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正>朝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在全国有1920597人;在辽宁省有230378人,占全国总数12%;在沈阳市有83329人,占辽宁省总数36%。可见,沈阳市是全国、辽宁省朝鲜族人口较多的城市。

  • 标签: 朝鲜族 沈阳地区 洪区 朝鲜族人口 朝鲜族人民 朝鲜人
  • 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图书馆是广西最大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至今收藏中外文献260万多册,其中古籍11万多册,被誉为“八桂学府,壮乡书城”。2010年,广西文化厅、广西古籍保护中心编印了《第一批广西壮族白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广西共有6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籍名录,4家收藏单位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标签: 广西图书馆 古籍 述略 珍本 公共图书馆 广西壮族
  • 简介:<正>中华民国史是史学领域里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近十年来取得的进展最为迅速显著。就这些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进展作一述评,对于交流信息,推动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从总貌方面作概略的勾勒。因内容繁富,而篇幅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文中如有不准确不恰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记 研究工作 中华民国时期 学术活动
  • 简介: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 标签: 俞樾 春在堂诗编 稿本 未刊诗
  • 简介:<正>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锡伯族有83,629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辽宁。新疆有27,364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32.7%,辽宁有49,398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59.1%。在辽宁锡伯族人口中,沈阳锡伯族人口有27.280人,占辽宁锡伯族人口56.6%。沈阳地区是我国锡伯族人口最集聚的地方。

  • 标签: 辽宁锡伯族 盛京 沈阳地区 锡伯族人 姓氏 宗谱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华热地区的藏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华热地区藏族婚姻习俗中蕴含着的区域风土、社会特点、生活情趣、道德意识和民俗特征.

  • 标签: 婚姻习俗 藏族 民俗 述略 独特 民族特色
  • 简介: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出土了大量的简帛书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孔壁和汲郡。凡《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都有所发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原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献对我们重新认识传世文献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已出土的主要简帛书籍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相应列出,对其内容及学术流派作了筒略的介绍。

  • 标签: 出土 简帛文献 分类
  • 简介:<正>明代中期从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发端,出现了许多折数在一折到三折之间,篇幅短小的戏剧形式——短剧①。短剧产生后,除少量作品独立存在,多以集合成组的方式出现,"组剧"俨然成为短剧的衍生形态。本文即从"组剧"的角度出发,梳理明清短剧中存在的组剧作品,展示其发展演变的概况,并从中发见短剧作家以集合成组的方式进行创作的意图、苦心及其所达到的互文的审美效果。一、组剧之界定近人首先就剧作合集加以论述者为张全恭,他在所著《明代的南杂剧》中提出"套剧"

  • 标签: 中山狼院本 南杂剧 明代中期 戏剧形式 青溪笑 大雅堂乐府
  • 简介:贵州自改土归流政策推行以来,各族劳动人民长期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地主、土司、土目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鸦片战争失败后,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和大量的赔款,其负担转嫁到了中国人民头上,这对于贫苦的贵州各族农民来说,更是敲骨吸髓、雪上加霜。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贵州各族农民终于揭竿而起,爆发了震撼清王朝的贵州农民咸同年间大起义。

  • 标签: 贵州 咸同苗族农民大起义 清代 中国古代史
  • 简介:老的沙乃元朝末帝顺帝的母舅,出于哈刺鲁部族。他以皇戚身份入仕,任职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他改革弊政,加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最终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生。

  • 标签: 述略 元代 有所作为 任职期间 政治环境 利益集团
  • 简介:20世纪30、40年代,近代中国传统的银行保人制度在上海银行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以“特种现金保证办法”为核心的新制度出台后一度好评如潮,但最终却宣告失败。这一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金融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 标签: 保人制度 上海银行公会 中国金融现代化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志的缘起、发展及作用,以及贵州省各公共藏书单位庋藏本省历代方志的收藏概况。

  • 标签: 贵州省 庋藏 地方志
  • 简介:自东汉之后,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史学日益受到重视,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这些都表明史学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 标签: 史学 纂修 史书 朝廷 史馆 明史
  • 简介:居延汉简习字简的内容主要包括文书用字和字书简两种;其形式主要有重复正文中的某些字或在废弃简上习字;它的载体主要是以不定期文书为主。

  • 标签: 居延汉简 习字简 形式
  • 简介:民国前期的花定榷运局对民国初期宁夏及其周边的食盐产销.当代著述颇多附会.尤其发表于网上的文章,错误百出。其主要原因是档案散失.作者没有查到可靠资料。

  • 标签: 食盐 宁夏 史述 运销 开采 民国前期
  • 简介:藏医学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蒙昧阶段、奠基阶段、争鸣阶段、繁荣阶段和新生阶段等几个演进过程。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藏医学尚处于没有理论指导的朴素蒙昧时期。藏族先民信奉苯教,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多是通过借助巫师占卜实现对疾病的控制的,他们相信魔怪、妖精、瘟疫、厉鬼等会给人带来疾患。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人学会利用热酥油止血,

  • 标签: 拉卜楞寺 医学院 述略 奠基阶段 演进过程 吐蕃王朝
  • 简介:孙奇逢是唯一收入《明儒学案》,复又收入《清儒学案》的明清之际学者,全祖望将之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徐世昌编纂《清儒学案》,以《夏峰学案》为开卷首案,除遵循于《凡例》外,也是对孙奇逢学术的表彰和推崇。而就《夏峰学案》的纂修言之,其渊源则始于1914年徐世昌所倡修的《大清畿辅先哲传》及稍后的《大清畿辅书征》。同时,此二书的编纂也为《清儒学案》的纂修,特别是与畿辅人物相关的学案的纂修,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因此,从《先哲传》《书征》,到《晚晴簃诗汇》,再到《清儒学案》,于徐世昌的清代学术著作编纂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以《夏峰学案》的纂修为中心,借此探讨《清儒学案》各案纂修情形之一端。

  • 标签: 孙奇逢 《大清畿辅先哲传》 《清儒学案》 徐世昌
  • 简介:书院是古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或称书屋、书斋、书堂等。古代福建书院发展历程,与福建经济、教育的发展同步。据目前所见文献记载。福建之书院,始于唐代,直到清末,福建历代所建主要书院(不计正音书院)共近750所。

  • 标签: 书院发展 福建省 历代 述略 福建经济 文献记载
  • 简介:<正>《蒙古述略》(蒙汉文合璧)一书含《蒙古述略》和《蒙古史》二部古籍。该书写于1942年,它是一部概括性的蒙古编年史和征战史,记述了公元前425年至公元1912年间的蒙古历史事件。本书在内容上虽与其它编年史大体相同,但其中记载了许多一般蒙、汉文史籍中所未见的珍贵片断,可相互参证。

  • 标签: 蒙古史 述略 编年史 概括性 历史事件 出版
  • 简介:本文借助文献史料对民国时期大通煤矿的发展状况作了较系统的概述.

  • 标签: 民国 大通煤矿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