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工股骨头、全髋置换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进行此类手术例数逐年上升。全髋关节置换作为髋关节严重疾病的终末治疗,因其能解除关节疼痛,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该手术创伤大,为使手术过程平稳,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感染发生,我科重视加强对人工股骨头、全髋置换的护理配合,降低了手术风险,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髋关节置换后护理,使病人尽快康复。方法通过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等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病人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髋关节置换式分类,制订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以实现康复目标,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及延长假体寿命。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前进行有效的心里护理,生理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术前应对技能训练,早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5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57-77岁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病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从而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行走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同时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预防中、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恢复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后使用不同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处理措施,观察两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8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明显要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入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都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疼痛及康复情况全髋关节置换明显优于髋关节置换的方案,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全髋置换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全髋置换治疗)和对照组(25例,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优于髋关节置换,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稳定内固定,降低并发症率,建议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置换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前者予以髋关节置换,后者行全髋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多,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10.01%较对照组23.32%低(p<0.05)。结论全髋与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股骨骨折治疗中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全髋置换康复效果优于置换,因此,临床应根据老年患者情况予以合适治疗。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背景:骨科医生在健康高龄患者髋关节囊内移位性骨折的处理意见上存在分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三种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在功能方面、临床方面以及医疗资源利用方面的结果。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化比较研究,将骨折复位内固定与骨水泥固定型双极髋关节置换以及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比较。参与研究的医生随机安排患者接受上述三种方法其中之一进行治疗或指定其接受内固定或双极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结果的评价采用髋关节分级评定问卷和EuroQol健康状态评定方法。临床结果包括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中比较了直接医疗服务费用。受试者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随机分配207例患者接受上述三种手术方法之一进行治疗,91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或双极髋关节置换治疗。各治疗组间的死亡率并无差异。内固定组的二次手术率最高,达到39%,而双极髋关节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分别为5%和9%。内固定组在术后4个月和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和EuroQol健康状态评定的得分最差,而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24个月的功能评分结果要优于另外两组。尽管内固定治疗在治疗初期的费用最低,但与其后期所产生的与髋关节疾患相关的高昂住院费用相比,这种短期内的优势就会显得相形见绌。结论:对于健康高龄患者髋关节囊内移位性骨折的治疗来说,与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相比,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及效价比更佳。全髋关节置换的长期疗效可能要优于双极髋关节置换。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详细的可信水平分级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外科治疗方法 复位内固定 移位性骨折 随机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10 月到 2016 年 10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70 例,采用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 35 例。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法,实验组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法,对比两组中出血量与术后疼痛率。 结果: 两组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 。实验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 p<0.05 的差异性。 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髋关节置换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率,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总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对19例20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经6个月至2年随访,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假体断裂,术后3个月17例恢复正常行走;仅有1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和1例发生肢体肿胀,近期效果良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总结了4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包括术前充分准备,适应性功能锻炼,术后卧位正确摆放,康复训练和并发症预防,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十分重要,是髋关节置换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22.5-2023.5期间接收的18例年龄超过60周岁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成2组,其分别是: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患者是9例)和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是9例),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关于患者的临床疗效来说,实验组是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另外,关于病患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来说,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关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选择髋关节置换疗法的临床疗效突出,与全髋关节置换进行对比其应用价值显著,存在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999年5月至2007年5月接受THA的174例(229髋)DDH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女128例,男46例,平均年龄32.6岁。分型采用Hartofilakidis分型:其中Ⅰ型(发育不良)92例(123髋);Ⅱ型(低位脱位)33例(49髋);Ⅲ型(高位脱位)49例(57髋)。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2分。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臼杯置于或接近于真臼水平。结果平均随访47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7.5分,术后并发症为8例神经损伤,其中坐骨神经2例,股神经6例,术后1年随访均完全恢复。结论成人DDH的THA难度较大,但对此类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髋发育不良 人工关节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纳入的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提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接见并推广。

  • 标签: 老年髋关节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常规内固定 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