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论述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技术

唐为湖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224000

摘要: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不断的增高,国家对于粮食的种植和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小麦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的一种主要粮食,为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对其生长中的额各类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赤霉病是小麦生长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具有流行频率高,危害重等特点,非常不利于治理。由于近些年来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明显抗性,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药剂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基于此,我们将对不同的药剂进行用药次数和时期、不同施药器械及水量等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出这些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从而为小麦生长安全以及提升增产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性病害之一,曾经在亚、欧、美、澳等洲都有出现过,非常喜爱在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发生。目前我国的小麦赤霉病非常严重,为此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我国现今研究的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程度较低,往往难以抵抗病原菌的侵染危害,从而对小麦高产稳产及品质影响巨大。所以,在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发生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仍然是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应用技术,本文将对不同药剂的不同防治次数、用药器械、农药品种和农药药量等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寻找高效药剂和精准的施药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共设17个处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及复配制剂类:1)50%多菌灵WP(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1500g/hm2;2)40%戊唑•多菌灵SC(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500mL/hm2;3)30%氟环•多菌灵SC(山东新势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800mL/hm2;4)59.7%咪鲜•多菌灵WP(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600g/hm2;5)40%多•酮WP(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1800g/hm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及复配制剂类:6)25%嘧菌酯SC(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600mL/hm2;7)20%烯肟•戊唑醇(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900mL/hm2;8)15%氯啶•戊唑醇SC(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00mL/hm2;9)75%肟菌•戊唑醇WDG(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300g/hm2;10)75%戊唑•嘧菌酯WDG(世科姆化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300g/hm2。咪唑类杀菌剂:11)25%咪鲜胺EC(上海艾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080mL/hm2。三唑类杀菌剂及复配剂:12)80%戊唑醇WP(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337.5g/hm2;13)45%戊唑•咪鲜胺EW(江苏锦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0mL/hm2。抗菌素类杀菌剂:14)1%申嗪霉素SC(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800mL/hm2。其它类杀菌剂及复配制剂类:15)25%氰烯菌酯E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1500mL/hm2;16)48%氰烯•戊唑醇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900mL/hm2;17)清水对照。小区面积2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分2次施药,小麦扬花初期第1次施药,间隔7天第2次施药。

(2)最佳施药时期试验设7个处理:(1)孕穗中后期施药;(2)抽穗初期施药;(3)抽穗盛期施药;(4)扬花初期施药;(5)扬花盛期施药;(6)灌浆初期施药;(7)清水对照。每一生育期用药1次,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用药种类为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

(3)最佳施药次数试验设5个处理:(1)小麦扬花初期用药1次;(2)小麦扬花初期用第一次药,间隔5天再用第2次药;(3)小麦扬花初期用药一次,以后每隔5天用药1次,共用3次药;(4)小麦齐穗期、扬花初期、间隔5天,连续用药3次;(5)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用药种类为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

(4)最佳施药间隔期试验设4个处理:(1)小麦扬花初期用第1次药,间隔3天用第2次药;(2)小麦扬花初期用第一次药,间隔5天用第二次药;(3)小麦扬花初期用第1次药,间隔7天用第2次药;(4)清水对照。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用药种类为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跃马村三组进行,共2块相邻地块,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在一块地进行,其他3个试验在一块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粘壤土、pH7.1,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长势均衡一致,施药前1个月内未使用杀菌剂。

1.3施药方法

采用利农牌HD-400型喷雾器(可调锥形喷头,工作压力45MPa,喷射速率710mL/min,常规喷雾,每公顷喷药液50kg。

1.4调查内容和方法

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期调查1次。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调查0.11m2,调查总穗数、病穗数和发病级数,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3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5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7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根据试验调查结果,咪唑类杀菌剂中的25%咪鲜胺EC、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中的15%氯啶•戊唑醇SC、三唑类中的45%戊唑•咪鲜胺EW、其它类中的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好,防效均在80%以上,极显著优于苯并咪唑类中的50%多菌灵WP处理;苯并咪唑类复配剂中的40%戊唑.•多菌灵SC、59.7%咪鲜•多菌灵WP,三唑类中的80%戊唑醇WP,抗菌素类中的1%申嗪霉素SC,其他类中的25%氰烯菌酯EC5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一般,防效在70%~80%,相当或略优于苯并咪唑类中的50%多菌灵WP处理;苯并咪唑类复配剂中的30%氟环•多菌灵SC、40%多•酮WP,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中的25%嘧菌酯SC、20%烯肟•戊唑醇SC、75%肟菌•戊唑醇WDG、75%戊唑醇•嘧菌酯WDG6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较差,防效在70%以下,低于常规的苯并咪唑类的50%多菌灵WP处理。

2.2最佳施药时期研究

根据试验调查可以看出,在小麦不同生育期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不同施药时期的防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扬花初期施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高,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平均防效为70.50%;其次便是扬花盛期,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平均防效为65.93%,之后是抽穗盛期、抽穗初期、灌浆初期及孕穗中后期施药的防效将依次下降,每公顷用25%氰烯菌酯EC1500mL平均防效均在50%以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施药二者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是却显著高于其他各施药时期

2.3最佳施药次数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在3次用药处理中,以齐穗期、扬花初期、扬花初期后隔5天共用药3次处理的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72.71%,扬花初期、间隔5、10天共用药3次处理的防效次之,平均防效为71.33%,扬花初期、间隔5天共用药2次的平均防效69.11%,方差分析结果,齐穗期、扬花初期、扬花初期后隔5天共用药3次处理处理防效略高于扬花初期、间隔5天、10天用药共用药3次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扬花初期、间隔5天共用药2次处理,扬花初期、间隔5天、10天用药共用药3次处理和扬花初期、间隔5天共用药2次处理间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3处理均极显著高于扬花初期用药1次的防病效果

2.4最佳用药间隔期研究

从调查结果看,扬花初期、间隔5天用药2次处理和扬花初期、间隔7天用药2次处理的防病效果较好,分别为68.57%、70.49%,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扬花初期、隔3天用药2次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详细研究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适当增加施药次数和适期防治可以有利于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频率,尤其是在小麦扬花株率10%、100%时进行防治是效果最佳的。同时,选用合适施药器械也可以提高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其中尤以电动喷雾器与机动喷雾器为最佳。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应积极的寻找更好的药剂去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以求能够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升,促进国家粮食整体产量和品质的上涨,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效率。

参考文献:

[1]几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J].耿辉辉,杨本香,蒋晴,秦建华.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02)

[2]宿州市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选择[J].关瑞陈.安徽农学通报.2018(01)

[3]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与防治方法[J].庞海龙.农民致富之友.2016(23)