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阻化防灭火技术是较为常用的煤自燃防治方法之一,但常规阻化存在阻化效率较低、阻化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以氯化镁—褪黑素复合阻化为芯材、以氯化石蜡混合物为壁材,采用微胶囊化技术进行表面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胶囊化阻化,该阻化的阻化效率和阻化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高煤自燃防治效率。

  • 标签: 煤自燃 微胶囊 感温控制
  • 简介:一、吡产品的新变化、新情况、新动态吡产品的新变化、新情况、新动态,概括起来说有三点,一是吡的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产能有所下降。以前吡每年产量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企业利润低下。通过行业整合、搬迁,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费用上升,开工企业已大大减少,生产能力得到控制。我国产能较大的吡原药企业有36家,

  • 标签: 吡虫啉 产业发展 企业利润 生产能力 行业整合 价格上涨
  • 简介:为了有效防治柑橘红蜘蛛,以5%唑螨酯悬浮不同剂量浓度进行了柑橘红蜘蛛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唑螨酯悬浮3000倍液对柑橘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证明5%唑螨酯悬浮是目前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比较理想的杀螨剂,并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可以在柑橘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唑螨酯 柑橘红蜘蛛 防治 药效试验
  • 简介: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苯菊酯微囊悬浮中联苯菊酯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20min,分取部分提取液用乙腈定容为10ml。使用WatersXterra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水(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在203nm波长下,对联苯菊酯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研究的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5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6%~10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9%~4.69%(n=6)。方法检出限(LOD)为2.6×10^-3mg/L(以信噪比为3计)。结论研究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确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 联苯菊酯 微囊悬浮剂
  • 简介:通过热加工法从沙棘果实中提取沙棘油,采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进行沙棘油微囊化,探讨复凝聚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的工艺。研究不同因素对成囊的影响,以微胶囊的收率为制备工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该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4.1;转速:400转;温度:40℃。

  • 标签: 沙棘油 微胶囊 复凝聚法 最佳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讨论了壳聚糖-明胶/苍术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搅拌转速、壁材比、苍术油含量、pH值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苍术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1,搅拌转速为1000r/min,苍术油含量为50%,pH值为5,此时苍术油微胶囊的包封率为90.51%。由电子显微照片可知,苍术油微胶囊在干燥前呈规则的球形,干燥后微胶囊在体系中呈球形颗粒且分布相对较均匀。

  • 标签: 苍术油 微胶囊 制备工艺
  • 简介:通过触破式微胶囊防治双条杉天牛成虫试验,表明触破式微胶囊的药效期达35d以上。提出防治最佳用药浓度、施药方法和防治期,为北京园林系统合理使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触破式微胶囊剂 防治 双条杉天牛
  • 简介:目的:研究苏云金杆菌悬浮对不同龄期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实验室,现场实验;结果:苏云金杆菌悬浮对白纹伊蚊Ⅰ~Ⅳ龄初幼虫能得到100%的杀灭效果,对蛹和即将化蛹的Ⅳ龄末幼虫完全无杀灭效果,积水中的沉积物可影响苏云金杆菌悬浮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沉积物越多(1/2~2/3),幼虫的杀灭率就越低,最高为66%,苏云金杆菌悬浮对南方地区白纹伊蚊阳性小容器积水幼虫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持效可达10d;结论:苏云金杆菌悬浮对白纹伊蚊幼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沉积物较多的积水则用高剂量药,为提高持效,用药后7d要重施药.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悬浮剂 白纹伊蚊 影响因素 杀灭幼虫实验
  • 简介: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批准登记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农药产品97.5%吲唑磺菌胺原药及18%悬浮,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这是吲唑磺菌胺在我国的首次登记,登记有效期至2017年3月16日。吲唑磺菌胺是日本日产化学公司开发的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其为触杀型杀菌,作用机理是结合到细胞色素复合物bcl上的Qi位点,从而抑制真菌呼吸及孢子的萌发。

  • 标签: 农药产品 化学工业 磺菌胺 悬浮剂 吲唑 日产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 15% 胺鲜酯 · 多效唑悬浮中胺鲜酯和多效唑的含量。 [ 方法 ] 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采用 HP-5 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样品中胺鲜酯、多效唑同时进行分离测定。 [ 结果 ] 胺鲜酯、多效唑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6 和 0.9994 。 标准偏差分别为: 0.055 、 0.056 。变异系数分别为: 0.97% 、 0.55%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69% 、 99.93% 。 [ 结论 ]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线性关系好,适用于悬浮中胺鲜酯、多效唑的测定。

  • 标签: 胺鲜酯 多效唑 气相色谱 分析
  • 简介:通过室内利用诱杀型触破式微胶囊对松褐天牛进行毒力试验,得出其毒力回归方程,并确定100倍液为室内最佳持效实验浓度。应用该药剂100倍稀释液,每隔10d打1次药能迅速诱杀飞到诱木上产卵交配的成虫。林间诱木设置间隔50m,1株喷洒诱杀的诱木在林间能迅速诱杀0.785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诱木间隔100m,也能较有效地诱杀3.14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考虑经济有效性,建议生产上1hm2设置1株诱木,每隔15d喷1次100倍稀释液为宜。

  • 标签: 诱杀型触破式微胶囊剂 松褐天牛 药效试验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药物经微胶囊化后不仅药用效果没有降低,而且其持效性得到延长,性能稳定,前景广阔。

  • 标签: 微胶囊 制备 药物 持效性
  • 简介:研究建立了水包油(O/W)型沙棘油乳状液的乳化体系,即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170、1570体系,它们的配比是2:33,用量是2.2%-2.6%;沙棘油微胶囊化包埋率达98%以上;沙棘油微胶囊化适宜的乳化温度是65℃~75℃,适宜的均质压力30~40MPa。

  • 标签: 沙棘 微胶囊
  • 简介:摘要:沙棘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容易氧化变质。本文综述了沙棘油各类微胶囊制备方法,以期为沙棘油微胶囊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沙棘籽油 沙棘果油 微胶囊
  • 简介:研究证实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掩盖鱼油的腥味。介绍微胶囊技术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指出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 简介:作为我国最早生产应用的烟碱类杀虫和第一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近十年国内产能和生产企业数快速增长,国内生产能力由2001年的1200吨/年,增加到目前的26000吨/年,数十家企业进行原药登记。随着产能和产量的增长,

  • 标签: 吡虫啉 技术创新 烟碱类杀虫剂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替代品种
  • 简介: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湖州市科技局于2006年1月14日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由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50%莠灭净悬浮》和《40%乙·扑悬乳剂》省级火矩计划项目进行验收。

  • 标签: 悬浮剂 莠灭净 悬乳剂 浙江省 项目验收 省级
  • 简介:以克拉霉素为模型药物,乙基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膜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混合膜微胶囊,探索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考察混合膜微胶囊的缓控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膜克拉霉素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分散相中膜材料浓度为3%、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61~71,投药量21~31,连续相中SDS浓度O.1%、PVA浓度1.O%、油水比18。

  • 标签: 溶剂挥发 克拉霉素 微胶囊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