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时间内,选择68例我院接收的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抽取各34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为研究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压水平,rGFR、血尿素氮等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P<0.05),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压水平,血尿素氮,rGFR等水平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提高肾残余功能,远期疗效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自动化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血糖水平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治疗老年终末肾病的作用。方法 本项目开展时间为2018年11月~2020年12月,选择我院54例老年终末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2.96%),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老年终末期肾病 肾功能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终末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25例ESRD患者(GFR<10ml/min)每隔一天行血液维持性透析腹膜透析组13例,血液透析组12例,研究两组患者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PD组和HD组透析前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HD后12个月与透析前相比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6个月与透析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PD和HD的指标CD3+、CD4+、CD8+、CD4/CD8、CD16+/CD56+,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12个月之差来看,淋巴细胞减少总的差别不大,PDCD4+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多,CD8+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少,CD4/CD8下降较少,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16+/CD56+差别不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RD患者PD治疗对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比HD低,NK细胞活性降低无差别。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NK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终末肾衰竭患者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和人工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终末肾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其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胸闷以及水肿的改善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自动化腹膜透析机能够有效的提高终末肾衰竭患者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自动化腹膜透析 人工腹膜透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效果。方法本院对选择家庭护理的45例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对患者进行饮食、内瘘管、并发症、日常锻炼等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家庭护理减少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情绪良好,生活状态稳定。结论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积极的家庭护理能够改善其精神状态,有效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终末期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于终末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中实施营养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18年2月到2020年3月血液透析的100例终末肾病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50例患者。其中,乙组开展常规护理,而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加营养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MIS评分、SGA评分都小于乙组(P<0.05);甲组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评分、健康主观感受评分、社会评分、环境评分、心理评分、生理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终末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中,实施营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维持患者11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透析护理方案,干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营养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和肌层厚度。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营养护理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 2020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 88 例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4 例 ,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 ,研究 组患者以营养护理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营养评分显著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采用营养护理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 营养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营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TSF、Hb、Alb、CRP、SF-36评分、健康知识评分、营养不良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调查9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抑郁严重程度的评定。结果58例抑郁指数评分大于0.5;有59%的HD患者存在抑郁状态。结论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后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通过透析治疗躯体方面的疾病,还要兼顾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针对性地干预这些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肾疾病/治疗/并发症肾透析 抑郁症/病因学/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来探讨营养护理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20年3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6名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18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18名患者纳入作为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营养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职能、认知职能以及生理职能等来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衡量。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72.56±4.25)分、社会职能为(79.12±6.25)分,认知功能为(86.47±5.25)分、生理功能为(70.47±3.12)分,对照组为(52.23±3.89)分,而对照组的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为(56.21±3.78)分、社会职能为(58.20±5.58)分,认知功能为(69.58±4.32)分、生理功能为(52.23±3.89)分,实验组患者的在生活质量水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中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6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3例,比较每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组间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27%,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评分。

  • 标签: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异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终末肾病患者97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透析史、干体重等。采用logistics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透析史、收缩压、舒张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BPV为自变量,以各独立样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体重、ECW等数据是高BP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干体重、细胞外液总量等数据是高BPV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护理中应要求患者积极控制体重,按时进行血压监测,提高患者对BPV的重视程度。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居家血压 变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2018年 4月 -2020年 1月本院接诊且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糖尿病肾病病患 66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 2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0.0%,比对照组 15.15%高, P< 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 96.97%,比对照组 81.82%高, P< 0.05。结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采取优质护理法对终末糖尿病肾病病患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并发症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中在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高通量透析器,对其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筛选的60例终末肾病患者为班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透析治疗,实验组采取高通量透析器治疗。比较分析2组PTH、BNP、cTnT水平。结果:实验组PTH、BNP、cTnT水平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

  • 标签: 高通量透析器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46例终末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终末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终末肾病患者中死亡8例,死亡率为17.39%,其中心血管疾病4例,脑血管疾病3例,多脏器衰竭1例,死亡组患者的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低血红蛋白及低血浆白蛋白是终末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终末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胆固醇、低血红蛋白及低血浆白蛋白是终末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死亡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