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间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2

浅谈时间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周艳珍梅小敏章蓬蓬

周艳珍梅小敏章蓬蓬(浙江省永嘉县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永嘉325107)

随着时间医学的发展,多年来在我们临床护理上也发现了很多现象与生物节律有关,如我们日常测的血压、心率、呼吸、血和尿的各种成份、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各器官组织的功能物质代谢以及对致病菌的敏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等都存在生物节律变化性。时间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便更好地观察病情提高护理质量。近年来,时间护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医务人员对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治疗的最佳时间等研究较多。在临床工作中,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合理分配护理时间,使护理工作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因人而异、因病施护,提高治疗及护理水平。

1时间护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时间护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就是应用药理知识掌握时间效应的节律变化,将给药时间相应调整,既在疾病的高危期达到药物峰浓度,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1]。

1.1根据时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应根据抗生素类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情况选择给药时间。若间隔时间过长,则血药浓度下降较快,影响疗效;若间隔时间过短,则药物在体内堆积,可引起蓄积中毒。临床上需要多次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应根据一级动力学的特点以恒速恒量给药为静脉滴注或以半衰期相近似的间隔时间连续多次口服药物。经过4—6个t1/2,给药迅速和消除迅速达到平衡。血液浓度过于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或以半衰期相近似的间隔时间连续多次口服药物。因此,无论是口服、肌注、静脉给药都有必须掌握严格的给药时间,按照使用说明书中每日2次或每日3次,应按每12h1次或每8h1次来执行[2]。

1.2根据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给药

如心脏病人在3:00~4:00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比平时高4倍。若夜间给予白天同等剂量,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消炎痛早晨与黄昏给药,其血药浓度,高峰时间及吸收程度不同,黄昏给药血药浓度较低,达到峰值时间较长,耐受性好,疗效亦佳。口服利尿药宜在上午10:00左右给药,药物作用较强,生物利用度高,又不影响患者的睡眠。

1.3结合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用药

如肾上腺皮质分泌有昼夜规律性。清晨6:00~9:00时峰值最高,午夜最低。因此,把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与人体的生理节律同步化,既清晨将全日量一次给予,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取得最佳疗效。

2时间护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

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是病情的动态观察。为诊断治疗抢救和转归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要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实事求是的监测并记录。

2.1体温观察在观察、记录体温时,注意时间的选择和安排,体温一日之中16:00~20:00最高,4:00~6:00最低。目前,许多护士将16:00体温提前到13:00~14:00测,再填入16:00体温栏内。这种测温法失其科学性,且有可能忽略某些低热病人而贻误诊治。

2.2血压监测,人体血压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天中有两个峰值(10:00及18:00)和两个谷值(3:00及14:00)。在波峰时间段准确为高血压患者测血压。同时根据这一规律在血压波动高峰前给患者降血压药,以防血压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心率观察冠心病发作时间以21:00~1:00为最多,其次是6:00~12:00;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在早晨傍晚发生。护士应加强高危时间段的巡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通知医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3时间护理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学家指出:人体每天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表现为精神欣快、情绪高涨、稳定,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19:00~21:00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此段时间实施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而且这个时间医护操作少,病区环境安静,患者容易感到寂寞,实施心理护理能使其较快进入角色,促进疾病康复[3]。

4时间护理在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昼夜节律变化有数十种之多,如血中白细胞数目、血糖含量、激素分泌、各种酶的活性等在昼夜都有规律性的波动,如皮质醇的分泌高峰在清晨,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入睡不久。由于昼夜节律的缘故,采取血标本要求时间准确。如皮质醇浓度测定,要求清晨和下午2时采血,分别测定,这样方可观察激素分泌昼夜节律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4]。

5时间护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正常人的生活规律,每天清晨,当患者醒来时,应先询问其有无便意、尿液。也为我们留取标本提供方便。清晨一杯温开水可以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压粘稠度,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通利两便,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结肠有数次集团蠕动,多发生在餐后(胃、结肠和十二指肠反射)驱送粪便至结肠下段,当粪便进入直肠后,引起排便反射。护士可根据人体这种反射,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床上排便。

6时间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择时给药在临床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护士来完成,对合理的用药时间、用药的剂量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医护士必须根据中医时间节律,遵循古人提出的因时施治的用药思想,如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春宜吐,春夏宜汗,秋宜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同时根据疾病的病位不同、病性不同进行昼夜施护。如发汗解表可上午用药,以利用人体阳气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解表作用,攻下逐甩可下午用药,以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发挥药物攻下作用,滋阴养血,滋养肝肾的方药多主张黄昏,夜晚服用,因夜晚时阴气渐生而盛,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作用。

综上所述,时间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护理工作中,若能结合病人的时间节律,病理节律及药物的节律进行合理安排临床护理及用药时间,掌握疾病的发作规律进行治疗和护理,熟悉时间护理与临床工作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护理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就能使病人早日康复。深入探讨和研究时间护理是当代科学和临床医学、循证医学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今后提高科学护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时间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3):1641.

[2]章燕华,胡佩佩,胡红晓,等.时间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疗效影响的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4):164-165.

[3]李贤,金静维,牛占从,等.时间护理对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13(14):1578.

[4]俞秋云.时间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B].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