于正常人,其原因可能与踝关节损伤后造成的踝关节不稳有关。

  • 标签: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内外翻肌群 等速测试
  • 简介:观察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后人体红细胞形态及变形、积聚能力的变化.在受试者以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小时后,采其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TK)、聚集指数(RCA);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测出运动后红细胞压积、变形指数、聚集指数显著增高;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状变为单侧凹陷边缘肿胀的Ⅰ型口形红细胞或凹陷加深另一侧隆起似礼帽状的Ⅱ型口形红细胞.认为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可使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压积增高,红细胞失去正常形态,变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导致有氧运动能力下降.

  • 标签: 75%VO2max强度 有氧运动 红细胞 形态 功能 变形能力
  • 简介:对冰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FMS),有助于发现专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动作障碍,改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采用问卷调查、功能动作筛查(FMS)方法,对33名冰球运动员进行伤病与功能动作筛查进行研究,从整体趋势、性别差异等方面对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进行分析讨。结果表明:冰球运动员的伤病主要集中于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和腰背部;调查冰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为13.12±4.43,低于公认的14分临界值,说明运动员潜在损伤风险较高;但总分上男女无显著差异;调查的冰球运动员的髋部、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建议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和及时进行训练后的放松,以此降低运动员损伤的风险,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

  • 标签: 冰球运动员 功能动作筛查 损伤预防
  • 简介:一年来,笔者上体育课,采用自主学习与统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 标签: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体育课 学生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 简介:阐述了体育旅游的定义与类别,对新旧发展时期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各要素之间的驱动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诠释了核心载体旅游区、链接纽带旅游廊和环境氛围旅游场域新旧时期各要素的变化及诱因。目前四川省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空间结构布局模式为全城全要素参与的模式,"核心—边缘"的发展模式,效用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 标签: 体育旅游 主体功能区 空间结构 布局模式
  • 简介: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对特战队员的功能动作和损伤部位进行筛查和统计分析,以尽早发现技术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功能性动作障碍,提出身体功能训练改进的方法和手段,为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保障日常体能训练和良好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动作筛查 特战队员 损伤预防
  • 简介: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扬静抑动”的中国式养生观念、“久坐式”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损伤已成为运动健康的最大障碍与风险。源于运动康复领域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对竞技体育领域的运动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发展历程、理念与方法特征进行探讨,并在深入探析运动健康概念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全面探究在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领域,功能性体能训练对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宽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体育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为我国现代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体能训练 运动健康 公共体育服务 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
  • 简介:为了探讨射击项目中心理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使用现场实验法分别对1名环靶和1名碟靶运动员进行瞄准时注意焦点在靶子或瞄准器的对比研究,发现环靶射击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靶子。心理与技术必须有机结合,技术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必要前提,心理是技术稳定发挥的有力保障;瞄准时注意焦点是心技结合的核心环节和其他心技结合形式的基础保证。

  • 标签: 环靶射击 碟靶射击 瞄准 注意焦点 现场实验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与分析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运动队竞教结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校体育 田径运动队 课程模式 竞教结合
  • 简介:本文采用对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作定量分析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方法,对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心室形态的功能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 标签: 速度滑冰 超声心动图 心壁厚度变化
  • 简介:以身体功能训练为基础,对学生的身体功能动作进行功能动作筛查(FMS),根据筛查结果制定功能训练计划。抽取山西省某高校60名篮球专项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日常训练中加入身体功能训练,对照组的训练采用传统的体能训练。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功能动作和运动损伤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FMS总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并且优于对照组;在运动损伤率方面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损伤率有所上升。结论:身体功能训练能够改善身体存在的运动弱链,提高身体功能水平隆低.运动桶椭的蕊.险.

  • 标签: FMS 篮球专项学生 身体功能训练
  • 简介:在低海拔地区运动员(6男2女)急进高原参加为期9天的多巴(2366m)~拉萨(3780m)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期间,对赛前(多巴,2366m)、赛中(格尔木,2807m)、赛后(拉萨,3780m)安静状态下的心脏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d、V以及TPR有所升高,HR、SV、CO、SI以及CI持续下降,赛后与赛前相比除HR、V无显著差异外,Pd、SV、C0、SI、TPR(P<0.01)以及CI(P<0.05)差异显著.认为心脏功能的降低,主要受体内水分的下降,血浆和血的容量大量减少,血粘度升高,外周阻力增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所致.建议低海拔地区运动员参加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应至少提前1周进入高原(2366m)进行适应性训练,以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肺循环功能.

  • 标签: 青藏高原 自行车拉力赛 运动员 心脏功能 循环功能 适应性训练
  • 简介:由于高尔夫球场的果岭是球场中最重要的区域,而果岭草坪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球场的运营,因此对于如何保证草坪的健康状况,并提高果岭的品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健康状况 草坪 工作原理 品质 剪草机 高尔夫球场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是否能提升散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结果显示:1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等速度素质测试指标的成绩;功能性力量训练强化了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神经与肌肉系统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各种力量肌群的工作能力,增强了传递力量和协调整体发力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各关节及其连接系统完整性训练不足的有益补充,将其融入到散打运动教学和训练中具有很高的普及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功能性力量 速度素质 散打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发展理念、健身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当今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契合我国的社会发展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随着健康中国发展理念的不断强化深入,休闲体育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共享单车作为当今新型的一种出行方式:方便出行、缓解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共享单车对于人们健康的作用却被严重忽略,发掘共享单车主功能背后的衍生功能。共享单车应以便利出行、低碳出行、健康出行为引导,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 标签: 健康 共享单车 健身 衍生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呼吸机能进行测定,了解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吸系统基本状况,为客观评定该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积累资料。方法:安静状态下采用实验法对我国单板17名运动员及沈阳体育学院非体专业学生呼吸机能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①女子实验组ERV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男女实验组深吸气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②女子实验组FVC/BMI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③男子实验组极量运动时VO,max/KG、持续运动时间及0: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子实验组VO:max、持续运动时间及0: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深呼气量、补呼气量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气功能优于吸气功能。②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肺通气及小气道通气能力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肺泡通气量。③可将ERV、IC、VO:max/KG、极量运动持续运动时间、0:Plus作为评定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运动员等级的肺功能敏感指标。

  • 标签: 单板U型场地滑雪 运动员 肺功能
  • 简介:探讨18周瑜伽运动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及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瑜伽运动前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的FEV1/FVC(%)、FEF25-75、Vmax50%显著性升高(P〈0.05),MVV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VC、FVC、FEV1等较瑜伽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2)瑜伽练习前后结果显示:受试者力竭运动后即刻的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CD8+较安静时显著性降低(P〈0.05);与瑜伽运动前对应时刻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显著性升高(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CD4+T细胞计数、CD4+/CD8+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1)18周瑜伽运动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反映肺通气功能大小气道通畅指标MVV、FEV1/FVC(%)、FEF25-75、Vmax50%,提示瑜伽运动可使呼吸时大小气道阻力减小,通畅程度增加,有利于肺通气;2)18周瑜伽运动能较好地提高女大学生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力竭运动后通过增加CD4+T细胞计数,而增加CD4+/CD8+,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瑜伽运动 肺通气 FEF25-75 CD4+ 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