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行业的人们同时经历了职业层面、个人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悲伤。Lucy Selman认为需要转变态度来更好地获取支持,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并且使面对死亡成为一种不那么孤独的体验。医生的坦诚态度以及愿意展示自己的脆弱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 作者: 饶跃峰 廖争青 叶子奇 杨琛 沈朋 钱永平 王红妹 张沂平 卢丽琴 冯智英 卢晓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杭州市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杭州市 310003 长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杭州市 31000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杭州市 31001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杭州市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杭州市 310003,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杭州市 310058,中国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癌规范化治疗评估量表(CP-STAS)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医院癌规范化治疗提供简洁、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文献查询及专家访谈形成量表条目池,最终量表经过专家咨询、预调查、正式调查后形成。利用CP-STAS量表对2019年2月至2019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科室癌患者病程记录进行评价,考察该量表信效度情况并进行项目分析、同质性检验等。结果正式调查中共计评估患者病历200份,采用Levene法F检验显示量表总分的低分组和高分组有显著性差异,量表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同质性检验显示除条目11外,其他各条目与总分均有良好相关性;测量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为0.739,说明量表的信度非常可观;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取4个公共因子解释量表的结构效度,可解释总方差的58.888%,14个条目在其主因子上的负荷均大于0.4,说明量表结构效度佳。结论本文提出的癌规范化治疗评估量表(CP-STAS)用于评价癌治疗工作是否规范化的信效度较好,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癌痛 量表开发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癌是肿瘤患者最具痛苦的症状和疾病之一,规范化癌治疗可缓解80%以上的疼痛,但难治性或顽固性癌、爆发痛仍然困扰着患者和医护人员。癌本身是一类疾病,疼痛科是癌治疗的主要科室,在癌诊断和治疗方面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癌病因和机制的诊断、疼痛内涵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方面,疼痛科具有专业特色的微创与介入技术,镇痛药物与辅助药物联合,多靶点、多模式以及综合治疗等各个方面独具优势和特色。

  • 标签: 癌症疼痛 疼痛,顽固性 疼痛科 诊断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特异性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 (eIF2α)去磷酸化抑制剂(Salubrinal)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8~10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9):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组(NP组)和不同剂量Salubrinal组(S1组、S2组、S3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模型。于CCI术后第4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鞘内注射37.5 μmol Salubrinal 10 μl(S1组)、15 μl(S2组)、20 μl(S3组),Sham组和NP注射5% DMSO+生理盐水20 μl,连续给药10 d,1次/d。于CCI术前1 d、术后1、3、5、7、10和14 d(鞘内给药后1 h)时测定术侧足机械缩足反应(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CCI术后第14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背根神经节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IP、eIF2α、p-eIF2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BIP、p-eIF2α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NP组CCI术后各时点MWT降低,TWL缩短,BIP和p-eIF2α表达上调,p-eIF2α/eIF2α比值升高(P<0.05)。与NP组比较,S1组p-eIF2α表达下调,p-eIF2α/eIF2α比值降低(P<0.05),各时点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组和S3组CCI术后5~14 d MWT升高,TWL延长,BIP和p-eIF2α表达下调,p-eIF2α/eIF2α比值降低(P<0.05),DRG神经元形态结构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鞘内注射Salubrinal可能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

  • 标签: 桂皮酸盐类 神经痛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对骨癌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1)将7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n=12),后4组大鼠以胫骨骨髓腔中注射SHZ-88乳腺癌细胞方式构建骨癌模型,后3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后第15~21天给予1.2、2.4、3.6个神经妥乐平单位(NU)的神经妥乐平1次/d、连续7 d的腹腔注射。分别于建模后第0、5、7、10、14、17、21天时检测各组大鼠建模侧后肢的机械阈值;于建模后第21天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中5-羟色胺7(5-HT7)受体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大鼠vlPAG中5-HT7受体蛋白的表达。(2)将同批次建模后第21天的24只骨癌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癌组、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腹腔注射3.6个NU的神经妥乐平)及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SB-269970组(vlPAG中微量注射特异性5-HT7受体拮抗剂SB-269970 30 min后再腹腔注射3.6单位的神经妥乐平)(n=8),分别于神经妥乐平注射后0、15、30、45、60 min时检测各组大鼠建模侧后肢的机械阈值。结果(1)建模后第17、21天时,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大鼠建模侧后肢的机械阈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第21天时,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大鼠vlPAG中5-HT7受体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妥乐平注射后15、30、45、60 min时,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SB-269970组大鼠建模侧后肢的机械阈值均明显高于骨癌组,但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SB-269970组均明显低于骨癌+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PAG中5-HT7受体的激活介入了神经妥乐平对骨癌的镇痛作用。

  • 标签: 骨癌痛 神经妥乐平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5-羟色胺7受体
  • 作者: 费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泾县中医院,安徽 宣城2425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对胃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联合葫芦炙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胃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参照组5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4例接受优质护理联合葫芦炙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适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胃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联合葫芦炙干预,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不适症状更快消失。

