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建立了水包油(O/W)型沙棘油乳状液的乳化体系,即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170、1570体系,它们的配比是2:3:3,用量是2.2%-2.6%;沙棘油微胶囊包埋率达98%以上;沙棘油微胶囊适宜的乳化温度是65℃~75℃,适宜的均质压力30~40MPa。

  • 标签: 沙棘 微胶囊
  • 简介:为了提高茶油的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β-麦芽糊精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茶油微胶囊。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配方,并利用电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态。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β-麦芽糊精1:2(m/m),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2:5(m/m),料液浓度为15%(m/v),乳化剂为3%。在最佳配比条件下茶油的包埋率达到82.43%。水分含量、密度、溶解度分别为2.99%、0.54g/cm^3、98.10%。

  • 标签: 茶油 微胶囊 电镜 喷雾干燥
  • 简介: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此外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过程中番茄红素的保健率。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微胶囊化 食用色素 稳定性
  • 简介:0前言冷饮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就是利用囊壁物质,将添加剂作为心材包裹在微胶囊中,被包裹的冷饮食品添加剂通过囊壁上的微孔慢慢向外渗透、扩散。经过微胶囊技术处理的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1)改变物体状态,将液体转化为分散性较好的粉末,便于运输和使用;2)增...

  • 标签: 冷饮 食品添加剂 微胶囊化技术 制备方法
  • 简介:摘要:阻剂防灭火技术是较为常用的煤自燃防治方法之一,但常规阻剂存在阻效率较低、阻剂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以氯化镁—褪黑素复合阻剂为芯材、以氯化石蜡混合物为壁材,采用微胶囊技术进行表面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胶囊剂,该阻剂的阻效率和阻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高煤自燃防治效率。

  • 标签: 煤自燃 微胶囊 感温控制
  • 简介:摘要:全氟己酮作为一种有效的灭火剂在火灾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挥发性强、易泄漏和难以控制用量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前景。通过对微胶囊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进行介绍,以及常用的全氟己酮微胶囊方法的概述,研究了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技术的最新进展。结果表明,微胶囊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全氟己酮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提高灭火效果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全氟己酮灭火器微胶囊技术在灭火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全氟己酮灭火器 微胶囊化技术 挥发性
  • 简介:研究证实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微胶囊有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掩盖鱼油的腥味。介绍微胶囊技术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指出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 简介:本文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复合壁材,对β-胡萝卜素喷雾干燥微胶囊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明胶以G200为宜,壁材中明胶与蔗糖的比例为3∶17,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喷雾压力185KPa.此条件适于工业化生产,且β-胡萝卜素微胶囊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Β-胡萝卜素 微胶囊化 明胶 蔗糖 喷雾干燥工艺 工艺参数
  • 简介:用GC-MS分析比较了两种精油在微胶囊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发现微胶囊之后,精油中低沸点的成分因损失而相对含量减小,高沸点成分含量相应增大,而这种变化对精油的香型没有明显影响,却使其香气品质变得更加柔和持久,可以认为这也是微胶囊的优点之一.

  • 标签: GC-MS 微胶囊化 成分
  • 简介:目的为利用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HSP70)防治严重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伤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行的基因转染途径.方法利用微胶囊技术包裹含HSP70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检测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融出率,并进行大鼠的口服转染,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用微胶囊技术可成功包裹腺病毒载体.制备的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仅有少量崩解,而在肠液中则半数崩解.RT-PCR检测大鼠口服转染微胶囊后目的基因表达确切.结论利用微胶囊技术可成功包裹含HSP7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保护其免受胃液损伤,在肠道中被释放吸收.

