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双动股骨头置换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采取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1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纽术后功能、疼痛、活动范围以及畸形等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纽(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与脱位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虽然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高,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双动股骨头置换

  • 标签: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不同式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23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对比患者手术指标、住院时间、Harri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62.34±10.21)min、中出血量(471.29±51.27)ml、术后引流量(138.54±15.64)ml、住院时间(15.74±4.71)d,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Harris评分(88.49±4.31)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5.65%,22/23)高于对照组(69.57%,16/23),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前准备对髋关节置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 76例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观察组进行综合术前准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较大( P<0.05)。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用综合术前准备,能有效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准备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8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由我院近两年收治,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佳,患者恢复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螺旋臼全髋关节置换(THR)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2髋)DDH患者行zweymuller螺旋臼全髋关节假体置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患髋无痛,活动度无明显受限,随访(26.0±5.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7.46±7.12)分恢复到(88.31±7.23)分,下肢平均延长(4.52±1.07)cm.结论THR是治疗DDH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需处理好髋臼骨缺损,选好假体,谨慎操作.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螺旋臼生物型假体
  • 作者: 张衍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奉新第二中医院张衍敬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髋部晚期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可达到减轻或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mith-Petersen入路切断股直肌的直头,Morre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虽显露充分、手术中损伤大,前者影响髋关节前侧稳定,后者影响髋关节后侧稳定,易导致髋关节前脱位及后脱位;Watson-Jones入路,对髋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术中显露髋关节困难;外侧前入路,只切断小部分臀中小肌肌腱及股外侧肌部分肌腱,关节稳定性破坏很小,不易引起术后脱位。此入路从髋关节外前方进入,髋关节后侧稳定,术后坐立时不易引起后脱位,此入路亦无重要血管神经,能较快地显露髋关节,向上分开小部分臀中小肌前缘及向前内侧剥离部分股外侧肌群后,显露髋关节广泛。由于此入路由髋关节外侧前方进入,创口术后易引流,不易形成血肿,对预防术后髋关节血肿继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行33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访疼痛缓解,下肢行走基本正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共计26例29髋,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根据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无感染、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坐骨神经牵拉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进行随访,20例髋部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术后跛行,经积极臀中肌锻炼后逐渐消失;2例末次随访时仍有轻度跛行,但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1cm,余均≤1cm。3例下肢延长4~5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8±6.8)分提高至(83.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成人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期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围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2例(4.00%),其中1例切口感染,1例患侧髋关节脱位,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围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动髋关节假体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初次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成功接受初次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年龄60~75岁。将髋关节置换中行双动髋关节假体手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手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5.235、2.609、7.890、3.649,P=0.001、0.012、0.001、0.001)。术前,两组关节功能力、日常生活能评分比较,P>0.05。术后1~6个月,两组关节功能力、日常生活能评分较术前升高(F=285.155 、265.243,P<0.05),且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F=123.120、150.121,P<0.05)。两组并发症如术后感染、骨水泥反应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内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741、2.069、0.351、1.017,P>0.05)。结论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初次双动髋关节假体置换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可尽早下床活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快,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骨折 髋关节 双动全髋关节假体 初次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动髋关节假体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初次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近1年内于我院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手术)和观察组(双动髋关节假体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更高(P

  • 标签: 双动全髋关节假体 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共84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统计患者随访1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内固定治疗,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积极的髋关节置换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出血量,且能利于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并发症也较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护理及其配合。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患者、手术器械、手术环境)、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手术配合、术后正确地搬运患者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周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中观察、熟练的中配合及术后正确搬运患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 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