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动脉患者经开颅手术处理动脉的术后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行动脉手术患者65例,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作好心理护理,加强各项护理工作,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45例,轻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3例。结论强动脉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动脉的疗效,得出结论GDC治疗动脉治疗效果好,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手术配合
  • 简介:儿童动脉是指发生于年龄〈15岁人群的动脉,其病因、流行病学特征、解剖及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后,与成人相比有诸多差异。这类动脉比较罕见,患病率占所有动脉的0.5%~4.6%。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儿童硕动脉报道的病例总数尚不足50例。因我们对儿童动脉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等知之甚少,现就这类动脉的影像及临床治疗等特点综述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诊断治疗 儿童 影像学特点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在诊断脑动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旋转DSA对80例动脉的患者进行全脑的血管造影。结果80例的脑动脉患者中常规DSA检查发现了50例,其中有26例显示动脉所供血的动脉和周围血管关系不清楚,24例动脉患者的颈显示不清,而经过旋转DSA检查后,动脉颈、体、供血血管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旋转DSA在脑动脉的检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旋转DSA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6例患者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10例,基底动脉动脉46例;其中夹层动脉20例,囊状动脉19例;梭形动脉17例。未破裂动脉20例,发生过破裂出血36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血管内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56例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随访2个月~72个月,原有症状均获明显改善。夹层动脉20例中,单纯支架置入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2例,动脉未见显影,支架位置理想,支架血流通畅;囊状动脉19例中完全栓塞17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1例;梭形动脉17例中单纯支架置入13例,双支架置入4例,体未见显影,支架位置理想,支架血流通畅。架均到达理想的预定位置,未狭窄,支架血流通畅,体未见显影;(经治疗后血管造影证实)。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为基底动脉的治疗提供了微创和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瘤 介入性 放射学 支架
  • 简介:摘要: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动脉。通过引导导管和微型线穿过血管,将栓塞物注入,以阻塞腔血流,从而促使动脉逐渐衰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动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腔血流被有效地阻塞,动脉的大小逐渐缩小。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术中可能发生导管穿透血管壁、栓塞物脱落或移位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脑梗死或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医生必须谨慎权衡利弊。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动脉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腔扩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临床分析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动脉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动脉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动脉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动脉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及效果,以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30例接受动脉夹闭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动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围术期开展规范系统的护理,记录所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所选30例患者中共计20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占比为66.67%,出现继发癫痫的患者共计8人,占比为26.67%,仅有2人出现大面积脑梗,占比为6.67%。结论:动脉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对动脉患者病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帮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ICA是多发脑部肿瘤之一,脑动脉腔出现病变,呈现出局限性异常扩大,影响到局部动脉管壁,表现为状膨出。该病易引发SAH,在所有非创伤性SAH中,病因为ICA破裂者占比达到85%。ICA多发部位为脑动脉分叉处,于前循环者占比约为85%,于后循环者约为15%。ICA病死率高,多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同时联合高质量护理,有助于提升预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树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22
  • 机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动脉破裂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的方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就诊时间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睡眠相关参数评分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显著优于一般组患者。结论:通过进行患者综合护理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栓塞治疗 肺动脉瘤破裂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夹闭术后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动脉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动脉术后患者续监测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感染的发生机会并不高,但由于外伤、手术等情况导致脑部保护环境破坏时,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一旦感染,患者往往以病情危重、发展较快、治疗时间长和预后差等为主要表现,并且病死率在10%~15%,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时诊断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颅内感染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外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扰流装置是一种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的新器械,目前已有4种不同形状和结构特点的扰流装置用于治疗动脉。本文现围绕这4种扰流装置的结构特点和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宽颈动脉瘤 分叉部动脉瘤 瘤内扰流装置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