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不断的增高,国家对于粮食的种植和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小麦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的一种主要粮食,为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对其生长中的额各类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赤霉病是小麦生长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具有流行频率高,危害重等特点,非常不利于治理。由于近些年来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明显抗性,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药剂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基于此,我们将对不同的药剂进行用药次数和时期、不同施药器械及水量等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出这些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从而为小麦生长安全以及提升增产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小麦 赤霉病 药剂 防治技术
  • 简介:近20年来随着肿瘤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和实体器官移植的发展,机会性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侵袭性曲霉病是肿瘤和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不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侵袭性曲霉病总体治愈率仅为50%左右^[1]。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困难,导致抗真菌治疗的延误。2002年欧洲癌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研究协作组和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提出根据宿主因素、临床特征、真菌学证据及组织病理,将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分为3级,即确诊、拟诊和疑诊,为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制定出规范的诊断标准^[2]。

  • 标签: 侵袭性曲霉病 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1 3)-β—D葡聚糖试验
  • 简介: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初夏季节(每年4月25日至5月15日)气温、水温开始回升。正是东北地区集中放养春片的时候,同时也是水霉病多发的时期。具笔者调查,在春片放养后10-20d时,我县每年约有60%以上的养殖户鱼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水霉病发生,轻者耽误生长,重者造成死鱼,严重威胁着养殖鱼类的健康。因此,了解和掌握水霉病的发病原因,积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对提高养殖成活率,促进增产、增收、增效非常重要。

  • 标签: 东北地区 水霉病 初夏 养殖成活率 养殖鱼类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37例诊断为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8例(75.68%)的肺曲霉病伴有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发热。胸部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结节影、厚壁/不规则空洞、斑片阴影、钙化。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右肺上叶及左上肺。20例为确诊病例,胸腔镜或开胸肺切除术后病理确诊16例,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7例。同时由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及肺切除术后病理报告3例。28例(75.67%)经手术及抗真菌治疗好转或痊愈。结论肺曲霉病多继发于全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低,影像学表现多样,极易误诊,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曲霉病 基础疾病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灰霉病的传播会对番茄的质量和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应根据番茄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番茄的发病源头和容易受到侵染的部位进行喷药,将残留的花叶摘除,通过农业防治方法,让灰霉病的防治更加安全和有效,还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灰霉病防治的专用药剂,对专用药剂的用量进行控制。

  • 标签: 番茄 灰霉病 防治
  • 简介:采用春秋两季人工搜集饲养瓢虫,春末释放和人工打药为对照两种方法防治落叶松球.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了防治效益.结果表明,释放瓢虫的防治效果比人工打药的防治效果分别高34.9%和17%.人工助迁瓢虫每公顷比人工打药节约45.00元,每公顷降低成本36.1%.释放瓢虫的防治既不伤害其它有益生物,又不能造成空气污染,保证人畜安全.是建设生态林业的一种可靠措施.

  • 标签: 植物保护 落叶松球蚜 天敌资源 不环境污染 不杀伤有益生物
  • 简介:六班月瓢虫是多种蚜虫的天敌。本文测定了六班月瓢虫对苜蓿的捕食效应:1.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为Na=0.8086N/1+0.0125N。;2.六班月瓢虫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为A=43.24p-0.6291;3.两者相互干拢时,其捕食率为E=0.060032p-0.0955;4.温度对捕食效应的响,呈一地物线形,方程为N=-44.8593+5.8057x-0.1268x2,峰值xmax=23℃,Na,mav=21,595

  • 标签: 苜蓿蚜 六班 自身密度 捕食率 功能反应 捕食作用
  • 简介:近年,不规则毛霉(曾用名:多变根毛霉)引起的皮肤毛霉病这一新的感染性疾病正在受到临床医生尤其是皮肤科医生的关注,但由于大多数一线医生对该病缺少认知,误诊误治时有发生。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常导致触目惊心的面部毁容。因此,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认识和准确把握对于改善该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规则毛霉
  • 简介:以番茄叶霉病菌(Passalorafulva)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ISSR-PCR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Mg2+、dNTPs、引物、模板DNA、TaqDNA聚合酶、缓冲液、循环次数)和引物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对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优化,建立了番茄叶霉病菌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Mg^2+1.5mmol/L,dNTPs0.4mmol/L,引物1.5μmol/L,模板DNA45ng,TaqDNA聚合酶1.0U,1倍的PCR缓冲液,循环40次,退火温度50℃。

  • 标签: 番茄叶霉病菌 ISSR—PCR 梯度PCR
  • 简介:黄瓜灰霉病是黄瓜温室大棚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果实受害后会腐烂,菜农常称之为烂果病、霉烂病。1危害症状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上产生水浸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直径15~20mm的大型病斑。茎蔓染病后,茎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

  • 标签: 黄瓜灰霉病 综合防控 设施 西安 温室大棚栽培 常见病害
  • 简介:蔬菜灰霉病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害,目前在我国发病较为普遍。多发生在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温室大棚湿度大,发生更加普遍和严重。茄科蔬菜中,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

  • 标签: 灰霉病菌 茄科蔬菜 番茄灰霉病 水浸状 后病 辣椒灰霉病
  • 简介:暗色真菌(dematiaceousfungi)是指菌丝和(或)孢子的细胞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一组真菌,可引起人类皮肤甚至多种组织的感染。迄今尽管有的学者仍在使用“着色霉菌病(chromomycosis)”来命名所有的暗色真菌感染,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的共识是将暗色真菌感染主要分为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和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两类独立的疾病。本文主要就暗色丝孢霉病的命名、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类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 标签: 暗色丝孢霉病 临床 研究 现况
  • 简介:在冬季越冬栽培的黄瓜容易受灰霉病的侵染,不注意防治往往会使黄瓜受到严重危害。而在农药使用时,因黄瓜对农药非常敏感,喷施杀菌剂必须慎之又慎,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症状识别。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和叶片,也危害茎、花,造成烂苗、烂花、烂果。感染灰霉病的黄瓜叶片,病菌先从叶片边缘侵染,呈小型的“V”字型病斑。

  • 标签: 黄瓜灰霉病 症状识别 防治 棚室 黄瓜叶片 农药使用
  • 简介:小麦赤霉病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残差分布不对称现象是由高槓杆点所引起。由于这些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数理统计意义上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了回归系数Ls估计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小麦赤霉病预报的修正回归模型。数学证明和实例说明,修正回归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模型。对离散型应变量的农气回归问题,修正回归模型具有普遍意义。

  • 标签: 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诊断 试验点 不对称现象 气象条件 小麦赤霉病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03~2009年期间诊治的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的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的"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皮肤 HI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