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17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复合皮移植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头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方法设计个性化的微型扩张器,可以将其埋置在大鼠(SD大鼠28只,雄性,8~10周龄,购自空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头皮下,实验动物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扩张组和假扩组,实验组定期将生理盐水注入扩张器,对大鼠头部皮肤进行充分扩张;假扩组在大鼠头皮下埋置硅胶膜,不进行扩张。术后定期收集皮肤样品,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等组织学检测,分析观察结果,包括表皮和真皮厚度、胶原纤维排列等,并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扩张装置的注水扩张,大鼠头皮被充分扩张,面积显著增大。假扩组表皮厚度为(54.16±9.48) μm,扩张组表皮厚度增加[(73.33±10.96) μm,t=2.957,P<0.05],而扩张组真皮厚度变薄[(394.00±51.38) μm],对照组真皮厚度为(732.00±54.03) μm (t=10.14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扩张皮肤胶原束排列更紧凑,组织间隙更小。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扩张皮肤部分胶原纤维断裂,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核膜皱褶增多,细胞器数量增多。结论设计了一种微型扩张器,可埋置在大鼠头皮下,解决了大鼠扩张效率低、不稳定的问题,可用于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机制和探索新的提高扩张效率的方法。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 模型,动物 头皮扩张 扩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入院烧伤病人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形手术(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70.0%,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40.0%。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烧伤患者其皮肤会形成明显的瘢痕,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生活,而传统的植皮手术对患者伤害大,并且效果不佳,采取软组织扩张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较好的恢复患者皮肤情况,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美观,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05年至2013年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80例功能部位深度创面或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和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手术,共40例,为移植组;另一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共40例,为扩张组。术后6月观察皮肤颜色、质地、有无功能障碍等。结果两组中扩张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8.16%,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对于烧伤外科整形患者的远期效果比复合皮移植更有效,与原有皮肤的血运、色泽、质地、功能相差不大,达到理想的整形效果,但需多次扩张。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实施治疗方案。

  • 标签: 皮肤移植 复合移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异体皮 皮肤软组织扩张 修复
  • 简介:目的分析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术前静脉注射立止血措施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术前常规静滴止血敏止血和复合皮移植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修复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分别为(88.64±20.22)g、(118.23±42.23)s;对照组分别为(136.45±30.43)g、(153.46±55.52)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中,静脉注射立止血能有效减少患者创面的出血量,加快出血控制;皮肤软组织扩张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立止血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复合皮移植术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90例因烧伤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复合皮移植治疗,实验组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畅通、色泽健康、质地正常、皮肤修复面积)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扩张器外露、皮肤远端坏死、皮肤感染、刃厚皮移位、复合皮表液化、皮片感染坏死)。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对烧伤患者实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14日至2017年5月14日期间我院烧伤整形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8.12±2.36)d、创面愈合时间(12.79±1.65)d、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皮移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23例(57.5%),有效15例(3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0.0%),有效15例(37.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2.3±3.5)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18.4±4.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7.1±4.0)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24.1±5.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都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创面愈合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但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复合皮移植,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实施烧伤整形的较好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软组织扩张对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恢复血运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烧伤整形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4例烧伤整形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观察组(采取软组织扩张),各组47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恢复血运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且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中的效果较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 软组织扩张术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恢复血运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皮肤软组织扩张,对照组患者接受复合皮移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与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更短。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相比于复合皮移植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定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在腹部瘢痕整复中的扩张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部瘢痕患者,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2~51(31±12)岁,Ⅰ型瘢痕患者12例、Ⅱ型瘢痕患者8例。Ⅰ期在瘢痕两侧置入额定容量为300~600 mL的扩张器2或3枚,其中至少1枚额定容量为500 mL(作为后续观察对象)。拆线后开始注水治疗,扩张时间为4~6个月,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2.0倍后,Ⅱ期行腹部瘢痕切除+扩张器取出+局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分别测定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1.0、1.2、1.5、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扩张相应倍数(1.0、1.2、1.5、1.8、2.0倍)和相邻倍数区间(1.0~1.2、1.2~1.5、1.5~1.8、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测定术后0(即刻)、1、2、3、4、5、6个月时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3、4、5、6个月)和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0~1、1~2、2~3、3~4、4~5、5~6个月)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与扩张1.0倍[(287.6±2.2)cm2、(47.0±0.7)%]比较,扩张1.2、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315.8±2.1)、(356.1±2.8)、(384.9±1.6)、(386.2±1.5)cm2,(51.7±0.6)%、(57.2±0.6)%、(60.4±0.6)%、(60.5±0.6)%]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6.04、90.38、150.14、159.55,45.11、87.83、135.82、118.48,P<0.05);与扩张1.2倍比较,扩张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9.82、109.64、122.14,144.19、49.51、105.85,P<0.05);与扩张1.5倍比较,扩张1.8倍(t值分别为38.93、39.22,P<0.05)、2.0倍(t值分别为38.37、38.78,P<0.05)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与扩张1.8倍比较,扩张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4.72,P>0.05)。与扩张1.0~1.2倍比较,扩张1.2~1.5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增加(t=6.95,P<0.05),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89、40.75,P<0.05);与扩张1.2~1.5倍比较,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0.50、41.92,P<0.05);与扩张1.5~1.8倍比较,扩张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降低(t=32.60,P<0.05)。与术后0个月比较,术后1、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1.66、82.70、96.44、102.81、104.51、102.21,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37.37、64.64、69.40、72.46、72.6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2.29、50.00、52.67、54.76、54.62,P<0.05);与术后2个月比较,术后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2.41、60.41、70.30、65.3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52.97、59.29、69.68、64.50,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53、38.00、38.5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5.36、38.59、37.47,P<0.05);与术后4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t值分别为41.10、50.50,P>0.05)和回缩率(t值分别为48.09、5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5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和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0、9.59,P>0.05)。与术后0~1个月比较,术后1~2、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3.56、40.00、49.21、53.97、57.68,P<0.05);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37、27.72、30.16、31.67,P<0.05);与术后2~3个月比较,术后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3.73、41.31、54.10,P<0.05);与术后3~4个月比较,术后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23.60,P>0.05);与术后4~5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0,P>0.05)。结论扩张器能有效扩张腹部皮肤,从而修复腹部瘢痕畸形,注水扩张扩张器额定容量1.8倍后维持扩张1个月,可以作为Ⅱ期手术时间节点。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组织扩张装置 腹部 扩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瘢痕治疗过程中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外露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应用扩张器行皮肤扩张的患者4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扩张器外露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10例(22.22%)发生扩张器外露,其中,颈部发生率为28.57%,显著高于躯干四肢的16.67%(P<0.05);发生原因包括切口选择不当(30.00%)、手术操作不当(10.00%)、切口感染(30.00%)、血肿(10.00%)、切口张力过大(10.00%)以及囊折叠(10.00%)等。结论瘢痕治疗中头面部扩张器具有较高的外露发生率,主要受手术解剖层次、切口选择、扩张器放置等因素的影响,积极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可降低外露发生率。

