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2年期间,共计2年内收治的100例血透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引入了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通过记录护理操作情况、护理记录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等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操作规范遵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流程管理模式在血透室护理中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提升血透室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流程管理模式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 方法: 将我院五官科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的 30 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 ,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 30 名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以上两年间 30 名工作人员未出现变动。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取流程式管理模式, 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 结果: 两组经过管理后,研究组工作人员在护理文件、护理分级、消毒隔离和病区管理的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五官科的 护理管理中施行流程管理模式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并且能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该管理值得在五官科施行,同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流程管理模式 五官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 120例 2018.1~2019.12本院急救中心接收的 AMI患者进行研究,自 2019年 1月开始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 2018.1~2018.12)的 60例患者及实施后( 2019.1~2019.12)的 60例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 实施后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分别为 96.67%、 100%,高于实施前 88.33%、 91.6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AMI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能够快速抢救患者生命,大大减低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改良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采用优化流程的作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236件口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器械均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口腔器械分为两组,即118件对照组(常规流程)、118件实验组(优化流程),对比两组口腔器械的清洁、湿包率以及最终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果 实验组口腔器械清洁率以及最终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湿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集中口腔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时,对流程实施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确保口腔器械清洁率符合要求,降低湿包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清洗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我 院门诊部收治的 186 例 患者 ,通过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93 例,实施常规护理分诊) 和观察 组( 93 例,实施优化护理分诊) 。对比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分诊准确率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观察组对 满意程度和分诊准确率评价明显高于对照 组,数据差异较明显, P< 0.05。 结论: 对患 者采取 优化护理分诊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该护理疗方法具有一定使用 价值。

  • 标签: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分诊准确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理流程在ICU患者动脉血采集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取的动脉血液采集的患者80例,按照血液采集方式的不同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20例,甲组实施桡动脉血液采集;乙组实施股动脉血液采集;丙组实施肱动脉血液采集;丁组实施足背动脉血液采集。分析四组之间的动脉血液采集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且对采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丁组患者有2例出现了并发症,低于其他三组;对采集血液的满意度高达95%,也是高于其他三组数据,四组之间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ICU进行动脉血液采集的患者接受规范化护理流程干预,并且不影响血气分析的前提下,通过足背的动脉实施采集血液,可以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方便固定,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此外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ICU 动脉血采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 2019.01到 2019.11时段内收取的外来器械共 600件,以随机抓阄法纳入参照组( 300例)、管理组( 300例)。即参照组为传统器械管理,管理组为器械 8S管理模式,比较器械质量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参照组器械质量合格率较低于管理组,即 91.67%< 96.67%,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管理组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过程中, 8S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可提高器械质量合格率,还可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自我评价和满意度,应引起重视。

  • 标签: 8S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全流程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手术器械清洗流程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验需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查找 我院 消毒供应中心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0 月的常规清洗流程和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的 标准化清洗流程, 这两种方式清洗出的手术器械的无菌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常规清洗流程为对照组, 标准化清洗流程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的无菌合格率为 97.39% ,对照组为 83.91 %, 观察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器械用于手术后医院感染率 为 1.15% ,对照组为 11.48 %,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清洗流程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增大检测合格几率,降低医院因手术器械而引发的感染率 ,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为医院控制感染率提供有效手段, 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清洗流程 手术器械 无菌合格率 感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联合序贯评估病情,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准备时间、接诊时间、入院至开始抢救时间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抢救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联合序贯评估病情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救治时间,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序贯评估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流程与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数)和细致化护理组(双数)。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细致化护理组24例给予细致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细致化护理组急救流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被抢救后24h生命体征水平较对照组更平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救流程 生命体征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痛中心2019年2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30例患者行急诊常规护理流程(即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30例患者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等待时间、急诊确诊耗时、急诊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7%)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诊 绿色通道 护理流程 主动脉夹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态势分析法主要是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救治的方法,是当前医疗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态势分析法与一般的急救护理方法有相应的区别,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态势分析法联合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救护理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对这个分析法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主要通过对福利医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急性护理流程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对比,从而能够了解态势分析法在急救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态势分析法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能够得到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 标签: 态势分析法 联合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过程,实施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时间为2020年1-12月,选取患者均为本院收治的重症病患,共计72例,依据随机数表以1/1形式均分72例患者为2组,A组予以常规重症护理,B组予以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护理效率、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对比,B组患者抢救平均用时及参与抢救护士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B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护理管理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平台构建新的胸痛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胸痛急诊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下的胸痛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抢救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明显用时更短(P<0.05);并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平台构建下的胸痛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信息化平台 急诊护理流程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无缝隙对接护理提升急诊消化内镜护理效果的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 2018.11 至 2019.07 时段内我本科室收治的急诊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共 85 例,划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对接组( 43 例)。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模式,对接组为无缝隙对接护理模式,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但对接组改善幅度较大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对接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33% ,对照组为 14.28%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诊消化内镜治疗患者,无缝隙对接护理模式既可改善机体心理状态,还可预防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急诊 消化内镜 心理状态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凌琳初飞,作为知名的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核磁加速器业务线负责人,长期以来致力于国际前沿肿瘤治疗科技与方案在中国的落地,使中国广大肿瘤患者受益。记者今天有幸采访到这位放射治疗产品解决方案专家,在专访中,初飞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的癌情,我国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已超过482万例。初飞表示,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也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其通过高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组织,实现杀灭肿瘤的效果。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就像一把“隐形刀”,穿过体表,到达肿瘤组织。放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尽可能增加对肿瘤组织杀伤力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应用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对患者痛苦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3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各67例。结果:研究组麻醉前收缩压、心率以及术后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护理 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
  • 简介: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首次在武汉发现,影响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大,同时也在向世界各国蔓延,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在疫情面前,全国医护人员犹如一头雄狮,第一批冲在前方,而麻醉科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科室团队宏壮,各岗员工庞杂,负责全院急诊,限期,择期手术的麻醉实施,疑似危重病例的麻醉处理抢救,协助医院其他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手术前访视,手术后访视,转运患者等工作。突发事情多,高风险,在全院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疫情,麻醉科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直接与患者呼吸道接触,插管,拔管。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1] 。我院为进一步做好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各手术科室合理控制手术量,按照手术指征安排手术,非急危重症手术建议延后择期进行,延后前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不能擅自停止治疗或手术。手术科室严格做好感染筛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史,是否有咳嗽,乏力和腹泻等症状,进食接触野生物史,近期接触人群中是否有确诊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有无发热,测量患者体温,择期手术患者必须进行肺部 CT检查,根据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诊断标准进行严格筛查。科室领导,对本科室人员及护工进行分组进行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应急措施及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流程进行模拟,培训,学习及健康宣教。

  • 标签: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 应急管理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