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角膜炎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从 2017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收治的 78例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成 2组,命名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 39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对比无明显差距 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项评分,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距 P<0.05;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 7.69±2.89)天,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 12.69±4.26)天,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给予开展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可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状态 临床护理 溃疡性 护理干预 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干预用于血液透析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血液透析病患6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对于SAS和SDS评分,干预后:研究组依次是(39.15±3.64)分、(38.06±2.52)分,比对照组(45.87±1.52)分、(44.63±3.15)分低,P<0.05。结论:于血液透析中运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利于负性情绪的缓解,建议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个体化心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宫颈癌疾病与常规护理方式的临床差异 , 探讨 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 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 方法 : 筛取二〇一七 年五 月至 二〇一九 年五 月我院收治的一百名宫颈癌病患 ,按着病患的收治顺序随机进行数字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分为 A 组,编号个位数复数的为 B 组,各五十人。 A 组采取常规护理, B 组采取 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 。本次实验选取心理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癌因性疲乏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 : A 组癌因性疲乏情况较严重 。 A 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 64% , B 组病患为 100% 。 A 组心理状态改善的程度较不理想 。 结论: 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 对病患心理状态改善 有积极的作用,可以 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癌因性疲乏症状,值得在临床诊治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踝关节扭伤门诊病人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踝关节扭伤病人为研究范例,按照奇偶法分为两小组,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探讨。结果:实验组护理后,其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踝关节扭伤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并研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方式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80例ICU重症患者,分析其不良心理反应并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着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反应优良率和不良心理改善率。结果:观察组心理反应优良率高达97.50%,对照组为82.50%,且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分析ICU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并实施护理对策,可提高患者心理反应优良率和不良心理改善率。

  • 标签: ICU科室 重症患者 不良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本文为适应新形式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对重大紧急疫情造成官兵心理上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官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出现类似重大疫情部队及时调整好官兵身心状态,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重大紧急疫情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并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性基础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与负性情绪发生率。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不良情绪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晰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预后,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实验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于心理状态的效果与相关康复价值。实验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基于循证医学心理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性别数量及伤情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的改变情况,并比较组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因为实验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另一组患者,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循证医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实验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于心理状态的效果与相关康复价值。实验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基于循证医学心理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性别数量及伤情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的改变情况,并比较组间患者治疗依从性因为实验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明显优于另一组患者,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循证医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 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法),每组均为 47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以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总满意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配合运动疗法用于妊娠糖尿病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配合运动疗法。结果:经相应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指标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良心理得到了明显的缓解,SAS评分呈良好状态,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心理护理配合运动疗法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妊娠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8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手外伤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8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总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病人术后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为病人尽快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手外伤 围手术期 人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23名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性特征。结果表明空中乘务员这一特殊群体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相比,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12.38%的人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症状。空中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在精神质(P)和情绪性(N)两项因素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空中乘务员的P、N值都较高。不同年龄、工作年限的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空中乘务员 心理健康 个性特征 SCL-90自评症状量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30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30例使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73.3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x2=6.405, P< 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 3.33%,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 2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4.043, P< 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使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应用价值。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了解中国驻东非吉布提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东非吉布提某建筑公司务工人员 18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进驻吉布提第 3天,第 30天、第 90天、第 180天和第 360天 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差异。结果:驻非洲务工人员第 3天、 60天、 90天、 180天和 360天 SCL-90筛查阳性率分别为 4.30%、 7.10%、 9.30%、 18.23%和 13.71%,驻吉布提第 180天阳性率最高,且显著高于进驻第 3天( P< 0.05)、第 60天( P< 0.05)、第 90天( P< 0.05)和第 360天( P< 0.05)。驻吉布提务工人员第 3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9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18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0天( P< 0.05 , P< 0.01);第 36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和恐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60天和第 90天;但低于第 180天,呈下降趋势;恐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90天( P< 0.01)、第 180天( P< 0.01)。不同时间节点的其他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驻非洲吉布提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随其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 ] 非洲务工人员 热带沙漠气候作业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与试析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门诊收治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 n=38)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 n=38)应用基础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并发症率、积极配合率。结果研究组的负性情绪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下降,而积极配合率不断提高( P<0.05)。结论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或解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冠心病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护理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A组(n=23)、B组(n=23),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内容,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较B组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对其心理情绪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进而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抑郁症治疗中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抑郁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7月-2020年6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常规组49例(单一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和联合组49例(应用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联合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治疗中,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病症改善,强化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