  • 标签: 胃脘痛;优质护理;葫芦炙;干预效果;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癌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结构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控制障碍、疼痛自我效能以及生命质量。结果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癌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改善生命质量,对患者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结构化健康教育 癌症疼痛 疼痛管理 疼痛控制障碍
  • 简介:摘要纤维肌综合征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抑郁症是其常共病的精神疾病。由于纤维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抑郁症与纤维肌综合征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 标签: 抑郁症 纤维肌痛综合征 文拉法辛 普瑞巴林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据,参考《癌患者护理指引专家共识(2017年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小组会议法和预调查,形成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10月选取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77例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邀请5名专家对内容效度进行评定。采用临界比值法、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内容效度指数、内部一致性信度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包括疼痛信息需求、用药指导需求、出院指导需求、居家指导需求、社会心理需求5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7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 811.075(P<0.001),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926%。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4,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结论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快速、有针对性地评估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标签: 肿瘤 疼痛 健康教育 需求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及宫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准确评估颈椎间盘形态改变,反映慢性疼痛引起的大脑、脊髓结构与功能的细微变化,为神经病理学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提供依据。作者主要综述多模态MRI(常规MRI、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磁共振波谱)在颈椎病慢性疼痛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标签: 颈椎病 慢性疼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减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自然分娩的2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无创分娩镇痛仪进行阵痛,并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对产妇无创阵痛效果评价,VAS评分>4分为阵痛效果不佳组87例,VAS评分<4分为阵痛效果良好组193例。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产次、妊娠期合并症、产程疲劳是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合并症(OR=11.358,95%CI =2.824-45.677)、产程疲劳(OR=11.245,95%CI =1.007-1.235)与分娩镇痛效果存在正相关,产次(OR=0.089,95%CI=0.028-0.285)与分娩镇痛效果存在负相关。结论产次、妊娠合并症以及产程疲劳是自然分娩产妇减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自然分娩中,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镇痛效果。

  • 标签: 自然分娩产妇 分娩减痛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妊娠期合并症 产前饮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颈内动脉瘤病例,患者首诊主诉咽,初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完善咽部增强CT后诊断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瘤。于血管外科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随访30个月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脊髓Rac1信号通路在大鼠骨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64只,8~10周龄,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8)、骨癌组(BCP组,n=40)、骨癌+生理盐水组(BCP+Veh组,n=8)和骨癌+NSC23766组(BCP+NSC组,n=8)。BCP组、BCP+Veh组和BCP+NSC组右侧胫骨骨髓腔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5 μl(1×105个/μl),S组注射5 μl灭活肿瘤细胞;于骨癌造模后9、10和11 d,BCP+NSC组鞘内注射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5 μg/5 μl,1次/d),BCP+Veh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 μl,1次/d);于乳腺癌细胞注射前1 d(T0)和注射后3、5、7、14和21 d(T1-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MWT)。BCP组于造模后各时点MWT测定后、S组、BCP+Veh组和BCP+NSC组于最后1次MWT测定后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Rac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ac1、GTP-Rac1、PAK1和p-PAK1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BCP组、BCP+Veh组和BCP+NSC组T3-5时MWT降低,BCP组T3-5时脊髓GTP-Rac1和p-PAK1表达上调(P<0.05);与BCP+Veh组比较,BCP+NSC组T4,5时MWT升高,脊髓GTP-Rac1和p-PAK1表达下调(P<0.05)。结论脊髓Rac1信号通路参与了大鼠骨癌的维持。

  • 标签: GTP磷酸水解酶类 脊髓 骨肿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模式在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7年8~12月肿瘤科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楼层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Teach-back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癌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癌知识掌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模式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患有效沟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护理干预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了其镇痛效果,提高了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患者 健康教育 Teach-back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及宫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药倒模疗法对湿热瘀型慢性盆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湿热瘀型慢性盆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6例,年龄(34.5±3.3)岁,内服自拟炎五方合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试验组36例,年龄(34.1±4.2)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倒模疗法。2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89%(2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85.52±2.47)分比(71.66±3.54)分,活动能力:(86.23±2.05)分比(75.32±1.22)分,自理能力:(90.19±2.36)分比(76.32±2.43)分,健康水平:(87.44±1.68)分比(75.29±1.41)分,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压痛消失时间、附件区压痛消失时间、腰骶部酸痛下坠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分别为(5.18±1.13)d比(7.46±0.72)d、(7.96±0.19)d比(9.63±0.83)、(10.08±0.44)d比(12.53±0.62)d,均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患者进行中药倒模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药倒模疗法 慢性盆腔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如何有效控制难治性癌,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热点。糖皮质激素(GCS)因其显著的抗炎、镇痛、抗肿瘤、改善生活质量作用,被众多临床医生认可并广泛应用于难治性癌管理。本综述旨在综合现有文献,介绍GCS在难治性癌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癌痛 镇痛 糖皮质激素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介绍1例治疗稳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发现同时并发假性痛风,提醒全科医生如患者有慢性疾病,在长期随访中需对新发症状不断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关节痛 类风湿关节炎 假性痛风 随访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治疗也是癌症治疗的一部分,中重度疼痛时即提倡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滴定止痛,以期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个体化止痛理念体现在不同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不同。文章综述了癌分类和发生的机制,以及癌控制过程中阿片类药物的滴定方法及个体化应用。

  • 标签: 癌痛 阿片类药物 盐酸羟考酮 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