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重症感染患者(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将其分为两组,A组(ICU治疗时间小于2天)34例,B(ICU治疗时间大于2天)31例。观察比较两组重症感染患者的乳酸水平、慢性健康系统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2.58%)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64.52%);且两组重症感染患者的乳酸水平、慢性健康系统状况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乳酸水平、慢性健康系统状况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为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 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孵育时间在ELX808酶免分析仪(美国宝特BIO-TEK)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过程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了解ELISA方法对HBsAg和抗-HCV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方法由于在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中,酶免分析仪短时间处理数张酶标反应板时,会有发生“堵车”现象,本实验分别选择不同参数的标本作为实验对照,延长ELISA方法的孵育时间,让ELISA酶标反应板在孵育室(孵育箱)中滞留相应的时间后才进入读板状态。结果孵育时间延长对阴性样本无影响,对阳性、弱阳性和质控血清都有影响,从而会影响临界值得计算和血清样本结果的判断。结论酶标反应板孵育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标准时间15分钟,否则HBsAg和抗-HCV的实验结果都将会失控。

  • 标签: 孵育时间 ELISA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收治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对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均痊愈出院,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状。结论对于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用时间护理,能够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时间护理 内分泌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在临床中对血糖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于2015年9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院行血液生化检验的72例患者,均采集其静脉血液标本(清晨空腹状态),并在采集之后1h、4h、8h进行血液生化检验,并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经过分析,血液标本放置4h、8h同1h比较,对白蛋白、三酰甘油、碱性磷性酶指标水平不会产生较大影响(P>0.05);而存放4h、8h同1h时比较,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P<0.05)。结论对于行血糖生化检验的患者而言,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对其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需要尽快进行检验,便于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糖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缩短手术接台时间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延长手术接台时间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接台时间由53分钟缩短至34分钟。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缩短手术接台时间中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1,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2。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手术接台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开出的2340份含抗菌药物的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获取患者用药情况,分析其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340份处方中,624的药方中使用了大环内酯类药物、585使用氨基糖苷类、417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71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率达到85.04%(1990/2340)。通过分析药物的PK/PD、PAE的不同,评估出最佳的给药时间。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药物的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给药间隔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一些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就我国医疗行业而言,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在医院检测中,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参考信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血常规检测 产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应用降温毯患者压疮形成及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8例应用降温毯患者按床号分为A、B两组,在应用气垫床的同时分别采取2小时、4小时翻身一次,观察患者压疮形成及降温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压疮形成无显著差异(P>0.05),降温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降温毯患者延长至4小时翻身一次,可以提高降温效果而不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降温毯 翻身 间隔时间 压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时间采集尿标本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我院门诊、住院的患者96例,对每例患者均采集晨尿和第二次晨尿两份样本进行尿沉渣分析检验。对尿沉渣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沉渣检验指标显示,白细胞、上皮细胞比较,第二次晨尿阳性例数明显高于晨尿,而变形红细胞、红细胞计数比较,第二次晨尿阳性例数明显低于晨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次晨尿不影响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某些指标的阳性率,建议用于替代晨尿作为尿检标本。

  • 标签: 尿标本 采集时间 尿沉渣检验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设备也迎来了更新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多数医院医疗设备都进行更新换代,血液检测技术逐渐发展完善,检测质量逐年提高、结果精准性大幅提升。结论血液标本的科学存放是确保其生化指标检测信息准确的关键节点,血标本存放时间的长短对生化信息指标的检测结果会影响较大。结果导致血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其对血液检验信息结果影响很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冀为广大血检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 标签: 血标本 放置时间 血液化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输液结束后对肝硬化病人在凝血功能低下的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时间来观察按压部位的效果。方法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对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对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应用不同按压的时间对这两组进行比较,传统组在输液结束后为患者按压的时间为3~5分钟,观察组在为患者输液结束后为其按压的时间大于5~10分钟,我们分别观察患者输液结束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对皮下出血的情况的观察。结果传统组皮下出血的情况和结果明显和观察组皮下出血的情况有所不同传统组出现明显的青紫和皮下淤血而观察组无明显和较少的青紫和淤血。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低下的病人输液结束后按压的时间大于5~10分钟的明显优于传统组的按压时间3~5分钟所以我们要在输液结束后按压大于5~10分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肝硬化凝血功能低下患者在输液结束后按压时间的要求,给输液后损伤的血管带来了足够充分的时间修复,有利于防止皮下青紫和淤血的发生,给今后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和时间,更加为患者保护了血管和减轻了痛苦。所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给输液的患者提前做好宣教工作给病人讲解按压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给患者做好示范更好的做好人文关怀。

