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明、清时代的广府学宫(故址在今文德北路,从市一宫到市13中的广阔地带)建有仰高祠(约在今马路71号附近),该祠被毁已有80多年,由于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巨人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沾上边而名闻后世。

  • 标签: 万木草堂 今文 康有为 述略 近代中国 时代
  • 简介:九、关于在台湾与旧属杂谈组阁困惑与历史往事之记载:阎1950年2月5日记:“耿代表禹堂(耿誓)云:国事重于省事,担任行政院长较在太原成仁效用大。答曰:我第三次到溪口时,介公向我说,省事小,国事大,万勿回并,我俩同德邻共挽危局,是最理想的。他送我上飞机时,恳切地说:务请以国事为重,我故未能早回,但我回意未绝。广东全体中委欲我到广州一行,原拟到广州一行后,即返太原,但尚未起行,而太原机场即不能降落,我回意始断。今恐个人之义失。而国事无为,我觉得有偏于感情。”

  • 标签: 台湾省 阎锡山 国事 广州市 生平事迹
  • 简介:<正>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西南流经甘肃两当、徽县,又入陕西略阳县,与西汉水汇。南流经宁羌县入四川之广元境,纳白龙江,是为上游。然后继续南流,会渠江、涪江诸流,经四川阆中、南部、合川、重庆入于长江,成为四川境内之巨川。自古以来,嘉陵江就担负着陕、甘物资南运四川及四川物资

  • 标签: 嘉陵江上游 航运 四川 陕西凤县 陕西略阳 西汉水
  • 简介:今年6月14日,蒲江县城东8公里之天华镇公议村8组发现唐碑1通。该碑原在天齐院(王家祠),“文革”中被抬去砌扬波堰堰口。埋于地下2米深处,最近,洪水冲垮堰口。公议村文物保护管理组杨光中、罗家均、周文辉等人发现,使此碑重见天日。此碑长1.94米、宽84.5厘米,厚16.5厘米,为灌县青石刻成。重达千斤,请8位青年农民才抬回公议村。

  • 标签: 蒲江县 天齐院 公议村 中国
  • 简介: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以后,即迅速建立起殖民地性质的新闻事业系统,对新闻出版予以严格统制,防遏一切不利于其殖民统治的思想言论,肆意传播其法西斯侵略主义,蒙骗沦陷区人民.

  • 标签: 华北 新闻事业 日本侵略军 法西斯侵略主义 管理体制
  • 简介:南京博物院入藏的清初重锤坠力天文钟表,是以坠力动源取代水、沙动源的一种新型天文钟表。探析坠力天文钟表的动源、擒纵调速机构、字盘显示、报时方法和制作年代,为研究明末清初的钟表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重锤坠力天文钟 擒纵机构 字盘显示 报时方法 结构原理
  • 简介: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劳动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洛阳,曾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朝代的都城。

  • 标签: 洛阳 东周 曹魏 都城 后晋 北魏
  • 简介:青海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但同时又保留某些古老的信仰文化,有的甚至遗传至今.本文就此进行了概略的记述,从飨读者.

  • 标签: 膏海蒙古族 信仰 文化
  • 简介:大象与元代结缘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对于大象的喜爱远超过以往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其时不仅有'贡象'制度,甚至出现御用'象舆'这样独特的宫廷景观。'象舆'在元朝一直作为巡幸两都的车舆形式,以此彰显元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元代大象主要来源于南方诸国的供奉,随着诸国国力的衰微,入贡大象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 标签: 元代 大象 象舆 入贡
  • 简介:<正>朝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在全国有1920597人;在辽宁省有230378人,占全国总数12%;在沈阳市有83329人,占辽宁省总数36%。可见,沈阳市是全国、辽宁省朝鲜族人口较多的城市。

  • 标签: 朝鲜族 沈阳地区 洪区 朝鲜族人口 朝鲜族人民 朝鲜人
  • 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图书馆是广西最大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至今收藏中外文献260万多册,其中古籍11万多册,被誉为“八桂学府,壮乡书城”。2010年,广西文化厅、广西古籍保护中心编印了《第一批广西壮族白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广西共有6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籍名录,4家收藏单位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标签: 广西图书馆 古籍 述略 珍本 公共图书馆 广西壮族
  • 简介:<正>中华民国史是史学领域里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近十年来取得的进展最为迅速显著。就这些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进展作一述评,对于交流信息,推动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从总貌方面作概略的勾勒。因内容繁富,而篇幅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文中如有不准确不恰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记 研究工作 中华民国时期 学术活动
  • 简介: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 标签: 俞樾 春在堂诗编 稿本 未刊诗
  • 简介:彭州历史悠久,是古蜀先民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经过历代的开拓,使这块沃土宝地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山川秀丽,物产富饶,商贾繁盛,被誉为“蜀中膏腴之地”。建筑于地面和埋藏于地下的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尤其是记诸于文献和出土古钱币和银锭窖藏,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特别突出,引人注目。笔者爱好古钱币,在职时曾涉足文物工作,多次到过出土钱币现场考察,感受颇深。

  • 标签: 彭州 钱币 银锭 窖藏 考古学
  • 简介:<正>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锡伯族有83,629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辽宁。新疆有27,364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32.7%,辽宁有49,398人,占锡伯族总人口的59.1%。在辽宁锡伯族人口中,沈阳锡伯族人口有27.280人,占辽宁锡伯族人口56.6%。沈阳地区是我国锡伯族人口最集聚的地方。

  • 标签: 辽宁锡伯族 盛京 沈阳地区 锡伯族人 姓氏 宗谱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华热地区的藏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华热地区藏族婚姻习俗中蕴含着的区域风土、社会特点、生活情趣、道德意识和民俗特征.

  • 标签: 婚姻习俗 藏族 民俗 述略 独特 民族特色
  • 简介: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出土了大量的简帛书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孔壁和汲郡。凡《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都有所发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原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献对我们重新认识传世文献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已出土的主要简帛书籍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相应列出,对其内容及学术流派作了筒略的介绍。

  • 标签: 出土 简帛文献 分类
  • 简介:<正>明代中期从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发端,出现了许多折数在一折到三折之间,篇幅短小的戏剧形式——短剧①。短剧产生后,除少量作品独立存在,多以集合成组的方式出现,"组剧"俨然成为短剧的衍生形态。本文即从"组剧"的角度出发,梳理明清短剧中存在的组剧作品,展示其发展演变的概况,并从中发见短剧作家以集合成组的方式进行创作的意图、苦心及其所达到的互文的审美效果。一、组剧之界定近人首先就剧作合集加以论述者为张全恭,他在所著《明代的南杂剧》中提出"套剧"

  • 标签: 中山狼院本 南杂剧 明代中期 戏剧形式 青溪笑 大雅堂乐府
  • 简介:贵州自改土归流政策推行以来,各族劳动人民长期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地主、土司、土目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鸦片战争失败后,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和大量的赔款,其负担转嫁到了中国人民头上,这对于贫苦的贵州各族农民来说,更是敲骨吸髓、雪上加霜。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贵州各族农民终于揭竿而起,爆发了震撼清王朝的贵州农民咸同年间大起义。

  • 标签: 贵州 咸同苗族农民大起义 清代 中国古代史
  • 简介:老的沙乃元朝末帝顺帝的母舅,出于哈刺鲁部族。他以皇戚身份入仕,任职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他改革弊政,加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最终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生。

  • 标签: 述略 元代 有所作为 任职期间 政治环境 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