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80例高龄产妇进行研究观察,并将产妇随机分组,A组(n=90)实施常规护理指导,B组(n=90)在A组条件下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高龄产妇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质量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比A组护理后的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产后抑郁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排气,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高龄 剖宫产 心理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以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用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外科患者为研究目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行为和睡眠质量。结果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是紧张、焦虑和忧郁,经过个性化的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担忧情绪,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 标签: 外科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进行血液透析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6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 标签: 老年 脑血栓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肝癌护理中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肝癌护理共72例,抽签分两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入对照组;在该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共36例。组间比较。结果两组SDS和SAS评分较各自护理前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且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焦虑及抑郁程度显著下降,作用明显,需重视。

  • 标签: 肝癌 心理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因复杂的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于2009年01月-2010年06月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皮肤科45例慢性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慢性湿疹组),对照组为与慢性湿疹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5位慢性湿疹患者家属。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10个症状因子,采用1~5级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在调查中说明测试的目的及意义,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让两组调查对象对照量表的每一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组间的差异用t检验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现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差,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等方面。心理健康状况对慢性湿疹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湿疹 问卷 心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100例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产后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50例产后给予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做统计和分析。结果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心理状态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产后抑郁心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市三家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临床护士的心理因素,提出调解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的对策。结果我市临床护士普遍存在着睡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忧郁、静脉曲张、心理失衡等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重视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积极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增强临床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对策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当前,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社会公害。毒品的非法生产、吸毒、贩毒呈现大规模上升趋势,构成对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严重威胁。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全球泛滥的毒品种类很多,吸毒者主要以吸食海洛因、大麻、冰毒、可卡因为居多。以海洛因为代表,这些毒品具有一种特殊的毒性,很容易使人产生瘾癖,使成瘾者不顾一切,无止境地寻求毒品来解决瘾癖,造成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同时带来社会问题。心理依赖也叫精神依赖,吸毒人员则称为“心瘾”或“想瘾”。结论吸毒人员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对提高海洛因依赖者治疗保持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吸毒者 心理依赖 吸毒人员 毒品问题 海洛因 身体健康 吸毒者的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30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例行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1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增生症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验组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新疆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自尊水平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作用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自尊水平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及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血糖值及妊娠结局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两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和羊水过多三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评估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GDM的血糖状况,减轻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负担,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抑郁焦虑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干预的时间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骨折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骨折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我国的护理模式已经从功能制转变为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伴随着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患者及其家属处于自我保护意识,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这无疑给医院的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关于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措施。

  • 标签: 儿科护士 心理压力 压力来源
  • 简介:摘要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其他行业要大,心理压力负荷过重导致部分妇产科护士选择离职或消极对待工作,对于妇幼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笔者就导致妇产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心理压力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日渐明显,老年患者在骨伤科所占比例增大,且因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骨折愈合慢,加之活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易出现并发症而影响愈合,制约伤后康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细致观察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反应,充分掌握其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促进骨折全面恢复十分重要。现将笔者近5年对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创伤骨科 心理护理 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心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肝硬化的患者,均符合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预防方案》中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随机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再原有药物基础上针对性的护理中心干预,回顾相关信息。结果两组的评分在护理前无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与随机组(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与随机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在行日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预感,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病情,显著改善患者的生产质量。

  • 标签: 肝硬化 护理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