  • 标签: 肝硬化 静脉输液 按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就诊时间与伤口感染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06月104例外伤患者,依据就诊时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就诊时间<2小时组)和对照组(就诊时间>2小时组)各52例,分析各组伤口感染情况和对应护理措施效果。结果就诊时间短的观察组在发生伤口感染率、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外伤后就诊时间与伤口感染间呈正相关,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有利于伤口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感染的扩大。

  • 标签: 外伤 伤口感染 就诊时间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两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方法对早期妊娠≤7周,选择再次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同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次妊娠药物流产间隔时间≤3个月者160例,间隔时间>3个月者380例,比较两组再次药物流产的结局。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失败率及流产后阴道流血量>100m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妊娠再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应大于3个月。

  • 标签: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镜末次消毒后能安全使用的时间段;方法严格标准的胃镜末次消毒,干燥保存,采集存放2小时、6小时、20小时、26小时内腔灌洗液标本35件、35件、35件、20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标本均无细菌生长;讨论按我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末次消毒胃镜,干燥保存于定期消毒的专用镜房中,26小时内直接用于患者是安全的。

  • 标签: 胃镜末次消毒 内腔染菌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后,观察氧气湿化瓶的干燥效果,以寻求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方法分别对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采用机械烘干、高压气枪+机械烘干、95%酒精+机械烘干三种方法干燥,比较各组彻底干燥所用的时间。结果3种方法分别对氧气湿化瓶干燥时间有差异,机械烘干平均用时74.4min;高压气枪+机械烘干平均用时44.7min;95%酒精+机械烘干平均用时5.15min。结论氧气湿化瓶直接进行机器干燥用时最长,效率最低,采用95%+机械干燥是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

  • 标签: 湿化瓶 干燥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标本的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17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尿沉渣检验,回顾分析患者尿液标本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清晨尿液标本检验结果与下午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在细菌、管型、结晶、上皮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检验结果方面对比,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尿液标本采集时间会对其尿沉渣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 标签: 尿标本 采集时间 尿沉渣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4℃冷藏放置、放置4h对血凝结果的影响,探讨血凝化验的标本转运规范。方法本试验随机抽取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轻症患者和门诊患者,共计120人,同一时间、同样方法,采集同一患者的2份血样标本,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其中一份入对照组,离心后立即送检,得出化验结果A;另一份入试验组,离心后4℃冷藏4h后送检,得出化验结果B,将A、B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出临床结论。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对应项目差值的95%可信区间均在临床参考值升高或降低10%以内,故均视其对临床结论判读无影响,两组的临床结论无差别。结论采取“4℃、4h”冷藏保存血样的方法可以保证血凝结果的准确、可靠,可以保证临床结论的一致。

  • 标签: 冷藏 放置时间 血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时间的长短。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30例,每例患者接受14次皮下注射,共42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注射完毕后按压时间为3分钟,实验组注射完毕后停留3~5秒拔针后再按压30秒。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后致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停留3~5秒再按压30秒即可。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按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脑外伤患者应用氨甲环酸时间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8月所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科治疗,基于时间窗来作为划分标准,分为晚期治疗组(入院后三小时内使用氨甲环酸)和早期治疗组(入院前受伤后半小时内使用氨甲环酸)。结果虽然两组患者入院时的DI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4h后的DIC评分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共有60例出现进展性颅内出血,其中早期治疗组19例,晚期治疗组41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期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的预后明显会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若能够早期应用氨甲环酸,那么必将能够降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且还可对外伤性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有效根治,对于患者的预后无疑有较好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氨甲环酸 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