  • 标签: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微胶囊 口服转染 研究
  • 简介: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微米范围。微胶囊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胶囊时,囊心被包覆而与外界环境隔离,它的性质能毫无影响被保留下来,而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时又能将囊心释放出来。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便利。如液体成微囊后,可变成固体粉末,这给它的使用、运输、贮存都带来很大方便。液体粘合剂制成的微胶囊,摸起来是不粘手的干燥粉末,但微胶囊的内部仍是液态粘合剂,其使用性能并未改变。又如把密度比水小不易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农药制成微胶囊后,密度加大,可悬在浮水中,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制成的微胶囊心是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就可使其免受外界的湿度、氧气、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性质不稳定的囊心不会变质。也可以使原本会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种成分分开,如把固化剂组分微胶囊之后就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单组分的粘合剂,而不必担心存放期间会发生固化反应了。香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微胶囊之后,它们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也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和保存期。毒性大的杀虫剂农药形成微胶囊后,对人畜的伤害也大为降低。味道极苦的口服药在形成微胶囊后,儿童和老人在服药时也不再感到痛苦难咽了。联系人:金绍黑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金鹰生物技术研究所地址:成都二环路南路一段20号电话/传真:(028)5214675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 简介: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冻干食品中的活力及其贮藏稳定性,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低聚果糖(FOS)复合物为壁材,通过乳化法制作益生菌微胶囊,以香蕉作为微胶囊载体,将微胶囊混入香蕉泥中冻干成粉。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对包埋益生菌香蕉粉的理化性质,在模拟胃肠道中的活性及贮藏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WPI-FOS壁材包埋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包埋率分别为98%和95%,与WPI壁材相比分别提高8.89%和10.47%(P〈0.05)。WPI-FOS包埋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微胶囊益生菌香蕉粉较未包埋的益生菌香蕉粉缓冲能力分别提高28.83%和73.75%(P〈0.05),总水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8.28%和80.95%(P〈0.05)。经模拟胃肠液处理90min,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粉中活菌数达到(7.05±0.1)lgcfu/g,而未经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粉在模拟肠液中无菌存活。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粉经4℃、30d贮藏后活菌数≥8.57lgcfu/g。以上结果表明:经WPI-FOS壁材包埋益生菌的冻干香蕉粉在不利条件及长时间贮存时,可保持较高的菌活力和较好的贮藏稳定性。

  • 标签: 干酪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乳清分离蛋白-低聚果糖 微胶囊 菌活力
  • 简介: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corpulenta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两种农药的包覆率可达98%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但其用量不宜过高,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包覆率分别仅有74.2%和68.1%,同时,释放速率也显著下降。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CS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600g/hm^2用量下,对蛴螬60d的防效可达70%以上,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较为迅速,当施药剂量分别为1440和33.75g/hm^2时,60d的防效分别仅为32.3%和2.5%。

  • 标签: 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 微囊悬浮剂 蛴螬 防治效果
  • 简介:微胶囊技术能够使物质产生物态变化,实现物质的固化,在医药、农药、食品、饲料、涂料、油墨、黏合剂、洗涤剂、感光材料、纺织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微胶囊的组成与制备方法,微胶囊的性质及应用.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结构组成 制备方法 物理化学法 物理机械法 复凝聚法
  • 简介:微胶囊造粒技术也称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食品工业上,能解决食品工业的部分难题,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由低级的农产品初加工向高级产业转变.它与超微粉碎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和热压反应技术等相结合,为食品工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 标签: 食品工业 应用 概念 微胶囊造粒技术
  • 简介:所谓微胶囊技术,其实指的就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的、液体的、甚至是气体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1μm~5000μm(通常是5μm~400μm)的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其外形是多样的,可以是球状的葡萄串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胶囊的外表面有光滑的,也有折叠的;微胶囊的囊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或者是多层结构;而囊膜所包覆的囊核心物质既可以是单核,也可以呈多核.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生产技术 界面聚合法 喷雾干燥法 溶剂脱水法 空气悬浮法
  • 简介:通过热加工法从沙棘果实中提取沙棘油,采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进行沙棘油微囊,探讨复凝聚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的工艺。研究不同因素对成囊的影响,以微胶囊的收率为制备工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该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4.1;转速:400转;温度:40℃。

  • 标签: 沙棘油 微胶囊 复凝聚法 最佳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讨论了壳聚糖-明胶/苍术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搅拌转速、壁材比、苍术油含量、pH值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苍术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1,搅拌转速为1000r/min,苍术油含量为50%,pH值为5,此时苍术油微胶囊的包封率为90.51%。由电子显微照片可知,苍术油微胶囊在干燥前呈规则的球形,干燥后微胶囊在体系中呈球形颗粒且分布相对较均匀。

  • 标签: 苍术油 微胶囊 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