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 标签: 尿激酶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溶栓 肺栓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普与瑞替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治疗,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低27.2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阿替普与瑞替普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瑞替普安全性明显高于阿替普,可优先采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探索护理干预在改善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21例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采用临床心理学方法评定其心理状况,通过对聚合性痤疮患者进行认知疗法、心理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和教育。观察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既干预前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常规模式;干预后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重度聚合性痤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提高治疗效果,增强信心,稳定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有关键作用。

  • 标签: 重度聚合性痤疮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聚合物。方法采用伊立特公司葡聚糖凝胶G-10色谱柱,玻璃柱内径1.5cm,柱长30cm。以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检测聚合物。结果本方法能准确检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聚合物,聚合物的量在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均呈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聚合物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后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脑出血后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脑出血有所好转,病情恢复平稳。结论对于脑出血后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做好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 标签: 脑出血 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复合体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在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喀什地区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119例作为试验组,非结核病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痰涂片法、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在本实验中,对200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荧光定量PCR法>培养法>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在灵敏度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法显阳性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高。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结核杆菌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方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设计三种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菌多重PCR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三种菌固定模板浓度为10-7,可将其优化为三重PCR检测试剂盒,经过相关调试,结果显示,PCR检测试剂盒扩增条件相符,能够进行同时使用。结论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具有使用便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将其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中,可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是安全检查的核心技术,值得加大研究力度。

  • 标签: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检测 试剂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中血浆游离DNA中T790M突变的效果。方法收集4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肺腺癌耐药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血浆游离DNA,分别采用ARMS法和数字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中的T790M突变情况。结果40例患者标本中数字PCR法检测到32例T790M突变阳性,ARMS发检测到27例T790M突变阳性。20例正常人标本中数字PCR和ARMS法均未检测到T790M突变。结论数字PCR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检测血浆游离DNA中T790M突变的方法。

  • 标签: 肺腺癌 数字PCR 表皮生长因子 T790M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在我院接受细菌检验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符合阴道炎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进行PCR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P<0.05);同时PCR检验法对加特纳菌和棒状杆菌的检验准确性较细菌培养法显著要高(P<0.05)。结论PCR检验法相比于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PCR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法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法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2年1月~12月治疗疑似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100例,然后进行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结果采用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6%,73%,46%,其中,PCR法和血清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培养法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法与培养法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百分率为13%,其中,中轻度感染有54例,中度感染有20例,中度感染26例。结论采用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感染情况可以及时判断出病情,使患者可以尽早得到治疗。

  • 标签: PCR法 被动凝结法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为快速准确提高对食品致病菌的检测,建立多重PCR技术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食品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同时确认该方法的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重PCR法和传统培养法对7种常见到病菌的标准菌株模拟人工污染食品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多重PCR法在FT增菌4小时、16小时后,检出率为100%;统培养法依据国标的方法和时间分离培养后,检出率为85.7%,与多重PCR法的检出率比较,两法检出率相等(P<0.05)。结论多重PCR法高效、灵敏、快速,可以和传统培养法联合运用在食源性到病菌的检没中,能更好地提检测高效率、灵敏度、准确性,能极大减轻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质量。

  • 标签: 多重PCR 分离培养 致病菌 FT增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从业人员伤寒痢疾快速筛查中采用荧光PCR技术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从业人员进行肛拭子采集,共采集粪便检测样本9000份,其中传统伤寒痢疾检测结果作为参照组,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果作为实验组,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从业人员伤寒痢疾筛查阳性结果。结果实验组沙门氏菌(1.44‰)及志贺氏菌(1.67‰)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0.44‰、0.56‰),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检测方式相比,荧光PCR技术更加方面,且特异性与灵敏性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PCR技术 从业人员 伤寒痢疾快速筛查
  • 简介:摘要联免疫试剂盒是用于检测人或动物在疫苗注射后对机体是否产生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检测数量大、稳定性高、单价低廉等优点。但是,同时它也有检测时间长、检测步骤复杂、保存条件要求高等缺点。本实验室在综合考虑联免疫试剂盒的各项优缺点之后,对检测人体的几种联免疫试剂盒从其硬件设备、反应条件、试剂成分等各方面入手,对其检测进行改进,以期为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降低成本、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提高检测率作出一些贡献。

  • 标签: 酶联免疫 ELISA 疫苗检测 改进
  • 简介:摘要建立了实用的肌酐法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将比色测定终点法改为两点法,使其适合自动分析,并节省工具。本法的线性为0~2749Μmmol/L,精密度手工操作,批内CV<3%,总CV<5%。三种分析仪的批内CV在0.34%~1.44%间,回收率99.66%~100.9%。本法(Y)和BM的试剂(X)比较Y=0.973X+10.33Μmol/L,r=0.9995。

  • 标签: 肌酐 酶法 两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水平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模组。分析大鼠血清NO合水平肝功能损害后的变化趋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衰组大鼠血清NO合水平肝功能损害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初期血清总NOS和INOS水平显著降低,这一时期NO生成减少。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NO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纤维素的临床研究,为以后低温纤维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弧菌作为研究材料,对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摄氏度,纤维素活性达到100%,纤维素的活性的最佳酸性值是5,纤维素在酸性值4-10的范围内有着很好的稳定性,活性一直都处于92%左右。结论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是属于低温纤维素,具有很强的高活性。

  • 标签: 低温纤维素酶 中温微生物 纤维弧茵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