  • 标签: 软组织扩张术 扩张器外露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176例眶周软组织病损患者,男79例,女97例,年龄4~53岁,病损范围1 cm×1 cm~6 cm×10 cm。术前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一期埋置扩张器,按期注水扩张;二期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眶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眼睑位置与形态,预防睑外翻;术后佩戴弹力头套3~6个月进行塑形。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176例患者埋置的扩张器容积为30~400 ml, 扩张时间1~6个月,所获扩张皮瓣大小为3 cm×3 cm~6 cm×9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出现睑裂轻度闭合不全13例,为皮肤扩张不充分所致,未影响眼睑功能,患者拒绝再次治疗;下睑外翻8例,包括术后瘢痕挛缩5例,固定皮瓣的线结脱落1例,扩张器长期牵拉使下睑支撑组织松弛2例,其中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矫正,3例未再次治疗;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缝线固定皮瓣所留凹陷在术后1~6个月内消失。结论以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在术前、中及术后分别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小或分散扩张皮瓣的回缩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睑外翻发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组织扩张 外科皮瓣 眼睑外翻 眶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研究对象40例为在我院进行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20)、B(n=20)两组,分别给予复合皮移植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创面皮肤愈合时间及血运恢复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烧伤整形治疗 复合皮移植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皮瓣修复口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器官变形的方法。方法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美容一中心收治口周软组织病损患者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3~62岁,平均24.5岁)。一期手术在邻近缺损部位埋置合适扩张器,注水扩张,二期手术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口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并固定口唇位置与形态,预防器官变形。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术前轻度唇外翻5例、中度2例、重度3例,术后轻、中度患者完全矫正,重度完全矫正1例,2例改善至轻度。术前口角移位15例,术后剩余3例。口唇变形矫正20例,占80.0%。术前无口唇变形51例,术后出现轻度唇外翻1例,口角移位2例,口唇变形预防成功48例,占94.1%。结论扩张皮瓣修复口周软组织缺损时,需多环节联合预防,可有效避免器官变形。

  • 标签: 外科皮瓣 扩张皮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器官变形 口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烧伤整形治疗中对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差异。方法:将本院收治烧伤整形患者61例纳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3月~2020年11月),开展对比性研究,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0例(复合皮移植)、观察组31例(皮肤组织扩张)。统计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差异。结果:(1)手术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创面愈合、血运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显著(P<0.05);(2)预后恢复质量: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较复合皮移植治疗烧伤整形患者优势更为显著,且预后康复安全性高,可快速恢复。

  • 标签: 烧伤整形 复合皮移植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